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20-04-2460304次浏览

如果长期盲目应用肾毒性的药物,导致肾损伤,会诱发慢性肾衰竭;患有肾病时治疗不及时,肾损伤进一步加重,也会诱发这种疾病;血液动力学影响,同样会导致这种疾病出现。

肾实质出现病变,导致肾脏明显萎缩,肾脏功能下降时,就会出现慢性肾衰竭。这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那么,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引起的呢?
  1、药物损伤所致
  有些药物具有肾毒性,比如某些抗生素、化疗的药物、非固醇类的止痛剂等,如果自己长期盲目应用这类药物,就可能会导致肾脏损伤,严重时会诱发慢性肾衰竭。
  2、各种肾病所致
  当出现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糖尿病肾病、肾小管间质病变等肾脏疾病时,如果治疗不及时,导致肾损伤进一步加重时,也可能会诱发慢性肾衰竭。
  3、血液动力学影响所致
  当患有心脏病、心力衰竭,或者出现了中暑、血栓、血管过度收缩舒张等,导致血液灌流量不足,废物的代谢率下降,就会加重肾脏负担,时间长了也会诱发慢性肾衰竭

相关推荐

慢性肾衰竭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慢性肾衰竭好发人群主要包括患有糖尿病、高血压、泌尿系统疾病的人是患上慢性肾衰竭好发人群。
慢性肾衰能治好吗
目前肾衰无法完全治好,就是因为慢性肾衰属于不可逆转性疾病,慢性肾衰患者的肾脏已经出现实质性的萎缩,无法维持原有的功能,其治疗的目的是缓解或者是改善由于肾功能衰竭所致的多种临床表现。目前治疗慢性肾衰常用的方法是:药物治疗、代替疗法以及肾脏移植手术。
慢性肾衰能吃黄瓜吗
慢性肾衰能够吃黄瓜。黄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纤维素,可以缓解便秘的症状,也可以增加尿液排出量,改善肾脏功能。慢性肾衰患者在饮食上注意事项有很多,要注意吃一些低钾、低钠类的食物以及低蛋白质的食物。
慢性肾衰竭早期症状有哪些
慢性肾衰竭早期症状并不太明显,但是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了水肿、恶心、食欲不佳、贫血、面色苍白的症状。还有患者会出现尿液中有泡沫,夜尿增多的症状,当患上肾衰竭后,患者一定要坚定信心,多休息,合理的饮食,这样对疾病会有很多的帮助。
骨化三醇是什么药
骨化三醇是一种促进钙吸收和改善身体的钙磷代谢的药物。骨化三醇属于活性维生素D3。用于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和钙缺乏症。如果是骨质疏松症或缺钙,可口服补钙。平时要注意饮食调理,多吃钙含量高的食物,多晒太阳对于补钙更有益。
慢性肾衰竭是怎么导致的
慢性肾衰竭是因为各种疾病长期慢性损害肾脏,最终导致肾组织被毁损。由于很多肾组织被毁损,正常的肾脏不能行使它的功能,导致水分和代谢废物不能排泄,出现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都可以引发慢性肾衰竭疾病。
语音时长 02:05

2018-09-30

53697次收听

慢性肾衰竭的饮食注意事项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饮食管理是一个挑战,对病人也是一个挑战,它是在所有疾病中,饮食控制比较严格。所以,病人是比较痛苦的,但是总体上就是要遵循清淡、正常的饮食原则。但是慢性肾脏病在不同的阶段,有不一样的饮食控制方案。早期肾脏病的饮食控制范围相对不严格,患者遵循低盐清淡为主。如果慢性肾衰竭到中期、终末期,这时就要严格限制蛋白质的摄入,患者就要低蛋白饮食;但做到低蛋白,患者一定要去专科就诊,或者咨询营养师。慢性肾衰的饮食,有时和高血压、糖尿病相违背。如果病人一旦到透析,饮食控制的管理方法又不同:透析后要鼓励病人多吃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优质蛋白指动物蛋白,比如肉、蛋、奶。如果病人尿量正常,就不用限制水的摄入;如果病人一旦到透析,而尿不出来,就要限制水量摄入。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肾病、肾衰竭病人都不能多喝水。透析肾衰竭的病人饮食管理误区很多,所以建议患者如果有肾衰竭的情况,一定要看专科,在专业的饮食指导下,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饮食管理方法。
语音时长 02:46

2018-09-29

53006次收听

慢性肾衰竭可不可以预防
慢性肾衰竭一定能预防,如果体检发现尿里有问题,就是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就要引起重视。比如预防,去肾科、专科就诊。如果有蛋白尿、有血尿,可以用药干预,尽量把血尿、蛋白尿控制在一个稳定的水平。在糖尿病的早期,如果把血糖控制好,可以不发生肾脏病变;高血压也是一样,如果高血压早期就用药达标,也是不会发生肾脏病变。所以,肾脏肾衰竭可以预防,但是一定要全面的管理,不是用一种方法就可以预防。包括肥胖、高尿酸患者,有的人有高尿酸没有症状,就不去管它,但长期就会造成痛风肾;肥胖也会引起肥胖相关性肾病。如果把对肾脏危害因素去掉以后,把肾脏保护好,肾脏肾衰竭是可以预防的。所以,肾脏病是完全可以预防;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就可以预防肾衰竭。
语音时长 01:59

2018-09-29

59811次收听

02:48
慢性肾衰竭能治好吗
慢性肾衰竭治不好,但患者不要因为慢性肾衰竭治不好就不去治,这种是万万不可取的。慢性肾衰竭分五期,早期可以逆转,如果到晚期就不可逆转。在不可逆转的阶段,治疗目的是要保存残余的肾功能。另外,要延缓肾脏病的进展。虽然肾衰竭不能治愈,但是如果早期干预、合理治疗,病程可能就会迁徙的时间比较长,一般不会进展到尿毒症。所以,肾衰竭虽然治不好,但是如果干预得当,患者就能达到长期的稳定、达到长期的缓解。因为目前治疗手段、干预方式比较多,达到长期缓解就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目的。如果能达到长期缓解,尽量延缓进展到终末期的时间。
02:47
慢性肾衰竭能预防吗
慢性肾衰竭能预防,如果体检发现尿里有问题,就是有慢性肾脏病,患者就要引起重视,到肾科、专科就诊。如果有蛋白尿、血尿,可以用药干预,尽量把血尿、蛋白尿控制在稳定的水平。在糖尿病的早期,如果把血糖控制好,可以不发生肾脏病变。如果高血压早期就用药达标,也不会发生肾脏病变。所以,肾脏肾衰竭可以预防,但是一定要全面的管理,不是用一种方法就可以预防。包括肥胖、高尿酸患者,有的人有高尿酸没有症状,就不去管它,但长期就会造成痛风肾。如果把对肾脏危害因素去掉以后,把肾脏保护好,肾脏肾衰竭是可以预防的。所以,一定要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防治,就可以预防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是什么病
慢性肾衰竭是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肾脏功能的减退疾病,当患者肾脏不能代偿时,很多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这时叫慢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很多:一、慢性肾小球肾炎或慢性肾小球疾病。二、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糖尿病肾病造成肾衰竭也很多。三、高血压,高血压的病人动脉硬化,除了脑动脉硬化、心脏的冠脉硬化以外,肾脏的动脉也会硬化。因为心脏动脉硬化、堵塞以后可以放支架,肾脏也可以出现动脉硬化,可以出现肾功能的衰竭。
语音时长 01:12

2018-09-21

47976次收听

慢性肾衰竭分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五期。第一期就是慢性的肾脏病,前三期症状不明显,第四期开始出现比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的症状。尿毒症期也就是第五期的时候,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终末期,症状会更加明显。也可以根据肾小球滤过率来分期。
语音时长 01:39

2018-09-21

52635次收听

02:19
慢性肾衰竭如何治疗
对于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方法,可以分为原发病治疗、非透析疗法,以及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并发症治疗。病人如果是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这种疾病,而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就会针对患者的尿蛋白以及肾炎引起的高血压等疾病,进行治疗。对于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非透析疗法,是指病人患上慢性肾功能不全,但是,患者的血肌酐,还未进入到透析阶段,需要给病人进行低蛋白饮食加上复方α-酮酸,同时,也可以给予患者一些排除体内毒素的药物。如果患者到慢性肾脏病3期以后,病人就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比如,如果患有慢性肾脏病的病人,出现钙磷代谢紊乱的情况,就要及时地给病人活性维生素D,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利于患者降低血磷,并且升高血钙。
02:38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体内的代谢产物无法清除出去,影响到身体的各个系统。慢性肾功能衰竭最早影响的系统是消化系统,病人可以表现恶心、食欲差等症状。大量的毒素不能从尿排出,会侵袭消化道黏膜,使黏膜出现溃疡、出血。第二,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贫血的症状,肾脏可以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当肾功能衰竭时,促红素减少,病人会出现贫血。有时病人还可能出现血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减少。第三,慢性肾功能衰竭呼吸系统的症状,患者说话时有氨味;还有皮肤的症状,比如皮肤瘙痒;还有心血管系统,病人可能出现难控制的高血压。
02:31
肾衰竭饮食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饮食禁忌,主要是蛋白质的摄入问题。蛋白质摄入增加会产生氮或氨,即尿素氮肌酐。因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人对蛋白质的要求比较高,建议吃优质、低蛋白饮食。优质蛋白中氨基酸更多,能够被身体利用,产生的废物比较少,鸡蛋、牛奶、瘦肉都属于优质蛋白;还应该低蛋白饮食,一般1到3期的病人,每公斤体重每天0.8克蛋白质,当肾功能衰竭到四期、五期时,要求更低的蛋白。有时病人要配合阿尔法酮酸来补充蛋白质,阿尔法酮酸可以结合体内的氮或氨,转换成氨基酸,合成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