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尿毒症的危害

发布时间:2020-11-2056274次浏览

对于尿毒症的相关危害,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些,尿毒症是肾脏之中最为严重的疾病,患上了该病之后会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但不少的患者朋友对该病缺乏认识,认为尿毒症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严重,事实是这样吗,下面来了解下患上了尿毒症会带来哪些危害。

一、神经精神症状

这是在病情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尿毒症患者通常会出现的典型症状,中枢性表现有反应迟钝、抑郁、烦躁、兴奋、抽搐、嗜睡及昏迷。周围性表现为周围神经变性等病变的表现,有皮肤过敏、灼痛、肢体乏力和活动障碍等。

二、内分泌功能异常

一般来说具体的表现有

1、甲状旁腺功能障碍的表现:主要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表现,可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出现上述尿毒症性骨病改变。

2、甲状腺功能障碍症状:乏力、易疲劳、嗜睡、皮肤干燥、听力下降、腱反射减弱、体温低等。

3、性功能障碍:女子表现为月经不调,经量减少甚至闭经。男子主要表现为阳痿和精子活动力下降。小儿表现为性成熟期延迟。

通过专家的详细介绍,相信您也知道了尿毒症的相关危害,既然已经患上了这么严重的肾脏疾病,那么尝试这种疾病带来的痛苦是一种必然。但还是希望患者朋友们不要轻易的被这种疾病打垮,要坚强起来,努力承受这一切,以便更好的做好治疗及护理工作。

相关推荐

尿毒症能吸香烟吗
尿毒症的患者可以抽烟,但是抽烟对人体来说是有百害无一利,尿毒症的患者的血管非常容易出现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所以并不鼓励尿毒症的患者抽烟。从健康以及延缓患者的生命以及提高生活质量的角度讲,建议尿毒症的患者,包括所有的肾脏病的患者,应该尽早的戒烟,避免尿毒症引起的严重的心脑血管的并发症,以及吸烟导致的肺部的损害和肺部的病变。
语音时长 01:28

2021-12-30

70078次收听

02:07
尿蛋白高会得尿毒症吗
尿蛋白高通常提示患者患有肾小球疾病,如果蛋白尿不能得到好的控制,比如说药物治疗效果不好或者是患者没有经过正规的治疗,会使得肾小球硬化,硬化越来越多后,患者的肾功能就会出现问题。随着肾脏病的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肾功能不全,肾衰竭,最终进展到尿毒症。所以发现蛋白尿增多,就要加以重视,到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必要的时候还会需要做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然后给予针对性的治疗。
02:13
肾炎一定会得尿毒症吗
肾炎的患者不一定都会得尿毒症,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会发展为尿毒症。在流行病学统计中,目前来说高血压肾损害和糖尿病的肾病,导致的终末期肾脏病——尿毒症,目前是第一位和第二位的病因,肾炎现在退居到第三位的病因,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肾炎,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患者就会进展到尿毒症期。所以在发现肾炎了以后,要临床上积极的明确它的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尽量避免患者最终进展到尿毒症的状态。
02:18
尿毒症彩超能看出来吗
尿毒症的患者彩超是会有一定的表现,但是不能通过彩超来诊断尿毒症。通常情况下尿毒症的患者,超声中可以发现肾脏有一些结构方面的变化,但是诊断尿毒症还是要通过客观的血液的检查的证据。因为超声是一个相对来说分辨率不太高的,一个模糊的影像学的诊断,仅仅在有些情况下能够反映这个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功能的问题,不能准确地反映患者肾功能的状态。所以诊断尿毒症,还是需要根据抽血,一些血清学的指标来明确诊断尿毒症。
01:51
男人尿毒症有性功能吗
有尿毒症的男人有没有性功能跟引起尿毒症的原发病以及尿毒症的病史的长短和尿毒症的并发症是密切相关的,引起尿毒症的原因很多种,第一个糖尿病肾病,第二个慢生小球肾炎逐渐发展到尿毒症,第三个高血压肾病,第四个多囊肾性肾病,以及其他的慢性肾脏疾病,最终都会向尿毒症的方向发展。此外,跟这个病史的长短以及它的并发症也有关系,比方说他病史比较短,并发症比较少,可能没有影响到他的性功能。如果并发症比较多,就会影响到他的性功能。
如何治好尿毒症呢
如何治好尿毒症呢,很多人对于尿毒症这种疾病不是很了解,他们往往认为出现尿毒症的时候是无法完全根治的,很快将会不久于人世,其实并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出现尿毒症的时候可能还会引起患者出现一些并发症,可见尿毒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那么尿毒症应该如何治疗比较好呢。
尿毒症治疗哪种方法最科学
现在对于尿毒症,相信有很多人都知道,但知道并不代表了解。尿毒症患上了,不治疗的话,就很可能会失去生命。因此,对于尿毒症的治疗,患者朋友们都很想了解。那么,尿毒症治疗哪种方法最科学?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一下专家的介绍。1.药物治疗,尿毒症患者的症状比较多,所以针对代谢系统紊乱、心血管系统病变、呼
尿毒症复发先兆有哪些
尿毒症,一种严重的疾病,患上此病治愈极难,而通常情况下,促使患者就医的首要条件是尿毒症的症状明显,如无意外,尿毒症一般在早期就有“提示”,这些征兆通常表示已经患上了尿毒症,当然该病复以也是有征兆的,所以下面来看一下尿毒症复发先兆有哪些?
尿毒症不吃药可以好吗
尿毒症不吃药可以好吗,尿毒症这种疾病其实就是由于疾病造成肾脏严重损害时,肾脏发生病变,并且肾脏也失去净化血液的功能,从而使得废物和液体在体内堆积的情况,这就是尿毒症,所以,在出现肾脏疾病时,一定要做到及时正规的治疗,下面我就介绍一下。
尿毒症的最新治疗方法
治疗尿毒症方法中被大家所熟知的是透析、肾移植等。这些是尿毒症最新治疗方法吗?虽然这些方法很先进,但我们必须正视一个事实,就是它们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得尿毒症患者避而远之。难道没有其他方法治疗尿毒症了吗?尿毒症最新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希望下面肾病专家的解答能帮到患者朋友。
尿毒症有哪些并发症
尿毒症患者由于肾功能出现衰竭,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内环境紊乱。由于肾脏具有内分泌功能的作用,所以一旦出现尿毒症以后,肾脏作为内分泌器官的作用也会减弱,容易导致出现各种并发症。通常来说,尿毒症患者主要的并发症就是肾性贫血,肾性贫血原因的发生,就是由于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所导致。尿毒症患者由于尿量减少,水钠潴留,容易导致容量负荷加重,出现心力衰竭,因此肾性心力衰竭也是尿毒症的主要并发症。尿毒症患者由于活性维生素D分泌不足,往往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骨病、肾性高血压、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电解质紊乱以及高脂血症,都是尿毒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语音时长 01:36

2019-12-10

61178次收听

尿毒症饮食禁忌
饮食治疗在尿毒症治疗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要保证营养,又不能够加重肾脏负担,一般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也就是尿毒症的患者在饮食方面要禁食豆类食品。由于豆类食品是含有大量植物蛋白,摄入过多容易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另外患者还要低磷饮食,不要吃各种花生酱、芝麻酱、油炸食品,以及添加食品和加工的零食,因为这些食品中磷的含量非常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高磷血症,最终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由于尿毒症的患者尿量减少,容易出现高钾血症,所以对于含钾高的食物也要禁止摄入,比如香蕉、橘子等,否则一旦出现高钾血症,容易导致患者心脏骤停。
语音时长 01:35

2019-12-10

58212次收听

02:17
尿毒症前兆
尿毒症主要是指这个肾功能损害,从慢性的损害到比较严重的状态,肾小球滤过率在15毫升每分钟以下。尿毒症的患者有哪些症状?比较多的除了一些原发病,比方说肾炎的病人有蛋白尿、有血尿、有肾功能逐渐的进展之外,像糖尿病肾病的病人,进展到尿毒症的时候会有浮肿、胸闷、憋气。肾性贫血的病人可能有这个疲乏,无力面色不好、活动以后就是心慌这些改变,有的病人可以有肾中毒,呼吸的时候要深大呼吸这些改变,但是也有些病人可以有钙磷代谢紊乱,比方说他有磷高的时候或者是有甲旁亢的时候,皮肤瘙痒,这些改变比较明显。还有一些并发症,比方说出高钾的时候可以有手脚发麻、嘴唇发麻这些改变,所以这些都是要引起重视的。
怎么治疗失衡综合征
失衡综合征主要是预防为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病人要选择早透析,比如肌酐到七八百,到达透析指征的时候就要来透析,如果透析太晚,比如肌酐到一千七八,毒素水平越来越高,透析的时候发生失衡综合征的几率就越大,而且症状会越重,所以患者要按时透析;第二,要合理诱导透析,患者体内的毒素水平太高,开始的时候要多次、短时来透析,这就可以避免或者减轻失衡综合征的发生;第三,要用一些药,比如一般诱导透析要诱导三次,连着透三天,短时且高频率的透析目的就是防止失衡,如果病人毒素特别高,脑子有轻度的脑水肿,就给一些高张的东西,比如甘露醇。如果没有糖尿病,可以给点高张糖,还可以给点高钠,透析结束的时候给一支下药,这样就可以预防或者减轻失衡综合征的发生。最关键的就是要及时来透析,要合理的诱导方案,再加上用一点药,就把症状减轻或者减少它的发生。
语音时长 02:14

2018-09-29

56750次收听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如何选择
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都是尿毒症的替代治疗方法,大概百分之六、七十患者既可以做血透,也可以做腹透,没有哪种更好,它们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有各自适合的人群。血液透析是要建立血管通路,把血引出来再回去,腹膜透析是不见血的。腹膜透析适合以下人群:1、血管通路不好,没法做瘘,可以去做腹透;2、心血管不好,比如有房颤、心梗或者放过支架,建议做腹透,因为这时候没有通路问题,还可以在家做腹透,操作比较简单,然后不费人力,自己也可以给操作;3、家里不方便或眼睛看不见,家属可以帮着做,以及来医院不方便者。所以,没有严格规定,因为现在透析技术比较发展,不管是腹透还是血透都没有严格的禁忌症,但是有相对禁忌症。比如有脑出血或者心脏不好,还有血管通路不好解决,建议做腹透。还有一个方法是血透和腹透也可以交替做,也可以序贯做,比如血透这一段通路不好,建议做腹透;腹透一段时间,也可以再做血透,就是这两个方法替代。两种方法没有哪种更好,只有它们各自适合的人群和适应症。
语音时长 02:39

2018-09-29

61592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