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属于很常见的内分泌科疾病,主要是由肾上腺结核或者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引起的。患者会表现出慢性肾上腺皮质减退症等症状。患者可以通过血糖或者激素测定、心电图等方法检查确诊,之后使用药物来治疗。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会患上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此病引起的病因比较多,身体会出现不少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耽误病情,造成恶化。建议患者到内分泌科诊断,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关于诊断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方法,到底是什么呢?
1、血浆ACTH基础值: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清晨血浆此数值会高,甚至会高达4000pg/ml以上。但是有些患者清晨血浆促肾上腺素基础值会低于正常值。检测的时候促肾上腺素的血标本必须在服用糖皮质激素和短效糖皮质激素之前,但是氢化可的松治疗至少24小时之后取样,否则促肾上腺素水平会因为药物抑制作用数值降低。
2、连续性ACTH兴奋试验:这能用来区别原发性或者继发性这两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在连续性促肾上腺激素兴奋试验中,ACTH连续缓慢刺激下,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萎缩的肾上腺可恢复皮质醇分泌功能。但是原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是由于肾上腺被部分或者完全破坏引起的。所以在检查时糖皮质激素能替代塞米松0.5到1mg/d,但是这种治疗也不会影响结果。
3、跟其他疾病的鉴别:比如患者出现慢性消瘦或者低血压、低血糖等症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比如甲亢或者糖尿病等疾病都容易出现这些症状等等。
以上3点就是讲述了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方法,患者了解了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诊断。诊断之后要积极的进行治疗,这样才能避免引起生命危险。治疗上药量是因人而异的,有时候需要适当的调整,才能很好的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