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道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0-07-0350051次收听

语音内容:

肠道息肉指是结肠息肉,其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主要跟年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遗传、肠道慢性病变等有关。
一、年龄。临床上可发现结肠息肉随着年龄增多、增大逐渐出现,在高龄人群中发病率要远远高于年轻人;
二、跟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有一定关系。多吃纤维素食物对息肉形成有一定减少作用,多吃辛辣食物、高脂饮食,可能会增加息肉生长风险;
三、跟遗传有一定关系,如某种多发性息肉病,明显跟父母遗传基因缺陷有关;
四、肠道慢性病变,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肠黏膜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也可形成炎性息肉。
息肉对身体危害主要跟性质有关。如腺瘤性息肉有发生癌变的风险,但不是马上就会发生癌变。因此在肠镜检查过程中,若提早发现息肉,给予内镜下处理,可避免以后发生恶性肿瘤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肠道息肉病的症状
肠道内的息肉不同位置表现的症状也是不同的,小肠内的息肉会出现长期的腹痛和腹泻的问题,而结肠息肉容易出现腹泻次数增多、便血的现象,脓血便、粘液便都是肠道息肉的表现症状。当然也不是所有肠道息肉都会出血,发现便血以后就要及时的进行诊断,来确定是哪一类型的疾病。如果是肠道息肉的话就要及时的进行手术切除,另外可以做病理上的诊断来确定有没有恶变的可能。平时注意饮食可以保护肠道健康,每年定期体检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治疗也是有帮助的。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77313次收听

肠道息肉有什么症状
肠道息肉通常情况下没有任何症状,往往是依靠内镜下的检查才被发现。当引起一定症状的时候,说明息肉长得已经非常大或发生不好的变化,导致肠腔狭窄,或侵犯肠壁外的一些结构,引起一些症状,肠道的息肉通常指的就是结肠息肉,结肠息肉是目前发病机制很不清楚的疾病,认为与年龄有关,随着年龄增长,息肉的发病率就会增高,同时认为跟基因也有一定关系,比如某些家族性息肉病是明显存在着基因上的缺陷。还有跟饮食生活习惯有一关系,目前认为高脂饮食、高蛋白饮食可以加重息肉发生,多吃纤维素饮食可以减少息肉发生,息肉又分腺瘤性息肉、增生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炎性息肉多种息肉,其中腺瘤性息肉需要关注,因为腺瘤性息肉在长到一定程度,比如大于2厘米,经过8到10年的时候就有一定癌变的可能,所以在肠镜下通过及早的发现给予处理,可以得到治愈的目的,避免发生肿瘤的情况。
语音时长 01:31

2020-07-03

55295次收听

肠道息肉怎么治疗
肠道息肉通过内镜下治疗是最常用治疗方法。在做肠镜时,如果发现很小的息肉,会直接用活检钳将其取掉。如果息肉长得很大,通过活检钳无法取掉,如大于一厘米,需住院采用内镜的方式切掉,用内镜下的电切,用圈套器的套除,称为EMR,或更大的息肉可以通过黏膜剥离术的办法,从肠道的黏膜上清除,也达到治愈目的。总的,息肉早期不是发生癌变的情况下,完全可以通过内镜下清除。肠道息肉是指结肠息肉。结肠息肉往往没有任何症状,通常是在做肠镜时被发现。不同息肉类型有不同危害。最常见所担心的息肉类型是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在经过长年的增长,一般经过8至10年,然后长到两厘米以上时有一定的癌变概率,所以在早期发现时要清除。
语音时长 01:32

2020-07-03

51107次收听

肠道息肉切除后应注意什么
肠道息肉切除后应注意卧床休息,不要剧烈运动,手术后先流食到半流食,再逐渐正常饮食。随着内镜的普及,在肠镜下发现息肉的情况越来越常见。结肠癌大部分都是由腺瘤性息肉变来,所以早期发现结肠息肉并给予切除,能够避免结肠癌的发生。肠道切除目前应用的方法都是内镜下EMR,就是用圈套器套扎、电烧。术后的注意事项是与息肉的大小有关,很小的息肉切除之后,黏膜很快就得到修复,没有什么特殊的注意事项。息肉比较大,切除之后就要注意,因为切除之后还会有迟发的出血和穿孔的情况,所以结肠息肉切除之后建议卧床休息,不要剧烈的运动,可以适当运动。根据息肉的切除情况,是否要禁食或者半流食。如果切除的息肉比较大,而且数量比较多,比如超过3到5个,建议手术当天暂时不要吃东西,以防一时有消化道出血,可以及时的进内镜进行止血治疗。不担心有出血的情况,术后第一天就可以吃流食,建议吃粥、米汤,少进食固体食物。没有什么情况,在术后第二天后就可以吃半流食,然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语音时长 01:35

2020-07-03

59538次收听

肠道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
现在肠镜越来越普及,在肠道的检查过程中,如果发现很小的息肉,内镜医生可能直接用活检钳就给它钳除掉了,这种情况下不需要住院,就直接解决了。如果这个息肉长得比较大,用活检钳就无法钳取,就得需要用内镜下的圈套器,通过电烧的方式能把它清除,我们把这种手术方式称为EMR或者是ESD。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住院进行治疗,因为这个手术是在肠道的粘膜上进行,要是通过电或者是热的方式把它清除掉,这样就会有一些穿孔和出血的风险。这种情况下,一旦要穿孔或出血,就需要在住院期间紧急处理。同时即使是很顺利的把息肉切除,还有一种情况叫迟发性的出血和穿孔,往往在术后的几个小时或者一天才会出现,因此患者留院期间观察度过危险期,能保证他在回家之后不会有什么问题。一旦在入院期间出现了出血和穿孔,内镜医生可以马上进行干预,然后解决问题,避免引起后续的严重后果。所以胃肠道的息肉手术建议住院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3

2020-07-03

61285次收听

什么是肠道息肉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统称为息肉。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肠道息肉分为很多种,不同类型的息肉治疗办法也是不一样的,会有不同的症状出现,建议配合医生诊治,直到身体康复。
胃肠道息肉应该如何预防
肠道息肉的出现本身和便秘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有效达到预防效果,首先就不应该憋大便,也不应该经常性的服用药物,更加不应该长时间的摄入过多的脂肪,另外也是要通过按摩肚子的方法来改善,在日常的饮食中尽可能的多补充维生素c,可有效减少胃肠道息肉。
肠道息肉手术需要住院吗
肠道息肉确实会产生较多的危害性,所以也必须要尽快的接受手术治疗,在接受手术治疗之后,一般都是要住院三天,如果情况比较严重,还需要住院7天,在住院期间应该多注意休息,禁止摄入食物,如此才能够有效的促进病情的恢复。
肠道息肉不治疗可以吗
虽然说肠道息肉是目前非常常见的一种肠胃方面的疾病,但是依旧不容人们忽视,如果长时间不治疗的话,不光会导致人们的身体出现,直肠脱除以及肠狭窄等病症,很有可能会导致人们的身体爆发中毒性肠扩张这类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导致人们死亡。同时部分长时间不治疗的病人可能最后会出现癌变的情况。
肠道息肉是怎么形成的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肠胃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结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的组织,形成原因包括经常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经常吃腌制品食物等饮食因素,以及还包括遗传因素;炎症刺激、粪便、异物刺激和机械性损伤等,这些均是生活之中常见的结肠息肉形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