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夏天爱出汗的人是什么体质

发布时间:2019-11-0464781次浏览

夏天爱出汗是很多俊男美女很烦恼的事,因为这会给他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其实夏天爱出汗和自己的体质有关,有些人的体质属于阴虚型,有些人属于气虚型,还有一些属于湿热型,这些都是易导致人体出汗的体质,平时一定要注意调理。

有些人会经常出汗,这种感觉并不舒服,要是经常汗流浃背的话,不光会影响到自己的心情,还很有可能会导致皮肤表面出现丘疹,同时引起局部的瘙痒以及过敏,因此一定要注意皮肤的清洁,要是经常流汗的话,那么可以通过经常换衣服的方式预防流汗后皮肤发炎的情况,另外,夏季要是经常流汗的话,是有可能会出现身体虚弱的情况的。那么,夏天爱出汗的人是什么体质?
  第一种是气虚型。一般来说这种出汗属于一种自发的出汗,就是说稍微动一动都会出汗,尤其是在经历了更为重的劳动之后会更加的明显,有一些还会伴有怕风怕冷,容易感冒,抵抗力下降、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症状。
  第二种的话是阴虚型。有一些朋友会表现为肾阴虚,一般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等,男子还会同时出现遗精,女子会出现经血少或者是闭经等。一般的话调养以滋阴降火止汗为主。
  第三种的话就属于湿热型了。出汗的话一般以头部、手足部位为主;这种情况的话经常还会伴有皮肤油腻、牙齿黑,舌苔黄腻,满嘴口气等情况,另外身上的味道也会很大。要是出现长期带下色黄,下体异味大,白带多黄等情况。加之你不光是抽烟喝酒还熬夜的话,那你就一定是个湿热体质了。这种情况的话调养以清热祛湿为主。
  要是经常出现夏天多汗的情况的话,一定要注意调理,一般来说,新鲜的蔬菜水果会富含水分、维生素C、钾等等,特别是绿叶菜,还会富含钙、镁以及维生素B2,一些随汗液流失的营养素,基本都是可以从蔬菜水果中找到的。

相关推荐

01:11
性功能不好人群可以针灸吗
性功能不好人群通常可以针灸,但如果性功能不好人群存在妊娠、体质过于虚弱等情况,一般不可以针灸。建议积极就医,在医生指导下确认是否可以针灸或进行其他治疗。1.可以:针灸通常可以对穴位产生刺激,能够调理气血循环、疏通经络,促进身体机能运行,对增强性功能有一定好处。因此,若存在性功能不好的情况,通常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灸的方式缓解。2.不可以:孕妇盲目针灸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此外,若存在体质过于虚弱、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通常也不适合针灸,否则容易对身体造成较大刺激。性功能不好与外伤、心血管疾病等因素均有关系,若存在此种情况,建议积极到医院接受检查,明确原因后应遵医嘱确认具体的治疗方式。如果需要针灸,应严格按照医生指示进行操作。
阴阳两虚吃什么药?
对于肾阴阳两虚者,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子仲益肾丸、左归丸、等,不过对于不同程度的阴阳两虚,调理所用中药也不同,具体如下。1.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2.子仲益肾丸:具有调和阴阳、补益肝肾的功效,可阴阳双补,适用于阴阳两虚者。3.左归丸:左归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偏于“阳中求阴”,适用于阴虚多、阳虚少者,可缓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滑精、口燥咽干等症状。4.: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偏于“阴中求阳”,适用于阴虚少、阳虚多者,可缓解畏寒肢冷、阳痿遗精、下肢浮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前最好请医生进行辨证,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18

2022-08-18

20473次收听

男人体虚吃哪些好
男人体虚需要分不同情况进行辨证的治疗。气虚患者可以吃人参,阴虚患者可以吃熟地、生地,阳虚患者可以吃附子、肉桂,血虚患者可以吃当归。体虚分阴虚、气虚、阳虚、血虚,所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不同的辨证的治疗。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不能一概而论。除了吃药,患者还应该进行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也能强身健体,比如练练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都可以强身健体,不能单纯的依赖药物。
语音时长 01:11

2021-12-30

50909次收听

02:47
身体有气无力怎么回事
气短伴有四肢无力,叫做有气无力。皮肤、肌肉、肌腱,甚至包括骨膜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当身体代谢的物质,积蓄过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疲乏、无力。尤其是像运动以后,乳酸堆积过多,就会出现身体的乏力。另外,如果身体气血不足,四肢的肌肉骨骼失去气血的滋养,也会出现长期有气无力的表现。气血不足原因有很多,比如脾胃的功能下降。另外,如果体内有湿热的情况,如夏天湿热侵入人体,或长期饮酒,长期的劳累,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是湿邪在体内日久蕴热,产生湿热。湿热在体内的时候也会出现肢体乏力。倦怠,恢复体力的比较困难,时间比较久的这种情况。
手术后总出汗原因
手术和麻醉会造成一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手术以后因为比较虚弱,可能会引起出汗。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不用太在意,不同的手术恢复的时间不尽相同。大手术恢复的会慢一些,中小手术恢复的速度也会更快一些,这种情况下,对机体的恢复也会快一些,出汗的这个问题总体能够逐步得到解决。有些病人手术以后会造成交感神经的兴奋,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出汗。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的去缓解。如果这种情况非常严重,极少数的病人有可能需要手术
语音时长 02:13

2021-09-29

93976次收听

体虚多汗是什么原因
人体如果在炎热的环境或者是过度兴奋,激动劳累下出现出汗,都是正常环境或者是过度紧张的情况下出现出汗。但是没有什么原因,没有什么活动量,坐在那就开始自己冒汗,就有可能出示病理的问题了。这种出汗称之为气虚自汗,气虚自汗是久病虚损,或者是大病重病之后,也有身体失于调养,比如喜欢熬夜、生活不规律等导致的。临床可以采用玉屏风散这样的药物进行治疗。还有一种出汗就是睡醒之后出一身汗,这种出汗是由于阴虚所导致的盗汗。阴虚盗汗是由于阴血不足,临床上常用滋养阴血的药物,最常用的药物就是六味地黄丸具有滋养肾阴的作用,如果患者盗汗的同时还有燥热小便黄大便干,可以考虑采用知柏地黄丸有一定的清热功效。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17

60548次收听

03:07
体虚多汗怎么办
体虚多汗可通过当归六黄汤或知柏地黄丸,玉屏风散等中成药进行治疗。体虚多汗临床比较常见。体虚多汗从中医上讲,第一个生理上因为体质或者情绪紧张或者有遗传倾向,但没有全身乏力、口干、便秘、上火表现,是生理上的体虚多汗。第二个病理上的体虚多汗,此时需要做相应的处理。1、需要当归六黄汤或者说知柏地黄丸进行滋阴、降火、止汗。2、多见于自汗。玉屏风散是很经典治疗体虚多汗的方法,可以在临床比较长的时间使用,对于体虚自汗非常好。
03:05
体虚的症状有哪些
体虚表现在肺阴虚症状有干咳、咽痛、咽干、心烦;胃阴虚有胃脘部疼痛、反酸、烧心、打嗝、消谷善饥;肾阴虚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苔少;肺气虚有气短、喘息、干咳、胸闷;脾气虚有消化不良、腹痛腹泻、面白无华、乏力、怕冷;肾气虚有腰酸、腿疼、五心烦热、精力不济、听力下降、耳聋等。在中医上,体虚的症状要参考脏腑以及气血阴阳两个方面,表现不一样。
体虚体寒如何调理
体虚、体寒主要是中医说的阳虚,引起的原因比较多。阳虚在临床上经常是脾、肾阳虚比较多。脾阳虚,大部分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发展导致腹胀、腹痛、容易大便稀泻,手足不温,然后引起的。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比较多的肾阳虚见于一些比方老年人、中老年人群或者说慢病,虚损,肾阳亏,亏虚的患者这个是比较多。常常引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还有关节冷痛,肾阳虚表现。可以(服用),可以加减。所以我们体虚、体寒的患者,另外生活起居,多泡脚、吃一些乌鸡汤这些这种祛寒温阳的这些食物,还是经常可以采用的。另外有一些体虚、体寒的患者经常还是要避免一些伤寒阴冷,吃一些生冷的东西,即时的保温、保暖来避免加重体虚体寒。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18

57543次收听

02:02
舌头经常发白是什么原因
舌头发白有可能是受寒、湿热、津液伤、湿气比较浑浊、口气或胃气重造成的。舌诊是中医望闻问切的一种,也是看病的一个很好的重要的方法。舌头发白,在中医上讲不见得是疾病的情况。舌质反映的脏腑的虚衰,反映脏腑是气血正、气血旺或气血败。通过舌质能反应舌苔,往往反映这种津液伤或有没有受寒、湿热。舌头发白往往是有可能体虚、受寒,有可能是湿气比较重浊的表现。所以舌头白,也往往要结合脉进行仔细的鉴别;另外,舌头的颜色也是区分舌白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舌头特别白的时候还要注意口气或胃气重的表现。舌白必要的时候要到口腔科的就诊。
产后体虚多汗怎么食补
产后出现盗汗,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要想达到改善的作用,中医认为食补的方式是比较正常的,而且也不容易会出现副作用,可以选择黄芪桂圆羊肉汤,也可以选择羊肚粥或者是泥鳅汤等等,只需要按照疗程来品尝,都会有一定的效果。
小孩出虚汗是什么原因
小孩出虚汗,很有可能是缺钙或者是缺维生素d导致的,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补充营养。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也非常容易出虚汗,过敏体质和身体体虚的孩子,也会有虚汗症状。体虚引起的虚汗多为盗汗。
提高免疫力的中药有哪些
想吃中药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首先建议服用的就是枸杞,枸杞可以提高抗病能力,帮助身体增强免疫力。黄芪也是一种很好的滋补中药,杀菌作用是比较好的。另外五味子也是很适合的一种中药,可促进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三七的副作用
三七是一个需要大家好好利用的药材,否则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怀孕期间的女性朋友不要使用它,风热感冒期间的朋友不要吃。其次可能会加重体虚患者的情况,所以大家应该要知道它的一些具体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将其利用起来。
补中益气丸的副作用有哪些
补中益气丸的副作用一般有过敏、恶心呕吐、耳鸣、胃肠不适、血压升高等。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