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中玉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需要综合药物、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的手术干预,以减缓症状、控制病情和提高生活质量。具体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和饮食管理等,同时避免自我治疗以免加重病情。
1、药物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常使用以下几类药物缓解症状并控制病情: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如布洛芬、萘普生等,主要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但不可长期大量使用,以避免胃肠道和心血管副作用。
抗风湿病修饰药DMARDs: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硫唑嘌呤等,减缓病程进展和损伤。DMARDs需严格按照医生指导使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象指标。
生物制剂:如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剂、JAK抑制剂等,适用于传统药物疗效不足的患者,但价格相对较高,需综合评估经济状况和病情。
2、生活方式调整
规律运动:选择低冲击运动如游泳、瑜伽、骑自行车等,增强关节灵活性和肌肉力量,避免过度负荷关节。
热敷与冷敷:热敷缓解关节僵硬,冷敷消除急性炎症期的肿痛,可交替使用。
3、饮食与营养干预
富含抗炎成分的饮食:如深海鱼含欧米伽-3脂肪酸、坚果、橄榄油等,帮助减少全身炎症。
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减少炎症触发因素,维护体重稳定以减轻关节负担。
4、手术治疗严重病例
当药物和物理疗法无效且关节已明显畸形或功能丧失时,可考虑以下手术:
滑膜切除术:缓解疼痛并防止疾病继续破坏关节。
关节置换术:适用于严重关节损毁的患者,有助于恢复关节功能。
关节融合术:固定无功能关节,减轻疼痛并改善稳定性。
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控制类风湿性关节炎至关重要,切勿忽视症状。建议出现持续关节僵硬、疼痛、肿胀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并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以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