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通过血液能检查出来吗

癌症可以通过血液检查进行初步筛查,但确诊仍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血液检查中的肿瘤标志物、循环肿瘤细胞以及液体活检技术是目前常用的方法,但最终诊断需依赖于影像学检查、组织活检等综合手段。
1、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志物是某些癌症患者血液中可能升高的特定蛋白质或其他物质。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包括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这些标志物可用于癌症的初步筛查或监测治疗效果,但单独使用其准确性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2、循环肿瘤细胞检测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原发肿瘤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的癌细胞。通过检测血液中的CTCs,可以评估癌症的分期、转移风险以及治疗效果。这种技术对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的监测有一定帮助,但仍处于发展阶段,临床应用需进一步验证。
3、液体活检技术
液体活检是一种通过分析血液中肿瘤DNA、RNA或蛋白质来检测癌症的技术。这种方法无创且实时性强,特别适用于追踪肿瘤的基因突变和治疗反应。例如,针对非小细胞肺癌的EGFR突变检测,液体活检已成为重要手段。不过,液体活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仍需提高,临床应用中需谨慎。
血液检查在癌症筛查和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并非万能。它的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炎症、良性肿瘤等。对于疑似癌症的患者,医生通常建议结合影像学检查如CT、MRI、内镜检查或组织活检进行综合诊断。血液检查更多用于辅助判断、治疗效果监测和复发风险评估。如果血液检查发现异常,应进一步就诊,由专业医生结合病史、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诊断,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