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以桢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小孩经常流鼻血可能由鼻腔干燥、过敏、鼻腔血管脆弱或外部刺激等多种原因引起,通常是良性问题,但反复流血也可能提示潜在的健康问题,需予以重视。正确处理包括止血方法、防护措施以及必要时就医排查病因。
1、确定原因:环境、生理以及潜在疾病
环境因素:干燥的气候、频繁吹空调、冬季暖气等会使鼻腔黏膜干燥,导致破裂和出血。空气污染如吸入粉尘、烟雾会引发鼻腔刺激,从而易流鼻血。
生理因素:部分小孩鼻腔血管较为脆弱,尤其是屏障部位的微小血管容易因打喷嚏、擦鼻子导致破裂;用手挖鼻也可能直接导致出血。
病理因素:反复流鼻血可能与慢性鼻炎、鼻窦炎等炎性疾病相关。一些全身性疾病如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或高血压等也需要排查。
2、正确处理和止血方法
压迫止血:让孩子半坐位头微向前倾,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紧鼻翼,持续5-10分钟。避免头部后仰,以防止血液流入咽喉引起不适。
冷敷促进止血:用凉毛巾或冰袋敷在鼻根部或后颈部,帮助血管收缩,从而减少出血。
创面保护:止血后,可在鼻腔适当涂抹凡士林或生理盐水鼻喷剂,保持湿润,预防痂皮再次破裂流血。
3、日常预防措施
改善环境湿度:在房间使用加湿器,尤其在干燥的季节,改善孩子的生活环境,保持空气湿润。
避免鼻腔刺激:教育孩子不要用手挖鼻子,也不要过于用力擤鼻涕,同时避免接触可能导致过敏的物质如花粉、宠物毛发等。
增强体质:通过营养均衡的饮食如补充富含维生素C和K的食物以及适量运动提高免疫力,增强血管韧性。
4、必要时就医检查
如果孩子每周流鼻血超过2次,或者流血伴其他异常症状如瘀斑、牙龈出血、贫血表现,则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检查血液凝血功能、鼻腔影像学检查或全身系统筛查。
经常流鼻血虽然多为良性情况,但仍需引起家长关注。通过准确找出病因、科学护理并做好预防,绝大多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如问题持续或伴随其他症状,请尽早就医,确保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