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良性肿瘤

发布时间:2021-07-0967505次收听

语音内容:

一般来说,良性肿瘤不具有浸润性生长的功能,只是局限性的肿块包绕,有很多的类型,来源的组织不同,组织类型也不一样。临床上比较多见的如间质瘤,间质瘤在比较小,比方说小于两公分的时候,一般都是良性肿瘤,往往在整个消化管道都可能会出现。可能会出现在食管,也可能在胃,也可能在小肠,也可能在大肠。根据良性肿瘤生长的部位和大小,以及生长的快慢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和统一的原因的肯定。根据文献的报道,目前良性肿瘤的形成有一些危险因素,比方遗传的因素,在有血缘关系的亲属里面,有良性肿瘤的发病史,有可能良性肿瘤也会发生,比方说间质瘤,父母有,子女有可能会出现。第二个,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会受到影响。第三个方面,有一些表皮的肿瘤跟慢性的感染有一定的关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33
放疗副作用大吗
放疗的副作用在肿瘤治疗方法中最小,但也会不一样。有的头颈、口咽部位,由于黏膜距离肿瘤近,需照射范围大,口腔可能会出现红斑、吞咽痛。很多小的早期肿瘤,治疗反应最轻,因为一、无创。二、对身体不会产生太多影响,且射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三、不发热。所以放疗副作用相对轻,但头颈肿瘤或胃肠粘膜治疗范围较广时,会产生黏膜损伤,带来吞咽不适、疼痛或口干,甚至腹泻。但这些在治疗中多半能耐受,治疗后会慢慢消失,完全可康复。所以放疗副作用不大,大多数是小,且不影响治疗及正常生活,很快能完全恢复正常。
肿瘤的放疗剂量是否一样
放疗是武器不是药,所以剂量每一个病人都需要创造,它是处方。根据体重来计算,或者根据面积。放疗要根据每一个个体,每一个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体积的大小和肿瘤所在的位置,还有周围器官对射线的影响来决定。放疗是武器不是药,所以每一个个体的病灶都需要医生去创造,所以剂量是个体,而且大夫对剂量模式的掌控,对给予剂量的大小是决定疗效的关键。所以放疗它不是这么简单,所以我们很多病人有时候问装了个什么机器,是不是就可以治病。机器是前提条件,但掌握机器的人是关键要素。所以放疗剂量是关键,给剂量大小和剂量模式,决定疗效好坏、成败的重中之重。所以到每一个地方,每个大夫给的剂量肯定不一样。如果都一样,疗效就可能得不到全面的体现,所以放疗剂量是个体化,是量身定制,要个别对待,特别体现出大夫对装备的理解、对责任的担当,对病人疗效提升的勇气和挑战。所以放疗剂量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医生的水平,要看他给剂量的胆量,和最后病人长期生存的结果。
语音时长 01:41

2020-05-08

58945次收听

未切净的肿瘤能不能放疗
当然未切净的肿瘤,应该要放疗。在常规放疗时代,放疗还在落后阶段,在二三十年前,放疗的主要作用是围绕手术来推进,放疗那个时代叫常规放疗,也叫辅助放疗。第一为手术切除难度大的肿瘤,做术前放疗让肿瘤缩小,然后外科再开刀。第二个就是手术以后,切不干净,再去擦屁股,再加补助,叫辅助性治疗,把没切干净的肿瘤,把它再放疗叫术后放疗,或者是术后放疗以后,虽然切了,周围容易复发,范围不够广,当然术后没有切干净的肿瘤,在几十年来就一直在做放疗,但是遗憾结果并不满意。既然手术切不干净,现在放疗进步这么快,为什么要去做手术。既然切不干净,首先病人要全面分析,要整体评估,是肿瘤大还是位置特殊,还是血管侵犯,如果已经预测切不干净,一开始就选择放疗,因为切不干净以后癌细胞就会跑,局部残留的病灶不清除,术后残留病灶,再放疗得不了疗效,还重蹈覆辙,增加了负担。所以一开始要评价,是不是该手术,如果手术不了,选择放疗是不是更好。
语音时长 01:37

2020-05-08

54518次收听

02:47
放射治疗有禁忌症吗
放射治疗也有最佳适应症,比如胃肠肿瘤,胃癌、大肠癌的结肠,这种部位它是肠道器官,这种肿瘤没有必要放疗,而且放疗的价值很低,治疗的效果很差。所以放疗主要是实质器官,或者实质器官临近的部位都可以选择放疗。所以禁忌症一个是器官的问题,是腔道器官,这个放疗没有优势。第二四期也叫晚期,像肺癌大量的胸水、胰腺癌整个满肚子都是腹水,还有全身广泛的转移,体质弱的不得了,就是放疗已经达不到治疗疗效,对病人增加负担,增加经济费用,这样的病人也没有意义。所以任何手段在选择病人上,都不是包罗万象,都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一个是部位胃肠,不适合放疗。第二病期太晚,广泛转移体制太弱,也不主张放疗,没有意义。
02:37
放疗可以治疗哪些肿瘤呢
由于化疗的原理和方法的特点,决定它的适应症,叫射线无孔不入。第二只要看得见,包括表面看得见,内部影像能发现,就能治疗,适应症非常广。放射线的治疗,由于高能量把肿瘤摧毁,有的器官就不是它的优选,比如胃肠。除胃肠以外,全身的大多数肿瘤,都是放疗的适应症,颅内比如良性脑膜瘤、垂体瘤、恶性脑转移瘤、胶质瘤等;皮肤,皮肤癌;头颈部,鼻咽癌和口腔癌;来到胸部,肺癌、食管癌;到腹腔,肝癌、胰腺、肾脏、输卵管;到盆腔,宫颈癌、前列腺癌这一系列癌症,所以我们把排除法最不适应的放疗病种除外,器官除外,大多数肿瘤全身,放疗在癌症治疗当中70%都需要接受放疗。但是很遗憾,中国目前的数据20%左右是达到的,还有大量的癌症病人应该接受放疗,没得到。所以放射治疗是一个手段,它的适应范围广,它的优势明显、疗效凸显。
肿瘤靶向治疗药物
肿瘤的靶向治疗药物根据分子机制和作用机理不同可分为两大类:第一,针对肿瘤的癌基因的启动子靶点基因突变研制的分子靶向药物;第二,针对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两类的作用机制不同。针对肿瘤癌基因的启动子方面的分子靶向药物,现在世界和我国研制最多的药物是针对肺癌的靶向药。因为肺癌,尤其是这种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腺癌,靶向药研制已非常完善。靶向药物的种类很多,包括对EGFR的基因突变点、TKI一线药物、二线和三线,还有TKI后线。在临床研发阶段这种药物种类非常多,治疗效果也非常好。靶向药物直接的特点是一般在用半年到一年左右会发生耐药,耐药时可换其它的靶向药。针对不同位点的药物可轮流使用,这也是靶向药物的优势。
语音时长 01:30

2020-03-18

58538次收听

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疼痛怎么办
肿瘤射频消融术后疼痛通常采取镇痛治疗。术后当天冷敷,术后一天如果不适感持续热敷,也可以采用针灸推拿来解决。射频消融术后出现了胸口疼痛,加用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就可以改善。或者需要等待细胞内的血液逐渐吸收、机化,胸口疼痛才能慢慢的缓解。术后不要剧烈活动,穿刺部位注意避免抓挠。
甲胎蛋白什么意思
甲胎蛋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也是经常检测的标志物。甲胎蛋白在胎儿期间高浓度存在,一般四到六个月的时候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出生到一岁以后,就达到一个正常的成人水平。甲胎蛋白的检测,在妇科主要监测胎儿有无畸形、有无脊柱裂,但更多的可能用于作为一个肿瘤的筛查,即在胎儿期表达甲胎蛋白,然后到成人以后本不应该表达,但是突然在肝脏又重新表达,这可能就是有肿瘤的发生。同时,在体检过程中,有些患者可能肿瘤标志物稍微有一些高,这可能是肝硬化,或者是肝炎造成;一般肝硬化有甲胎蛋白增高,但是要比肝癌低;如果严重增高,有可能是肝癌的表现。同时要注意,甲胎蛋白一般在原发性肝癌会增高,而转移的肝癌不会增高,即肺癌、乳腺癌等转移造成的肝癌,甲胎蛋白并不增高,可以作为一种鉴别。甲胎蛋白增高以后,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咨询,及时就诊。
语音时长 02:00

2019-04-18

61381次收听

02:26
CA125是什么
CA125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期体腔上皮,在正常卵巢组织中不存在,最常见于上皮性卵巢肿瘤患者的血清中,诊断敏感性较高,但特异性较差;所以CA125是一个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主要针对的是卵巢。CA125最重要的是连续检测,如果不同时期内连续检测结果不断升高,提示有癌症的发生;但是不建议用一次的检测结果作为肿瘤发生的诊断,因为在应用过程中,也有很多影响因素,比如月经周期、子宫肌瘤;此外,肝癌、肺癌等其他癌症也可能会有CA125升高。所以,CA125需要和其他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
免疫球蛋白e高怎么回事
身体出现了疾病,身体当中的各种构成的物质就会开始出现紊乱,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来让身体当中的物质构成保持平衡。而身体当中的免疫球蛋白e过高很有可能是因为出现了肝脏的疾病或者是一些结缔疾病,更是有可能出现了传染性的疾病。需要及时寻求治疗,才能够更好地痊愈。另外出现这一类的疾病,更是需要好好地进行治疗。
孩子脑袋大要注意什么
孩子的脑部肿瘤,非常特别,由于孩子们尤其是低年龄的婴儿,表达能力较弱,假象时有发生。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脑袋越大越就聪明,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正常的头围他在出生时平均为32到34厘米,一岁时头围约46厘米,两岁的时候头围约48厘米,两岁到15岁,头围仅仅增加6到7厘米。由于小孩颅骨多为纤维性愈合,脑瘤导致颅内压增高颅缝可以裂开,而使头围增大,家长无意识中患儿头部,可以听到破壶音,所以当发现孩子的头围明显大于周围同龄人时,家长们要引起重视。呕吐是儿童脑瘤最常见的表现,约占80%。有一部分患儿在呕吐时常常伴有腹痛,往往导致家长误认为孩子的胃肠道出了问题。其实脑瘤所致的呕吐多发生在清晨,大部分表现为喷射性呕吐。有将近80%的患儿可伴有头痛或头晕。另外有10%的患儿呕吐先于头痛。由于部分孩子不能准确表达头痛,造成患者的家长误解和忽视。除了呕吐外,患儿还会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在没有任何诱因下出现抽搐,经常沉默,不想说话,反应不灵敏等等,这些都需要高度警惕。所以当孩子出现烦躁不安,双手不断地叩击头部,抓头发或哭闹时,甚至出现不明原因的呕吐。家长一定要警惕脑瘤,及时到医院接受头颅影像学的检查。
语音时长 02:18

2018-12-13

64312次收听

01:36
手术后多久化疗最好
手术后的化疗时间,主要是由患者的身体恢复情况,来决定。如果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情况比较好,刀口没有大的问题,可以选择在术后7天到14天的时间,来进行化疗;如果患者有植皮一类的手术,过早进行化疗,会容易引起植皮的皮肤坏死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等患者完全康复以后,恢复一段时间,再进行化疗。一般来说,恶性肿瘤患者在做完手术之后,需要根据分期等情况,来进行手术之后的化疗,包括病理学分析以及病理类型等,都是决定的因素。在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恶性肿瘤的患者,在手术之后,要求在一个月之内,就开始进行化疗。对于非乳腺癌的患者来说,应该在2周至3周左右,开始进行化疗,具体化疗的时间,还应该根据患者手术之后的恢复情况而定。
肿瘤的康复
肿瘤的康复治疗是通过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应用多种方法,促进患者手术或放、化疗后机体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使患者回归社会。它涉及到医学、社会学、心理学、营养学和运动医学等众多学科,包括功能康复、心理疏导、饮食忌宜、自然疗法、音乐疗法、中药治疗等多个领域。
化疗后心跳快有危险吗
化疗的毒副作用很大,而且对机体免疫功能有损伤,在整个化疗的进程中,心脏受损是比较常见的,也是比较严重的,出现这种情况以后,患者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要第一时间就医治疗,以免给自己的健康造成二次伤害。
手臂恶性肿瘤很可怕吗
我们大家都知道,肿瘤分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顾名思义,良心肿瘤一般来说对于身体健康没有什么比较严重的危险,通过手术治疗就可以解决了。而恶性肿瘤,这个比较麻烦了,一旦处理不慎,还可能会带来全身性的疾病扩散。比如说手臂恶性肿瘤这种病,所以说,学习一些关于恶性肿瘤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