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怎样预防

发布时间:2021-04-0970892次收听

语音内容:

预防肠息肉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避免吃一些油炸的、麻辣刺激的食物,太油腻的食物等都是要避免的,而且作息时间要规律,生物钟不能乱,合理的工作和休息等等,也就是健康的生活状态可以预防肠息肉的出现。
肠道息肉多是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或者增生引起的,而大多数都是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保持肠道健康可以减少肠道息肉的发生。如果发现肠道息肉就要及时的进行切除,而且要检查看一看有没有病变的现象,及时给出治疗措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肛门坠痛,大便不正常,警惕结肠息肉
65岁的女性患者在2个月前肛门坠痛,大便不正常,便秘腹泻交替进行,入院检查出结肠息肉和结肠黑变病,经过结肠息肉电凝电切术后,辅助静点"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奥美拉唑、维生素C、酚磺乙胺"以抗感染、抑制胃酸分泌、止血、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现已成功出院。
绒毛状管状腺瘤是不是癌症
绒毛状管状腺瘤并不属于癌症,但是一旦出现还是有一定癌变可能性的。在临床上,如果发现直肠上生长了这种绒毛状管状腺瘤,并且绒毛状管状腺瘤,的体积比较大,绒毛结构非常多,的异型也非常明显,这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表明了这种癌变几率是非常大的。这时就建议患者一定要尽早进行镜下切除,就可以在早期就解除了癌变的隐患,在术后要进行一个密切的随诊,及时找医生进行肠镜复查,来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进展。
语音时长 01:50

2021-12-30

73786次收听

02:00
结肠息肉切除后需要复查吗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是需要定期复查的。结肠息肉的病理类型很多,包括炎症型息肉,增生型息肉,错构流量息肉,腺瘤样息肉。其中前三者的癌变风险比较低,腺瘤样息肉有一定的癌变风险,95%的结肠癌来源于腺瘤样息肉。炎症型息肉和增生型息肉需要定期的复查结肠镜,但复查时间长于术后的切除时间,低级别管状腺瘤的结肠息肉患者,建议每一到两年复查结肠镜;高级别腺瘤有早期癌变风险的息肉,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
肠息肉能够治愈吗
通过内窥镜检查方法彻底清除肠息肉,则可以治愈。但是肠息肉主要与基因有关,即遗传易感性。在每次检查中,由于息肉易于生长,因此可以去除肠息肉。也许这一次病人看到的息肉已经被切除,息肉很快就会出现在肠的其他部位,新的息肉需要再次切除。如果患有肠息肉,则需要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对于已经恶变并发展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根治性手术以切除肠段,更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或放疗和化疗以巩固其疗效,但总体疗效也相当好。对于进展非常严重的患者,肿瘤已变为恶性和转移性,可能无法从根本上治愈。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09

88060次收听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结肠息肉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便血、息肉脱垂和肠刺激等症状。便血主要表现为大便无痛,通常在排便时或排便后流血,出血量较少,主要是因为粪便外有血液。如果结肠息肉逐渐变得肥大,则可能引起症状,可能有直肠出血或排便习惯改变。排便习惯的改变包括腹泻、便秘、排便增加或减少以及患者大便特征的改变。可能还伴有便血无痛的症状,长时间便血的患者会出现贫血症状,如皮肤粘膜苍白、头晕和疲劳。一旦结肠息肉癌变,就会出现其他症状,例如排便习惯的改变和体重的突然减少。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09

85576次收听

结肠息肉会癌变吗
结肠息肉有可能会癌变,但并不是绝对的。结肠出现息肉以后一般都要尽早的切除,而大部分的结肠息肉都存在癌变的可能,切除以后做病理上的检查,然后生活中注意护理,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病情反复发作。结肠息肉是在肠道黏膜上出现的增生赘肉,每年定期检查肠道,发现息肉立刻切除,尤其是过了40岁以后身体免疫力越来越低,而肠道息肉的病变可能也变得很大。平时注意调理肠道健康,健康饮食,减少辛辣、油腻的食物,都可以护理肠道。
语音时长 01:02

2021-04-09

96627次收听

降结肠息肉一定要做手术吗
降结肠息肉是否进行手术治疗往往和息肉数量、性质以及大小有关。一般建议单个且体积较大的息肉或存在恶性病变趋势息肉,采用手术切除治疗。多发性或良性病变息肉可考虑药物疗法等其他治疗方法。在做完手术后,注意减少某些药物的应用和调整饮食,同时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结肠息肉有哪些后遗症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正常情况下是没有后遗症的。治疗后要注意生活习惯,否则可能会出现一些后遗症。
结肠息肉严重吗
结肠息肉指结肠上皮增生性改变,一般不属于严重疾病,但有一定癌变风险,需引起患者的重视。
结肠息肉怎么回事
一般的结肠息肉有可能是因为,有的人经常腹泻,它黏膜容易破溃,有出血,有可能会形成包块,有可能是炎性的包块,做病理就是炎性的息肉,有可能是因为长期的便秘。肠道有毒素的吸收,会造成局部的气滞血瘀。气滞、血瘀,有可能会形成小的斑块,小的结节。有可能发现的时候,做全结肠镜检查,发现长了一个息肉。有可能什么原因都没有,有家族性的,这样有可能有家族史的人,也要做检查,他常规要做肠镜、全结肠镜检查。如果说没有发现问题,那么有高度的怀疑,建议最好两年做一次检查,如果没有这些,首先要做肠镜检查,来除外一下有没有结肠息肉。
语音时长 01:53

2020-03-11

59560次收听

02:28
结肠息肉治疗
多发的炎症性息肉,可使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比较大的增生性息肉或者腺瘤性息肉,需在内镜下治疗,还要进行病理检查。如属于多发的炎症性息肉,一般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继续治疗,不需要内镜下的切除。增生性息肉以及腺瘤性息肉比较大的,需要内镜下治疗。如果超过零点五以上的,可以在内镜下用电切的疗法来切除掉,切除的息肉还需要送检病理。根据病理类型来决定下一步的复查间隔的时间,以及判断愈后;如果比较小的息肉,零点五以下的可以内镜下用活检钳钳除掉或者用APC电凝。还有一种少见的情况,就是癌性的息肉,活检或切了之后,可能需要追加手术。
02:42
结肠息肉的原因
结肠息肉的原因不是很清楚,有可能是遗传性的,也有可能是病理性因素引起的。病理性:长期的腹泻有可能长息肉,长期的便秘,会有毒素的残留,有可能这一阵抵抗力低下,心情不愉悦,有点气滞血瘀,中医叫做百病皆于气,这个气行、血行,这个老生气,血液流通的慢,有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肿块或斑块。遗传性:如果确实有家族遗传病史,可以积极的去做肠镜去检查,如果确实发现有息肉,就及早的给它切除,如果有便秘,可以去做肠镜检查,如果有肠炎的也可以去做检查。
02:41
结肠息肉注意什么
结肠息肉要心情好,尽量不要拉稀,也不要便秘,要合理的饮食,争取做到每天排便1到2次,或者是两天排便一次,注意定期复查。如果发现有结肠息肉了,一定要每年到医院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不到一年有腹泻,便了,排便有浓血,要随时到医院去做检查。如果生气,要把气散出去,中医叫做气滞血瘀,血瘀时间长了,气行不了,血也行不了,就可能会长肿块。息肉不是癌症,是炎症,吃点肠道的消炎药即可。息肉有可能是腺瘤,腺瘤它长成癌,至少还要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你给它切除了,下次再复查也会好的。
02:40
结肠息肉怎么治疗
一般的结肠息肉都是做肠镜的时候发生的,看见的,我们取下来送了病理检查,有炎性的息肉,有腺瘤的息肉,有管状腺瘤的治疗,当时做肠镜就切下来了,但是这是在0。5公分以下的。要是超过一公分了,我们一般来说就要住院切了,住院的时候,因为如果这个小的息肉很大的话,如果切完了容易有肠穿孔,那么住院的时候就要在全麻的情况下给它切除,而且术后要防止肠蠕动,那么防止肠蠕动的方法就是要禁食禁水,至少三天以上不能够有排便。还有一个说如果要是大于一公分以上,那么有可能怀疑有肿物,那么就要做开腹手术,甚至于可能要做腹腔镜手术。
结肠切除手术会有什么后遗症
通常来说,患者经历过了结肠切除手术以后,所出现的后遗症,首先就是排便的改变,通常是水样的,又或者是稀状便,另外还会导致腹泻跟便秘交替发生;其次就是腹胀以及腹痛,会导致患者无法正常工作以及生活;最后就是吻合口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