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丙肝怎么查出来

发布时间:2021-06-0984337次收听

语音内容:

可通过HCV抗体、HCVRNA定量检测诊断丙肝。丙肝是一种较常见的传染病,也是输血后传播性肝炎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首先要通过丙肝抗体检测是否感染了丙肝病毒,如果丙肝病毒抗体为阳性,则需要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RNA定量,如果病毒定量为阳性,那么丙肝病毒就能被诊断出来。
与此同时,要进一步检查肝功能,肝胆系统彩超等指标,综合评估丙肝的情况,进一步积极抗病毒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一旦确诊,必须及时给予治疗,因为该病可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影响患者寿命。
丙型病毒性肝炎目前只要给予正确治疗,患者能够痊愈,几乎都能治愈,所以治疗很重要,也很有效。更重要的是及时发现,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较轻,所以丙型肝炎多数是检测出来,而不是患者自行发现,患者本身没有不适,很少感觉到。目前新型口服抗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后,丙肝在短期内就能完全治愈。因此,对丙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丙肝会不会变成肝硬化
丙肝病毒慢性感染以后,是有可能引起肝硬化的,而肝硬化进一步的发展,就会产生肝硬化的很多并发症。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如果没有被急性的清除,就会在人体内持续的存在,持续的进行生长复制,在复制的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刺激到肝脏的星状细胞,而肝脏的星状细胞,主要是一个生成肝脏的纤维组织的,如果激活了星状细胞,肝脏就会持续不断地产生纤维组织,进而引起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硬化以后引起的门脉高压,会引起产生食管、胃底的静脉曲张,会产生腹水。而肝硬化以后,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会引起肝性脑病,肝脏的合成功能下降,会引起蛋白的凝血酶原的时间的延长,凝血功能的减退等等。
语音时长 01:09

2021-12-30

42811次收听

丙肝危害性大吗
丙肝进入人体以后,在人体内的危害主要取决于感染丙肝病毒的时间。如果感染病毒的早期,就能够监测到,而且采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的办法,他对肝脏的损伤几乎是比较微弱的。但是如果感染了丙肝病毒,一直不知道丙肝病毒长期存在于体内,丙肝病毒就会对肝脏造成炎症,反复的炎症以后,就会刺激纤维组织增生,进而出现肝硬化,肝硬化了以后就会出现肝硬化的这些并发症,像腹水、试管静脉曲张、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肝性脑病等,各种肝硬化带来的一些并发症。还有一点就是肝癌,肝细胞,丙肝病毒可以刺激肝细胞癌变,可以在不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癌变,所以说丙肝进入人体的时间长了以后,会引起肝炎、肝硬化、肝癌。
语音时长 01:05

2021-12-30

56703次收听

01:57
丙型肝炎抗体阳性严重吗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以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丙肝抗体,如果一个人抽血化验丙肝病毒抗体阳性,就高度怀疑有丙肝病毒的感染,但还不能够根据抗体阳性确诊感染丙肝病毒,还需要进一步检测丙肝病毒的核酸。如果丙肝病毒的核酸HCV-RNA也是阳性,那就可以确诊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如果只是抗体阳性,核酸是阴性,可能是一个既往的感染病毒已经清除,也有可能病毒没有清除,只是在抽血检测时病毒的含量比较低,低于检测的灵敏度之下。所以检测抗体阳性、核酸阴性的时候,要过两个月再重复检测丙肝核酸定量。
02:06
丙肝治疗一般需要多长时间
丙型肝炎病毒的治疗,取决于现在处于哪一个阶段。丙型肝炎病毒进入人体以后,大约分为三个阶段,肝炎,肝硬化和肝癌阶段。如果仅仅是慢性丙型肝炎阶段,这个时候最主要的治疗在于丙肝病毒的清除,丙肝病毒清除以后,体内的炎症基本上就可以恢复,大约的时间是12周左右。如果处在肝硬化阶段,需要评估肝硬化是代偿期还是失代偿期。如果是代偿期的话,清除丙肝病毒的时间是24周,但是代偿期的肝硬化后续,也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最后就是肝癌的阶段了,目前有介入射频、分子靶向等等各种治疗的办法。但是肝癌阶段需要进一步的评估,所以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
关于丙肝传不传染
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该病发病隐匿,感染后,并不能自察,不少患者患病多年也无任何症状,很多患者只知道甲肝,乙肝传染强,却对丙肝一无所知,那么,丙肝传不传染,只有了解了丙肝传染么、丙肝怎样传染这些问题,才可以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疾病。
体检能查出丙肝吗
丙肝是一种发病比较隐蔽的疾病,现在有很多人在得了丙肝这种疾病后,由于对丙肝的检查方法不了解,结果没能及时发现这种疾病,导致患者忽视了对这种疾病的及时治疗,那么,体检能查出丙肝吗,丙肝的检查方法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丙肝携带者是否传染
丙肝病毒是单股正链RNA病毒,RNA病毒具与DNA病毒相比稳定性较差,在复制过程中容易产生变异,也就是因为丙肝病毒多变性,导致了丙肝病毒不宜预防特点,丙肝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那么丙肝携带者是否传染呢,我们来看一下以下相关介绍。
丙肝遗传吗传染途径有哪些
丙肝和乙肝一样都是病毒性肝炎,并且丙肝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很少有人在意,广大群众一定不要忽视丙肝的危害,丙肝分布较广更容易演变为肝硬化和肝癌,很多患者家长担心会遗传给孩子,给孩子或者后代造成影响,那么,丙肝遗传吗,传播途径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盘点丙肝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有哪些
丙肝的危害很大,长期不治疗容易带来肝脏衰竭等损害,并且该病有很强的传染性,可在家庭之间进行传染,对家人的危害也很大,因此患者在积极治疗疾病的同时,要注意做好日常的护理保健,使疾病尽早康复。一些丙肝患者的自我保健方法患者要了解。丙肝患者的自我保健目的是减轻自身的痛苦,同时辅助疾病的治疗,常见方法有:1
02:42
丙肝是怎么回事
丙肝是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导致的慢性肝炎状态。丙型肝炎病毒也称为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进一步检查,就发现它是一个噬肝的病毒,也就是感染了这个病毒之后,它会导致肝脏的损伤。丙肝病毒感染之后,可以导致慢性化,出现肝硬化,甚至发生肝脏的肿瘤。丙肝的感染途径主要是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它的传播途径和乙肝相似,但是它比起乙肝,可能出现家庭聚集的现象更少见。尽管它的感染率不如乙肝多,但是它造成的后果还是很严重的。所以对于一些高危人群,还是应该进行丙肝的筛查。
丙肝抗体阳性怎么办
丙肝抗体阳性首先需要空腹抽血化验检查肝功能,肝胆的彩超,还有丙肝病毒的数量等来综合判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采取治疗。可以用复合维生素等保肝的药物和抗病毒的药物来进行保肝治疗。还可以使用干扰素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也可以用中药来调节免疫力,清除丙肝病毒。丙肝抗体阳性,说明感染了丙肝病毒,但是这种丙肝的抗体并没有保护性的效果。是在感染丙肝病毒八周左右出现的,丙肝抗体不能清除或中和侵入人体的丙肝病毒。无论有没有临床的症状和感觉,都具有传染性的。所以除了积极治疗之外,生活上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的劳累,保持信心。饮食上也要注意戒酒,不要吃发霉的食物,不要吃烧烤。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30

54996次收听

丙肝症状
丙肝是指的丙型肝炎,是指感染了丙肝病毒所导致的肝脏的炎症。肝脏的炎症,都会表现为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会有乏力、腹胀、肝区疼,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出现肝硬化,肝纤维化,甚至于肝癌。丙型肝炎是可以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是大部分丙肝病人可能会有这种没有力气、腹胀、乏力、肝区疼等等一些症状。当然发展到比较严重了,会出现肝硬化,可以出现肝硬化腹水、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肚子胀、吃不了饭、小便减少、肝性昏迷等等。但是需要指出的就是,症状并不是非常准确的一个判断有没有丙肝的指征,有些病人病情非常重,到了肝硬化,自己仍然没有任何不舒服。所以单靠症状,是不能确定到底有没有丙肝,以及丙肝在什么程度上。所以说如果是有丙肝的病人,还是要尽快的到医院去进行检查,单靠症状来进行判断,有没有乙肝,有没有丙肝,还不是特别的完善。
语音时长 01:21

2019-12-18

59997次收听

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丙肝的传播第一个途径是输血、献血方面,手术器械消毒的不够彻底,非一次性器具等都会传播丙肝。比如像过去比较多见的混用血浆,叫做单采血,很早以前的一种献血的方式。血浆采完后,所有的献血员同一个血型,把红细胞提取出来将血浆混在一起再回输,这种机会传播的机会就非常高。另外手术如果要是器械消毒的不够彻底,有可能会感染,如果不是一次性的针灸器具,传染丙肝的机会也很高,像修脚都有可能传播丙肝,这是最主要的途径。其它的途径像日常生活接触,很少会传播丙肝,夫妻之间也是有可能,但这种传播的机会都比较少。
语音时长 01:10

2019-09-04

57520次收听

01:45
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的传播途径,第一个途径也是最多见的途径就是输血、献血方面的途径,比如像过去比较多见的混用血浆,叫做单采血,很早以前的一种献血的方式。血浆采完之后,所有的献血员为同一个血型,把他们的红细胞提取出来,然后把血浆混在一起再回输,这种传播的机会非常高。另外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有可能会感染。其它的像针灸,如果不是一次性的针灸器具,传染丙肝的机会也很高,其它像修脚也有可能。其它的途径像日常生活接触,很少会传播丙肝,夫妻之间也有可能,但是传播的机会都比较少。
02:04
丙肝需要定期检查吗
丙肝病人是否需要定期检查与丙肝病毒的感染状态相关。丙肝病毒的感染是比较温和的感染,它是一个慢性侵蚀肝脏的过程,它不像乙肝、甲肝或戊肝病毒,肝功的改变非常明显,转氨酶升得很高,病人也会感觉不舒服要到医院寻求治疗。丙肝病毒的进展过程中是肝脏轻微损害的积累,肝脏修复比较困难的时候,它就会逐渐进展成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没有任何不适的感觉,因此要求丙肝患者进行定期的监测,主要是评估丙肝是否有进展,一旦有进展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医疗行为上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