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考前焦虑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5-1265459次浏览

考前焦虑时要注意适当降低要求,不要制定过高目标,这样可以稳定情绪。且需要保证充足睡眠,考前不能熬夜或通宵。另外适当运动能转移注意力和放松肌肉,也可作为考前焦虑的一种缓解方法。

不少考生在考前都会出现焦虑不安,尤其对于高考生来说,更容易有考前焦虑症。适度焦虑不会产生多大影响,但如果焦虑过度,就可能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所以应及时消除焦虑。
  1、降低要求
  考前过于焦虑归根结底是因为要求过高,考生希望与现实距离太大时就会认为完不成。这就会让心理上产生一种矛盾冲突,造成过大压力。最好的缓解方法就是适当降低要求,不要制定过高目标,可稳定情绪。
  2、充足睡眠
  充足睡眠可确保有足够精力,进而可改善焦虑。在考试前务必要避免熬夜,尽早上床睡觉,不可再通宵学习。
  3、增强运动
  考前可经常做运动,比如打球、散步、慢跑等。这样不仅可锻炼身体,且有助于转移注意力和放松紧绷肌肉,从而缓解焦虑紧张。不过要注意不可运动过度,运动强度要适宜,以免增加疲劳感。

相关推荐

容易发火发怒是什么原因
容易发火发怒,可能是精神压力过大、抑郁症或焦虑症引起的。除了这些原因以外,还有可能是甲状腺激素异常、内分泌失调或神经性疾病导致的。疾病原因引起的,需使用药物治疗。
戒断反应是什么
戒断反应主要分成两种,一种是来自于情绪上反应,有情绪烦躁或情绪焦虑等表现,甚至容易发脾气、暴躁,另外戒断反应包括身体上反应,存在明显易疲倦,或胸部发闷等症状表现,需针对性治疗。
反应迟钝挂什么科
反应迟钝可选择神经内科进行诊断。导致反应迟钝原因多见于脑血管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引起,需明确病因,进一步治疗。
考前综合症怎么治
治疗考前综合症可采取深呼吸的方法,以放松肌肉和稳定情绪。同时要保证有一个温馨轻松的环境。而最重要的是进行心理调整,考生要正确认识考试和端正态度,从而可以改善考前出现的不安情绪。
快要高考了记忆力越来越差怎么办
高考前考生记忆力越来越差,要及时纠正。首先要注意保持集中注意力,不要随意更换环境。其次,也要进行科学锻炼,科学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人体体质,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大脑中记忆细胞成长。
性别认同障碍有哪些表现
性别认同障碍指个人对自身性别的看法与解剖学上的性别不一致,有些人通过穿衣和化妆,来按照自己认同的性别打扮自己;还有些人通过激素和外科手术改变外形。儿童期的表现:1、有强烈的成为另一种性别的欲望或坚持他/她就是另一种性别(或与生理性别不同的某种替代性别)。2、男孩(生理性别)对变装的强烈偏好或模仿女性装扮;女孩(生理性别)对只穿典型的男性服装的偏好,以及对穿典型的女性服装的强烈抵抗。3、对在假装游戏或幻想游戏中扮演相反性别角色的强烈偏好。4、对被另一种性别通常使用或参与的玩具、游戏或活动的强烈偏好。5、对另一种性别的玩伴的强烈偏好。6、男孩(生理性别)强烈地排斥典型的男性化玩具、游戏和活动,以及强烈地回避打斗游戏;或女孩(生理性别)强烈地排斥典型的女性化玩具、游戏和活动。7、对自己的性生理特征的强烈厌恶。8、有希望第一和/或第二性特征与自己体验的性别相匹配的强烈欲望。青少年期的表现:1、体验/表达的性别与第一和/或第二性特征之间显着地不一致(或在青少年早期,则为预期的第二性特征)。2、由于体验/表达的性别显着地不一致,因而产生去除自己第一和/或第二性特征的强烈欲望(或在青少年早期,防止预期的第二性特征发育的欲望)。3、对拥有另一种性别的第一和/或第二性特征的强烈欲望。4、成为另一种性别的强烈欲望(或与生理性别不同的某种替代性别)。5、希望被视为另一种性别的强烈欲望(或与生理性别不同的某种替代性别)。6、深信自己拥有另一种性别的典型感觉和反应(或与生理性别不同的某种替代性别)。
语音时长 02:35

2020-04-29

63627次收听

02:02
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区别
焦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是紧张不安,担心害怕。抑郁症的核心表现是心情低落,兴趣减退,精力下降,身体疲乏,闷闷不乐。焦虑症患者特别容易出现抑郁症的症状,心情低落不开心。而且抑郁症的患者也特别容易出现焦虑症的症状。但是二者的临床表现还是有着明显差异。焦虑症状和抑郁症状有着明显差异和区别。区分患者是焦虑症还是抑郁症,主要关注患者的临床表现中,哪个症状最重、最主要,就考虑是哪种疾病。从诊断的等级上而言,抑郁症的诊断等级高于焦虑症。
焦虑症表现
焦虑症表现为脏腑亏虚、肝郁、瘀血等。中医认为焦虑症表现首先有内在的脏腑亏虚,这时外界的一些小的扰动就会使人焦虑不安。正常情况下每个人都会有焦虑,如果焦虑程度超过了正常的范围,甚至有时急性的发作出现一些惊恐的状态,这时就会诊断焦虑症。中医学认为出现焦虑症时除了本虚之外,还有很多情致的因素对内在脏腑肝心脾肺肾都是有影响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肝,通常说肝主疏泄,肝郁的患者是在焦虑症中非常明显的,另外肝郁后容易脾虚、心神不宁,肝郁脾虚同时心神被扰的情况也非常多见。长时间的焦虑还会出现瘀血症状,有瘀血的病人也很多,心胆气虚的病人也很多。从中医角度去考虑焦虑症问题时,主要是考虑它的本虚标实。
语音时长 01:56

2018-12-27

61833次收听

02:40
焦虑症好了还会复发吗
焦虑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焦虑症好了以后有复发的可能。所以大家更应该了解清楚会诱发焦虑症复发的原因,采取合适的方法摆脱焦虑症,彻底恢复。焦虑症的发病,第一与自己的性格有关系,第二与自己所遇到的人和事有关系。有些人的性格就是比别人考虑的多、想的多、想的远,总是把问题看得比较重、比较大,有些人就是无所谓,事情过去以后就完全不考虑了。焦虑就像感冒一样,感冒每次发生的流行病毒不一样,焦虑每次的发生事件也不一样。因此想要彻底摆脱焦虑症,不要过于的把它当回事儿。
02:26
焦虑症的中医治疗方法有哪些
焦虑症的中医治疗可以采用口服药物和针灸治疗两方面。按摩、理疗也都可以帮助患者调整这种内在的紊乱状态。焦虑症常用药物要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心脾两虚可以用人参归脾;肝郁脾虚可以用逍遥丸、柴胡之类的制剂;痰热扰心可能会用黄连温胆汤;淤血留滞可能会用血府逐瘀汤;心胆气虚用安神定志丸,这些都是常用治疗焦虑症的处方。针灸要考虑根据患者具体哪条经络失衡,然后给予针对性的针灸治疗。患者平时也可以练习气功,比如站桩、打坐,使神能够安定下来。
抑郁焦虑症是什么
抑郁焦虑症既有抑郁又有焦虑的临床表现,但是它以抑郁为主,同时有焦虑,叫抑郁焦虑症。它跟单纯的抑郁症和焦虑症有所不同。有的焦虑症病人只有焦虑的表现,不伴有抑郁的症状,有的抑郁症的病人只是以抑郁为主,不伴有焦虑的症状。而抑郁焦虑症既伴有抑郁,也伴有焦虑,但它以抑郁为主,这样叫抑郁焦虑症。
语音时长 01:00

2018-09-30

60360次收听

01:42
焦虑症能喝酒吗
焦虑症能不能喝酒,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病人自我的感受来决定。在医学上,焦虑症能不能喝酒没有严格的界定或准确的方法。能喝或者不能喝,目前没有这样的说法。对于焦虑患者,如果喝完酒觉得精神松弛,喝完酒很开心,睡眠也好,适当的喝点酒也可以。但不主张喝酒,喝酒并不是一个好的治疗方法。如果有的患者喝完酒很难受,比如脸热、脸红、心跳快,躯体不舒服、头痛、晚上睡觉不好,则不主张喝酒。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反应来决定,但不主张大量喝酒。
什么是分离焦虑症
分离焦虑症也叫分离焦虑,多数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期,跟主要的照料人分开时出现的焦虑。分开主要是指物理上,比如小学走读的学生因为初中住校而觉得莫名的难受、焦虑失眠,找不到原因,离开主要的照料者后产生焦虑;反过来也有情况是孩子离开父母,离开主要照料者,照料者无法接受,也叫分离焦虑。离开照料者后出现一系列的焦虑症的表现叫分离焦虑,有时候表面原因可能是跟同学有矛盾或面临考试,但其实根本上还是因为离开了主要照料者。这种情况很常见,比如有些家长对孩子心理状况认识不足、一味图好:有些孩子本来在当地初中的成绩挺好,但父母想送到市里上更好的高中,但后来孩子总是不舒服,也查不出原因。后来把孩子转回当地,莫名其妙症状也随即好转,所以这种也是分离焦虑。
语音时长 02:47

2018-09-29

56875次收听

失眠是焦虑症吗
焦虑和失眠有关,有一部分失眠可能也提示有焦虑,但是不能把失眠等同于焦虑。比如第二天有重要事情,晚上可能会失眠,这实际上就是焦虑情绪,是临时的焦虑,临时的失眠。但是有些人,长时间的工作压力和人际关系压力得不到放松或者得不到解决,就导致了最初的焦虑情绪,可能表现为明显的身体不舒服、长期的失眠。如果按学术上的标准,持续时间六个月,影响生活功能和工作社交等就可以考虑是焦虑症;但是如果比六个月时间短,叫焦虑障碍和焦虑状态。而焦虑的病人里面有一部分有睡眠障碍,如失眠、入睡困难、睡眠浅、多梦、容易早醒等等。所以根据数据统计,一个病人如果有焦虑,91%有失眠;反过来说,一个病人如果长期失眠,要高度怀疑其是否有焦虑。而焦虑和抑郁又经常相伴,所以要区分是以焦虑为主还是抑郁为主。
语音时长 02:05

2018-09-29

62576次收听

01:21
焦虑症不吃药能好吗
可以通过针灸、耳针、走罐等非药物治疗将焦虑症治好。由于针对焦虑症的药物治疗,会有很多的毒副作用。因此,有很多患者都很关心焦虑症能不能不通过药物来进行治疗。一、对于焦虑症患者的治疗方式有很多。这些焦虑症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也包括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对于中医的治疗方式来讲,在焦虑症的非药物治疗方面有针灸、耳针、走罐等治疗方法。这些治疗方法都可以帮助到焦虑症患者缓解焦虑的症状。所以,焦虑症患者,如果在治疗上,不吃药,也可以选择非药物治疗的方法,也可以将焦虑症治好。二、对于一些轻度的焦虑症患者,或者是还诊断不了焦虑症,只有一些焦虑症状的人群。对于这种类型的人群,就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来达到自愈的目的。这些患者需要医生给一些心理上的指导和建议,也能够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