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和甲流的区别
发布时间:2021-06-0987982次播放
视频内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预防甲流吃什么药
甲流需要隔离吗
甲流验血指标怎么看
甲流多久可以转阴

病人感染甲型流感病毒以后,要经过1~7天的潜伏期。在潜伏期末,往往可以检测到病毒,也就是说一般来说,核酸检测阳性到患者的发热症状逐渐缓解,病毒可能检测。一般来讲,发热缓解以后,认为就检测不出病毒。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大概一般是在1~7天左右,就是一周左右,如果患者没有明显的病情的进展,没有进展到重症或者危重症,患者病情迅速缓解,发热缓解,咳嗽、呼吸道的情况改善,一般是在7天左右可以转阴。对于一部分患者,一些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就是常常提到的老年患者,以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合并症比较多的这部分患者,高热持续不退,病情不能缓解。因此主要原因也是跟病毒持续复制有关系,这部分患者的转阴时间,就要根据病情具体评估而定。
如何判断是否甲流

判断是否甲流,就涉及到甲流的诊断问题。甲流的诊断就涉及到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也就是说当地有没有甲流的流行,患者有没有跟甲流的病人或者疑似甲流的病人有过接触。另外还要看患者的症状、体征,如果患者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头痛、呼吸道症状,也就是咳嗽、咳痰这些症状。另外还有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实验室检查主要是包括病毒核酸的检测,另外也有病毒抗原的检测,还有抗体的检测。当然我这里说到的病毒抗原和抗体的检测,并不是一个检查。抗原的检测主要是通过咽拭子、痰等,采用酶联免疫分析的方法检测病毒的抗原。而抗体主要是检测血中,患者产生甲流抗体的血液的检查。如果具备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中的一项阳性,就可以确诊甲流。

甲流疫苗是否要注射
流感疫苗是预防甲型流感最有效的手段,一般是对于大于60岁的老人,小于五岁的儿童,以及存在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对于小于等于六个月的儿童的看护者,还有医务人员等这个高危的人群,非常推荐注射流感疫苗,来预防甲型流感。流感疫苗可以降低感染流感的发病率,而且可以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几率,所以对于高危的人群,都是推荐接种流感疫苗的。

甲流的危害是什么
感染甲型流感以后常会出现高热,伴有明显的畏寒、寒颤,可以出现全身症状、呼吸道症状、消化道症状。部分高危人群,比如说大于65岁的老年人,小于五岁的儿童,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妊娠期妇女,病情往往发展迅速,常出现重症肺炎的表现,可以出现持续的高热。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性休克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的并发症。

甲流阴性是什么意思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的确诊方法,主要是靠它的病原学诊断,第一是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第二是甲型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第三是分离培养出甲型流感病毒,第四是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当中,甲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呈四倍及以上升高。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检测阳性,或者是甲型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阳性,可以帮助确诊甲型流感,甲流阴性的意思是甲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阴性,并且甲型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阴性。

得了甲流要注意哪些
得了甲流以后要注意:第一,症状变化。患者会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呼吸道表现,也有全身肌肉酸痛、头痛等表现,全身症状要大于呼吸道症状。患者要监测体温变化,对呼吸道症状也要注意密切监测。如果持续三天以上发热不退,呼吸困难加重,憋气越来越重,就要及时就诊。如患者年龄较大,合并症较多,就可能发展到重症或者危重症。第二,对于一般患者要注意居家隔离,因为甲流是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甲流后,要做好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甲流检查什么项目
甲流的检查主要是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主要包括几方面:第一,是病毒核酸检测,即临床公认的甲流确诊依据。第二,甲流抗原检测,抗原检出率相对较低,作为核酸检测的辅助检测手段。第三,病毒分离,是确诊依据之一。但是实验室要求较高,对于临床诊断并不合适,因此更多用于实验室的科学研究。第四,抗体检测,是指甲流抗体急性期检测和恢复期检测。但临床上,由于诊断患者要求快速,及时治疗,患者进入恢复期再检测并不实用,所以更多用到的是甲流病毒核酸检测。
儿童甲型流感怎么治疗
儿童其实很容易会出现甲型流感,此时也会出现各种不同症状,要想得到有效治疗,首先就应选择抗病毒治疗,治疗时也需要注重于个人卫生,尽可能保持空气的新鲜,不要去人多的场所,另外也应该尽快到医院接受治疗,服用相应的药物。
甲流乙流症状
甲流和乙流都是非常常见的流行性感冒,它们的症状表现有差异,但带来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及时了解甲流乙流症状,对疾病的治疗会有帮助。甲流的常见症状包括发高烧,全身肌肉酸痛,后期还会发展成肺炎;乙流的常见症状有持续性高热和头晕头痛,全身酸痛。
妊娠和甲流防治中的几大误区
孕产期妇女感染甲流后,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宫内窘迫、胎死宫内等不良妊娠结局。死亡病例中,孕妇占13.7%。因此,关于妊娠和甲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近来发现,一些不太准确的观点和认识造成许多混乱,使老百姓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