家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而,建立良好的家居环境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家庭美德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家庭之间应该和谐、和谐。虽然有时会出现分歧,但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在这样的合作、理解的氛围中,孩子不仅学会了对人的互助、爱、合作、理解,还学会了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和谐发展,从中获得安心感,形成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形成陌生道路,处理事情自私,争吵不断,家庭儿童心理不健全,甚至畸形,他们对事情漠不关心,偏执,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形成良好规范。要和睦相处,努力营造家庭和谐的氛围,父母说话不能压迫人,感情上的人,理解人,教人,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的港湾,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在专横的旧式家庭环境中,教育强调绝对服从父母的意志,稍有不听从就以惩罚。在这种父母过于严厉的教养态度下,孩子自身缺乏自主权,缺乏自信和独立性,形成暴力、横暴、谎言、反抗心理强的个性特征,多捉弄他人,寻找报复,获得心理补偿和平衡。
有些家长想为孩子提供微不足道的帮助和保护,过于娇惯,需要应对。父母过度承包代替,给孩子很大的依赖性,形成自私、任性、随便、容易发脾气、夸张的品性。
一些父母采取放任自流的教育态度,孩子无法感兴趣,无法得到父亲的爱和母亲的爱,产生孤独感,逐渐富有攻击、冷酷,经常感到不安,反复无常,容易生气,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
父母的良好教育态度表现为以民主、普通态度教育孩子。家庭可以相互爱护、关心、随和理解,父母可以鼓励和引导孩子,适当批评孩子的缺点、错误,提高孩子的认识,改正缺点。这样,孩子的自尊心、自立、对他人的热情友好逐渐培养。可以接受批评,承受压力,有能力独立处理事情。
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价值观念的急剧变化,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一些家庭格局的稳定动摇,家庭的拆除和重建,单亲家庭层出不穷。首先伤害了孩子的心理,家庭的破裂使孩子的心理安全感和归宿感一下子消失,孩子生存的家庭乐园一下子被破坏,孩子容易形成变态心理和习惯性格,走上犯罪道路,严重影响了孩子健康心理的发展。
因此,要大力提高家长自身素质,提高家长责任,认识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努力克服家庭结构变化等障碍,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