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压力大抑郁怎么办

发布时间:2020-02-1254782次浏览

倘若患者感觉压力大,继而情绪抑郁,那么建议不妨首先可以考虑暗示法以及换境法来处理;其次,可以解暑随境法以及放松法来对付;再者,还可以采取幽默法以及音乐法来进行治疗;最后,还可以采取观赏法以及自嘲发来进行处理。

人在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类负面情绪与困境,由此而产生的压力过大,比如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压力过大以及经济压力过大等等,容易诱发抑郁。那么,压力大抑郁怎么办?下面了解一下吧!
  1、暗示法
  此举能够消除一些负面情绪,从而可以有效缓解一下心理紧张的情况,包括背诵一些名人名言,回味一下自己的成功经历,还有精心打扮一下自己等等。
  2、换境法
  适当地变换一下环境,能够刺激人的自信心与进取心。如到远方旅游,能够转移精力,寄托情感,排解不良情绪带来的种种困扰。
  3、随境法
  此乃心理防卫机制中一种心理的合理反响。以一颗随遇而安的心去对待每天出现的事情,能够使患者削减许多不必要的苦楚。
  4、放松法
  选择幽雅的环境,舒适的姿势,排除杂念,闭目养神,尽可能放松全身肌肉,采用稳定的、缓慢的深呼吸方法,确有解除精神紧张、压抑、焦虑、急躁和疲劳的功效。
  5、幽默法
  当患者受到挫折或处于尴尬紧张的境况时,可用幽默化解困境,维持心态平衡。幽默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能使沉重的心境变得豁达、开朗。
  6、音乐法
  优美动听的旋律,能够起到调适心理和转换情绪的效果,如《梁祝》的和谐,《步步高》的欢快,《秋日私语》的宁静等,会让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放松,心情愉悦。
  7、观赏法
  很多时候,患者在看电视、看电影的时候,就会短暂的忘记压力,产生愉快的情绪。
  8、自嘲法
  此乃一种十分有益身心健康的办法,属于一种良好的心理防御机制。倘若患者有一些生理缺陷遭到嘲笑的时候,不妨借助阿Q精神胜利法进行自嘲。

相关推荐

社恐会变成抑郁症吗
社交恐惧症有可能会转变成为抑郁症。社交恐惧症的患者一般会害怕和他人进行交流和沟通,这些人往往自信心不足,不敢在人群中大声说话,如果任由这种症状的逐渐加重,那么一般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是由于社交恐惧症所导致的。由此看来,对于社交恐惧症需要及时进行相应的训练,并且要注意长期坚持,可能会逐渐好转。出现社交恐惧症时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也可以及时服用一些抗抑郁的药物,经过综合的治疗一般会及时好转,防止转变为抑郁症。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21

89302次收听

一个有抑郁症倾向的人会怎么表现
抑郁症的表现有愁眉苦脸、哀声叹气,比较消极、悲观,伴有食欲下降、睡眠不好,内心总是高兴不起来,做事情没有兴趣、没有精神,觉得前途消极、悲观,没有希望,觉得自责拖累家里人,没有信心,觉得不如别人等,并且这种情况持续两周以上。一个有抑郁症倾向的人会怎么表现,有的人可能会表现为愁眉苦脸、哀声叹气,比较消极、悲观,会伴有一些食欲的下降、睡眠不好。有的人也可能会正常的工作、生活、交往,能够面带微笑,也就是说外在表现并不一定会表现出来。抑郁症的诊断主要是内心的感受,有的人表现正常,但是内心如果总是高兴不起来,做事情没有兴趣、没有精神,觉得前途消极、悲观,没有希望,或者觉得自责拖累家里人,没有信心,觉得不如别人等,如果有这些抑郁的表现,并且时间上超过两周考虑是有抑郁症。
语音时长 01:05

2021-05-21

76858次收听

突然感觉心里空荡荡的是怎么回事
心里空荡荡的是一种感觉,在临床上,尤其是心内科并没有哪种疾病,会明显表现为心里空荡荡的感觉。其实每个人都可能有这种体验,特别是当我们某一个目标实现以后,在新目标没有设立的时候,总感觉空落落的,是一种不知所措的感受,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调整,为自己要重新设立目标,或者是进行兴趣的转移,自己要调整到感兴趣的生活工作当中,通过娱乐放松训练,改善自身的这种感受。当一个人没有人生信仰,奋斗目标,存在价值,并伴有情绪的低落,兴趣的丧失,头脑空白迟钝,也会出现心里空荡荡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高度怀疑是抑郁症的表现,需要请精神科或心理科医生的明确诊断,尽早的给予抗抑郁治疗或者是心理治疗,逐步的调整达到康复。
语音时长 01:32

2021-05-20

83910次收听

01:50
抑郁症早期有哪些表现
出现自残行为属于比较严重的抑郁。大部分人了解的自残是对其身体上破坏,例如割腕、胳膊划刀等。但自残也存在于精神方面,例如男性抑郁症患者自残表现在抽烟、酗酒、熬夜、生活不规律;女性抑郁症患者自残表现为割发、熬夜。其重点是,抑郁症患者在自残现象中,其实是有着一种“愉悦感”以及“满足感”,甚至是“轻松感”。其实这也是一种异常化的宣泄情绪的方式,这样的宣泄方法是病态的。抑郁症患者的终极自残,也就是自杀。所以患者出现自残是属于重度抑郁的阶段,需要尽快治疗。
微笑抑郁症是怎么回事
微笑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说法,但是医学上并没有这个术语。患者往往内心有强烈的痛苦体验,但表面上却很平静,甚至微笑,这在自尊高或文化程度高的人身上很常见。这样的人往往不希望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一些病情严重危险的病人假装放松,实际上是在为自杀做准备。
02:19
抑郁症吃什么
抑郁症吃些美食,会利于提高情绪,也可以吃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食物。即便患者没有食欲,做可口的饭菜,比较容易消化的或者是比较清淡的饮食来保障患者的基本营养。这样可以避免体重过度减轻的情况,因为体重过低,会影响整个机体的代谢,影响机体的技能,影响情绪、精神状态。这样有利于患者康、提高情绪,精神状态会更好。
02:13
抑郁焦虑症怎么根治
想根治的难度比较大,但通过综合治疗之后,能够有效缓解抑郁焦虑症状。主要是用新型的抗抑郁剂和抗焦虑药物进行合并治疗。然后就是心理治疗,比如正冥想、运动、音乐等方式。抑郁和焦虑是一对姊妹症状,抑郁的病人常常合并有焦虑的症状,焦虑症的患者也常常有抑郁的症状。所以,一般情况下抗抑郁药有抗焦虑的作用,抗焦虑的药物对抑郁也有一定好处。心理治疗主要是教人用积极的视角看待事情,从而改变人的心态,缓解焦虑。
抑郁症需要吃什么药
抑郁症的药比较多,一般常用SSRI类,更早以前是三环类,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有不同治疗方法。药物:SSRI类:比如,“五朵金花”。“六朵金花”,比如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百忧解等,还有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等等。在这更早以前是三环类的,但现在,在大医院的三环类要相对少一些。现在又有一些其他的药,比如米氮平、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等。但,医生根据患者情况有不同治疗方法。医生判断病情:1、要判断是不是抑郁症。2、抑郁症程度的轻重,对患者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3、很重要的一点,要结合患者的意愿,比如医生说可吃药、应该吃药,患者就不想吃药,想自己调理,可以。还有也要看结合他的经济情况,因为有些药相对比较便宜,有的相对比较贵,所以,也要结合患者自己的经济实力、家庭状况来进行选药,无论如何,抑郁症用药是应该找医生,由医生来决定用不用药,怎么用。
语音时长 02:10

2019-07-24

59173次收听

抑郁症表现
生活压力的增大,让人们无法缓解自己的压力,经常会出现情绪过于压抑的情况。久而久之就会患上抑郁症,而患上抑郁症之后就会有很明显的表现,比如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同时也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的情况。
抑郁症的早期症状
现如今抑郁症的患者越来越多,早期的症状主要就是情绪上和身体上的双重不适。但是多数都会有郁郁寡欢,全身无力,对生活失去动力,另外还有部分患者会有躯体症状。如果在早期没能识别的话,可能会导致误诊为其他的器质性疾病。
抑郁症的最佳治疗法
抑郁症患者可用药物治疗,比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西药,小柴胡汤,补源解郁汤,黄连阿胶汤等中药。还可以选择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另外,练太极,享受音乐,培养兴趣和爱好等自我调理的效果也不错。
02:08
抑郁症有什么危害
如果患上抑郁症,对于患者的身体,就可以产生很多的危害。抑郁症最常见的危害是精力不支、疲乏无力、心烦、高兴不起来,甚至可以影响患者第二天的人际交往,能够使患者的工作效率出现明显下降的情况。通常情况下,抑郁症患者最大的问题是,容易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会觉得人活得没意思,甚至可以产生自杀的念头。抑郁症的患者,比正常人的自杀率,可以高出20倍,这是它所带来的最大的危害。除此之外,患者常会出现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性功能低下以及睡眠障碍等生物学症状。所以,抑郁症不仅会危害患者自己的身体健康,还会给身边的人以及社会,带来很多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态,及时治疗疾病,避免产生更加严重的危害,就显得尤为重要。
02:52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是一回事吗
抑郁症和抑郁情绪不是一回事。抑郁情绪是指不高兴的情绪,情绪稍微有点低落,对短期有影响。如果几个月里闷闷不乐,原来喜欢的事也不愿意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就要考虑是不是有抑郁症。所以,抑郁情绪只是一个情绪,而抑郁症已经构成一个疾病、一种症状,二者不是一回事。抑郁情绪每个人都可以出现,面对挫折,可能都会有不开心的情绪。一般单纯的抑郁情绪不会持续特别长时间,不能称为抑郁症。而抑郁症,除有抑郁的情绪外,还会有其他症状,如兴趣丧失、精力不足等,注意力、记忆力也会发生改变,可出现过度自责、自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等。若这些症状都有,在连续两周的时间内,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有,且没有其他的诱因,就很可能是抑郁症。
容易得焦虑症的人群是哪些?
焦虑症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焦虑症是精神疾病的一种,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预防,避免得焦虑症;父母患有焦虑症,子女也容易患有焦虑症,关注细节,追求完美的人也可能更容易焦虑。
语音时长 02:16

2018-08-10

57808次收听

勿把“老年抑郁症”当成“老年痴呆”
你家中的老人是否经常情绪低落?他们健忘、失眠、吃不下,同时不愿参与活动。请别掉以轻心,老人很可能是患上老年抑郁症。世界各地老年人精神疾病调查显示,抑郁症发病率最高(16%-26%),其次才是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