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红蛋白高危害
发布时间:2021-12-3077551次收听
语音内容:
血红蛋白高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能与氧结合,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高对人体可能会有一些危害。
首先血红蛋白异常增高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也会增加,血流缓慢以后容易产生高粘滞血症,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其次,血红蛋白升高如果是血液系统的病变造成的,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出现脸色较红、出现脾脏肿大等症状,长期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能诱发胃溃疡、胆囊结石等消化系统的病变,病史超过10年的部分病人,还可能会转变成急性白血病或者是骨髓纤维化,这些疾病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目前治疗方面相对也比较棘手。
当然血红蛋白升高也可以见于正常的人群,如长期高原居住的人会出现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的情况,但是此时并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此时不需要给予治疗,对人体也没有危害性。
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有性别差别,男性应该是130-175g/L,女性应该是115-150g/L,新生儿比较高一些,参考范围是170-200g/L。血红蛋白升高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甚至骨髓穿刺检查等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血红蛋白过高造成的各种并发症。
首先血红蛋白异常增高的情况下,血液黏稠度也会增加,血流缓慢以后容易产生高粘滞血症,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如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其次,血红蛋白升高如果是血液系统的病变造成的,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患者出现脸色较红、出现脾脏肿大等症状,长期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能诱发胃溃疡、胆囊结石等消化系统的病变,病史超过10年的部分病人,还可能会转变成急性白血病或者是骨髓纤维化,这些疾病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目前治疗方面相对也比较棘手。
当然血红蛋白升高也可以见于正常的人群,如长期高原居住的人会出现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的情况,但是此时并没有任何的临床症状,此时不需要给予治疗,对人体也没有危害性。
血红蛋白的参考值范围有性别差别,男性应该是130-175g/L,女性应该是115-150g/L,新生儿比较高一些,参考范围是170-200g/L。血红蛋白升高的情况下,需要根据临床症状、血常规检查甚至骨髓穿刺检查等分析判断可能的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血红蛋白过高造成的各种并发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液分析五分类查哪些
血液分析五分类就是临床上常说的血常规的检查,里面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白细胞计数还有血小板计数和白细胞五类检查。通过血常规的检查,就能够了解各类型血细胞是在正常范围里面,还是出现了升高或者降低。进一步的通过白细胞分类的检查,可以看到白细胞分五类,也就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常见于一些感染性的疾病,特别是细菌性的感染。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的应用,也能引起中性粒细胞比值的升高。而淋巴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病毒的感染,或者一些淋巴细胞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嗜酸细胞比值升高常见于一些过敏性的疾病,过敏性的皮炎、鼻炎、哮喘、寄生虫也可以引起嗜酸细胞比值的升高。嗜碱细胞比值升高的情况比较少见,多见于一些慢性白血病和骨髓增殖性疾病。
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两大类,一个就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升高;另一个就是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的升高。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还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引起的血小板的升高,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这些骨髓增殖性肿瘤,常可见血小板很明显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继发,血小板很明显的升高。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包括一些慢性的炎症,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升高,但多数都是轻度的升高。血小板升高有什么危害,血小板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一些血栓栓塞性的疾病。但是往往这时候血小板计数都是大于600×109/L,特别是血小板大于1000×109/L以后,血小板的过高引起血栓的情况就更多见。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是什么
临床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是很多的,有两大类:一类是原发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再有一类是非血液性疾病所继发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原发血液系统疾病比如再生障碍性贫血,会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降低。白血病、淋巴瘤也可以因为肿瘤细胞的增殖,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继发的非血液系统疾病,比如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由于体内的自身抗体导致细胞破坏加速,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病毒的感染可以继发淋巴系统的增殖,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降低。年老体弱的病人、肝肾疾病、感染也常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抗甲状腺的药物、抗感染的药物也常可以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减少。
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是什么原因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中占比例最高的一种,中性粒白细胞是百分比是50%-70%,孕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妊娠期生理性反应。女性怀孕后全身血容量增加,全血细胞增高,其中白细胞升高是以中性粒细胞成分升高为主的。所以妊娠中后期进行血常规检查时,会发现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这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性反应,这种升高幅度比较小,和炎症时的中性粒细胞升高是不一样的,孕妇也不会引起发热、疼痛等炎症反应。在产后1周左右,复查血常规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逐渐降至正常。第二,如果妊娠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幅度比较大,此时可能是出现细菌或病毒感染,孕妇一般会伴有发热、流鼻涕、咽喉疼痛等正常,此时可以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无论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第三,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特别是妊娠中晚期,如果发生了妊娠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子痫发作造成肾损害,此时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第四,妊娠期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应激创伤之后,也可能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的情况,特别是饮食不当造成的急性腹泻、食物中毒、co中毒、失血过多造成休克状态等。
引起血小板低原因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范围是(100-300)×10^9/L,低于100×10^9/L就是血小板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第一,药物因素的影响,如流感病毒感染以后病人发热,有些人用了消炎止痛药物、退烧药物氨基比林,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此外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药物,也可能会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这属于少见的药物副作用。第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内于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抗体,血小板被大量破坏后导致数量明显减少。第三,再生障碍性贫血,此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都会明显减少,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有关系,骨髓造血异常的情况下,巨核细胞不能正常的生产血小板了,所以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而且可能出现不成熟的巨大血小板的情况。第四,白血病,也称为血癌,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此时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所以红细胞、血小板数量都会明显减少,但是白细胞增多。第五,环境刺激因素或者说有毒物质造成的,如苯、甲醛、二甲苯、环磷酰胺等长期作用下,造成骨髓内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过程受阻,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就会减少,血小板形态异常。第六,一些疾病造成血小板减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
01:49
输血完会有什么不良反应
输血完的不良反应包括: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即常说的一些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皮肤瘙痒,皮肤上出现一些红疹、风团,这和输注的血液中含有一些异体的抗原有关。二、溶血性反应,最常见的是血型错配引起的溶血性反应。表现为突然的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现在临床通过ABO血型和Rh血型两套血型系统的鉴定,出现血型错配的概率已经很低。但对一些特殊的病人,可能会出现一些亚型错配的问题,导致溶血反应。此外,还有一些少见的输血不良反应,如输血相关的特发性肺水肿,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
03:03
白细胞高血小板低是什么原因
此问题分为几种可能性,从简单疾病而言,白细胞升高包括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淋巴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升高主要和细菌感染相关,淋巴细胞升高和病毒感染相关,若病人合并感染相关表现,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或是病毒感染合并血小板破坏引起的变化。此外是白细胞异常细胞增多,伴有血小板减少或贫血,可能是急性白血病,要做白细胞手工分类、骨髓穿刺判断。再者是血小板疾病,病人血小板减少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会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此时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和白细胞升高。
03:05
超敏C反应蛋白偏高白细胞正常是怎么回事
超敏C反蛋白是一种炎性指标,主要反映炎症反应的。炎症反应最常见的就是细菌感染,有时一些病毒感染或原虫感染、真菌感染,也可以引起C反蛋白升高。此外,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也可引起C反蛋白升高。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但是白细胞正常,指的是非感染性的炎症反应。这种炎症反应可以是免疫反应,即自身免疫病引起的炎症反应,反应出来就是C反应蛋白升高。还有浆细胞疾病,也会反映出炎症反应增多。还有一些其他的肿瘤性疾病,也可以造成炎症反应,因为炎症反应是一种非感染性的,所以白细胞数量是不增高的。
02:54
纤维蛋白原含量偏高是什么原因
纤维蛋白原是凝血因子的Ⅰ因子,是在肝脏合成的一种糖蛋白。当肝脏功能出现问题的时候,纤维蛋白原的合成量是减少的。一般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增多,主要容易发生血栓,如感染性疾病、出血性疾病、肿瘤性疾病等都会由于血管内皮破损,引起纤维蛋白原增加止血的能力。纤维蛋白原的含量正常值范围是2.0到4.0g/dl,一般低到2.0g/dl以下是减少,超过4.0g/dl以上是纤维蛋白原增多。如果患者有明显的纤维蛋白原增多,需要做抗凝治疗来减少血栓的风险。
02:57
血同型半胱氨酸偏高的原因
同型半胱氨酸存在于血液中容易出现易栓症的物质。同型半胱氨酸偏高可以查叶酸、维生素B12的水平,来看看是不是缺乏这些物质。同样可以给与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药物,来看看同型半胱氨酸是不是能降到正常水平。还要询问一下是不是服用了某些药物,像卡马西平、异烟肼,这些药物也可引起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如果是服用这些药物后,出现非常明显的同型半胱氨酸偏高,需要调整用药。某些其他的问题,如肿瘤性疾病、甲减还有银屑病,及生活习惯中服用大量咖啡、酒精还有吸烟都可引起同性半胱氨酸偏高。
血液循环不好怎么办
当我们人体血液循环不好的时候,可以进行提脚跟法的锻炼来缓解这种情况。要坚持每天都用热水泡脚,这样也能起到改善血液循环不好的情况。还有一种洗冷热浴的方式,也可以有效的缓解血液循环不好的症状。
球蛋白偏高的危害
球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蛋白,有比较重要的生理功能的,球蛋白偏高会引发多种疾病,给身体造成很大的危害,比如肝炎、肝癌,胆汁郁积,肝胆疾病,我们要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铁蛋白低是有肿瘤吗
铁蛋白是我们身体当中的一种可溶性蛋白,主要用来储存铁元素,如果患了肿瘤可能会导致体内铁蛋白低,但铁蛋白低却不一定是肿瘤。导致铁蛋白低的原因有很多,除了肿瘤因素之外,饮食当中缺少了铁元素,慢性出血或者失血性过多,缺铁性贫血等也都是常见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