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瘘有什么症状

发布时间:2019-11-0851981次浏览

肠瘘的症状是非常多的,比如感染营养不良、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会觉得食物、气体,严重的还有肠液跟胆汁排出来,肛口糜烂肿胀等,建议发现这些症状的时候,就需要及早的去医院做检查,确诊以后需要配合医生用药,这样可以让身体早日康复起来。

肠瘘听起来就是一种不好的疾病,如果患有了肠瘘而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将会影响到患者的肠道健康,将来也容易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为此最好是能够清楚肠瘘的症状,发现了肠瘘症状后及时进行治疗然后慢慢的去缓解。那么,肠瘘有什么症状?
  1、感染
  肠瘘的发生多是感染所致,而且感染也是肠瘘的症状表现。患者的腹腔出现感染,容易导致肠瘘的发生,肠瘘在患病初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腔感染、腹腔脓肿等情况,若患者没有及早得到有效的治疗,还会出现脓毒血症等情况。
  2、营养不良
  一旦不幸患上肠瘘,还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导致患者出现水肿消瘦、低蛋白血症等症状,这是因为患者肠内消化液的漏出,影响到了患者正常的消化和吸收,再加上患者出现进食减少、感染等情况,因此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3、多器官功能障碍
  肠瘘患者若没有及早得到有效的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后,在进入后期时,患者的病情不容易控制,导致体内的多个器官功能受到障碍,容易出现肝脏损害、胃肠道出血等情况。而且肠瘘患者还会引发一些与瘘有关的疾病,如肠粘连、炎性肠病等疾病,给患者的身体雪上加霜,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身体患有肠瘘的话,可以通过腹部跟全身表现两方面来观察。如果有肠瘘的话可能在排出物中可以见到食物、气体,严重的还有肠液跟胆汁排出来。此时腹壁瘘口会有明显的糜烂、肿胀的症状,患者直接感觉到疼痛明显,甚至是难以忍受。
  至于肠瘘带来的外在表现,则可以是有吃不下、精神不振等等的问题,患者在这时候因为肠液丢失的关系,身体也会出现酸碱平衡、电解质流失、失去含氮物等等的症状,一段时间里瘦的厉害,还时不时的出现呼吸急促、高热、寒战等等的外在症状。
  当自己身体感觉到不对劲,发现了一些不适症状就应该要及时就医,这样就算自己不懂得判断肠瘘也没有关系,可以由专业的医生跟先进的医疗设备来判断是否有肠瘘,这样也能够避免延误治疗了肠瘘的最佳时机。

相关推荐

乙状结肠瘤手术后肠瘘怎么办
乙状结肠瘤手术后很可能出现肠瘘这种严重的并发症。怀疑肠瘘的患者应明确诊断,确诊之后根据肠瘘的原因、数量、部位、类型等情况的不同,选择营养支持治疗、使用生长抑素、控制感染以及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
肠瘘有什么症状
肠瘘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病情轻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肠瘘的类型、原因、患者的身体状况,以及肠瘘发生的不同阶段等等。肠外瘘早期一般表现为局限性或者是弥漫性的腹膜炎的症状,患者可以出现发热、腹胀、腹痛,局部的腹壁压痛,反跳痛等。肠间内瘘可以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者是生理紊乱,比较常见的一些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瘘口形成与肠内容物漏出。肠外瘘的特征性表现在腹壁可以出现一个或者是多个的瘘口,经常可以见到肠液、胆汁、气体、粪便或者是食物的流出。第二,感染。感染是肠瘘发生和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也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腹腔感染,特别是腹腔脓肿可以引起肠瘘。肠瘘发生初期肠液漏出,肠液漏出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腹腔感染,腹腔脓肿,如果病情进一步的发展,可以出现弥漫性的腹膜炎,脓毒血症等临床表现。第三,营养不良。因为肠内溶物特别是消化液的漏出会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加上感染、进食减少以及可能有一些基础疾病的影响,肠瘘病人大多数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表现为低蛋白血症,全身的组织水肿,消瘦一些临床表现。第四,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出现低钾、低钠、代谢性酸中毒等。第五,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比如肠瘘后期,病情得不到控制,可以出现多器官的功能障碍、胃肠道出血、肝脏的损伤、肾功能减退这些临床症状。
语音时长 02:24

2018-11-29

64572次收听

肠瘘严重吗
肠瘘本身可以经历四个阶段。第一,炎症期。主要发生在创伤或者手术后的一周以内,由于肠内容物经过肠壁缺损的漏出,对瘘口周围产生刺激,引起局部腹膜炎症的反应。第二,局限性脓肿期,多发生于肠瘘发病后的7到10天,主要是急性肠瘘引起的腹膜炎症反应,腹腔内纤维素的渗出,大网膜包裹,肠瘘周围器官的黏连等等,而形成局限性的脓肿。第三,瘘管形成期,在脓肿没有人为的引流情况下,可以发生破溃。然后破溃之后脓腔可以通向体表或者周围器官,从肠壁的瘘口到腹壁或者是其他器官瘘口处形成异常的通道,然后经过此通道流出。第四,瘘管闭合期。随着全身情况的改善和有效的治疗,瘘管内容物引流通畅,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逐渐的消退,以及纤维组织增生,瘘管可能最终被肉芽组织填充而愈合。肠瘘出现以后,除了原有的疾病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外,肠瘘本身也会引起一系列的特有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包括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营养不良,消化酶的腐蚀作用,感染以及器官功能障碍等等。根据瘘口的位置、大小、流量以及原有疾病的不同,对机体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瘘口小,位置低,流量少的肠瘘引起的全身病理改变比较小,对于高位、高流量的瘘,则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比较明显,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语音时长 02:18

2018-11-29

58066次收听

肠瘘怎么治
肠瘘的治疗一般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控制感染。第二,瘘口的处理。第三,营养支持。第四,手术治疗。第五,防治并发症。控制感染,在瘘的早期如果引流不畅,进行剖腹探查的时候,应该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并要做多处引流,或者扩大瘘口以利于引流。术后要长期的持续用负压引流;对于瘘口的处理通常早期也是应用双套管做持续的负压引流,尽量将漏出的肠液也流到体外,大约经过1到4周的引流后可以形成完整的瘘管,肠液就不再溢出到瘘管以外的腹腔内,通常形成管状瘘之后,一般在3到6周就可以自愈;营养支持,要贯穿在整个肠瘘的治疗过程中,早期的应用全胃肠道外的营养,慢慢的过渡到通过鼻胃管、空肠造瘘管,然后进行肠内的营养,最后慢慢的恢复过渡到口服营养饮食;手术治疗要根据手术的指征、手术时机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不同的肠瘘要进行不同的选择,要进行术前的正确评估;最后就是防治并发症,肠瘘通常伴有严重的腹腔感染时,通常是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或者是多器官功能障碍,可以诱发感染性休克,胃肠道的大出血,黄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所以要加强监护,要及时的对症处理。
语音时长 02:08

2018-11-29

57071次收听

肠瘘手术后注意事项
肠瘘患者手术后通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维持体液的平衡,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症状。第二,要控制感染,要加强负压引流和盥洗的护理,对于负压的大小,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袋的定期更换,灌洗液的量以及速度,盥洗后引流出来的引流液的量以及性质,要进行严密的观察和及时的处理。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不定期的根据细菌药敏培养,选择合理的抗生素。第三,营养支持。一般是行全胃肠外营养,应注意输液的速度和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避免导管性感染。第四,瘘管周围皮肤的护理,要保持充分有效的腹腔引流,减少肠液的露出,是预防皮肤损伤的关键。要保持引流通畅,定期观察负压吸引是否通畅,及时处理引流管堵塞。对于瘘口的护理要及时发现并吸净漏出的肠液,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局部清洁后涂抹复方氧化锌软膏等进行保护。第五,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要定期复查改善功能,对肝肾功能有障碍的,及时进行药物的处理和纠正。要严密的观察胃肠道或者是瘘口有没有出血,及早的应用止血药物,或者甚至有时候需要进行再次手术的准备,再就是要鼓励患者早期的床上活动或者是下床的活动,预防粘连性的肠梗阻。
语音时长 02:16

2018-11-29

58327次收听

怎么预防肠瘘
肠瘘75%到85%是因为手术而引发的,所以预防术中某些并发症是预防肠瘘的关键。第一,病理性肠瘘通常于出院后的三个月到半年复诊,检查原发病,比如肠结核、克罗恩病等。因创伤所致的肠瘘,再有腹部症状时应来院诊治。第二,预防各种急慢性的腹腔内炎症的发生。第三,要掌握好手术的时机,及时准确的手术治疗胃穿孔,阑尾炎,肠梗阻等胃肠道的一些疾病。第四,术中肠壁缝合要正确,避免损伤肠管及其影响肠管的血运。第五,避免腹腔内脓肿的发生。比如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有效的抗生素,要充分吸引或彻底冲洗膈下区、腹腔、盆腔内贮存的漏出液或脓液,要放置引流管,引流要恰当。第六,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要及时正确的处理和治疗腹腔炎症,腹腔手术时止血要彻底,防止血肿形成,尽量缩短肠等内容物暴露在腹腔外的时间,洗净手套上的滑石粉,避免异物带入腹腔,组织结扎要少以及正确的使用腹腔引流管。通过以上这些措施和手段,要把肠瘘发生率降到最低,因为一旦发生肠瘘,在治疗上也是比较头痛的问题。治疗周期比较长,患者也是比较痛苦的。
语音时长 02:20

2018-11-29

57956次收听

肠瘘该怎么进行治疗
肠瘘是一个“长程”的疾病,需要打“持久战”。大多数肠瘘的治疗少则3个月,多则半年甚至更长时间。也有少部分肠瘘患者,如十二指肠瘘、空肠瘘、胃瘘等,两周至四周左右也有治愈的。
肠瘘患者治疗过程中导致发热的原因
肠瘘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随时会出现以下5类严重并发症,需要我们去积极面对并解决。这些并发症包括:严重感染,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水、电解质、酸碱紊乱、严重营养不良及多器官、组织功能障碍。
双套管治疗肠瘘的利与弊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由外院转来的肠瘘患者,肠瘘处盖着厚厚的敷料,肠瘘局部红肿、溃烂,惨不忍睹。我们处理的第一步常常是去掉所有敷料,拔除原乳胶腹腔引流管,更换为双套管,患者肠瘘局部皮肤、创面的症状很快就得到明显改善。
什么是双套管
双套管引流技术的出现,协同当时营养支持技术的发展,使得肠瘘治疗的理念发生了根本改变。肠瘘、腹腔感染疾病的病死率也由之前的50-60%降至目前不足20%,肠瘘术后再瘘率也显著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