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D-二聚体偏高是怎么回事

发布时间:2021-11-0263242次播放

视频内容:

D-二聚体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凝块,它主要反映是纤维蛋白的溶解功能,在临床上主要是应用在静脉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诊断。D-二聚体定性检测是阴性,如果进行定量检查应该小于200μg/L。
D-二聚体增高或检查的结果阳性,往往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的相关疾病,如高凝状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等。另外,当机体血管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或者伴有纤维溶解活动的疾病,D-二聚体也会明显升高,常见的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脑梗死等;一些感染、手术、肿瘤方面疾病、组织坏死的情况下也会导致D-二聚体升高;此外一些人体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风湿性心内膜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可能会引起D-二聚体升高。
D-二聚体的定量检测除了诊断疾病外,在临床上,还可以定量反映药物的溶栓效果,对于评估溶栓肿瘤效果,对于各种血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评价,筛选新形成的血栓方面疾病等,都是有一定帮助的。
D-二聚体升高的情况下,身体处于形成血栓的高风险状态,此时要尽快进行原发病的确诊,根据DVT评分评分标准来启动预防血栓形成的方案。可以选择一些药物进行抗凝治疗,比如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或者是服用利伐沙班,对血栓的形成有一定预防作用,已经形成血栓性病变的需要在黄金时间内尽快溶栓肿瘤,并定期复查D-二聚体。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小板高的原因及危害是什么
血小板升高的原因有两大类,一个就是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血小板升高;另一个就是非血液系统疾病继发的血小板的升高。血液系统疾病最常见的,还是骨髓增殖性肿瘤引起的血小板的升高,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纤维化等这些骨髓增殖性肿瘤,常可见血小板很明显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的升高。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也常继发,血小板很明显的升高。一些非血液系统疾病,包括一些慢性的炎症,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其他系统的肿瘤,也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升高,但多数都是轻度的升高。血小板升高有什么危害,血小板过高的情况下,容易引起一些血栓栓塞性的疾病。但是往往这时候血小板计数都是大于600×109/L,特别是血小板大于1000×109/L以后,血小板的过高引起血栓的情况就更多见。
语音时长 00:55

2021-12-30

73330次收听

白细胞一万多严不严重
白细胞1万多是否严重要综合病人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不同的疾病、不同病人的状态,白细胞计数1万多所代表的意义是不一样的。白细胞正常上限是10×109/L,按过去的老单位是1万每微升,所以白细胞1万多也只是轻度的升高,偏离于正常的上限。白细胞升高最常见的原因还是感染,如果白细胞升高的程度和感染的严重程度并不平行,还要看病人感染本身的严重程度怎么样。如果是重症的感染,即使白细胞升高的不是很明显,也需要对病人进行加强的治疗,进行有效的抗生素,全身支持治疗,避免发生感染休克等等不利的结局。如果白细胞升高是由于一些血液病,比如慢性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所引起来的白细胞升高1万多,一般还是早期的状态。当然还要结合血小板、结合血红蛋白、结合骨髓的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其他一些疾病,包括药物也能引起白细胞升高。所以建议发现白细胞升高以后,到医院血液科就诊,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的评估来决定后续的处理方式。
语音时长 01:08

2021-12-30

78778次收听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怎么回事
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反映红细胞大小的指标,正常范围是80-100fl,高于100fl就是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也就是红细胞形态上偏大。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可能出现不同原因的贫血,最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营养方缺乏造成的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长期的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影响了血红蛋白的合成和红细胞的功能,引起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同时伴有血红蛋白降低,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补充叶酸和维生素B12,贫血得到纠正以后,血常规检查红细胞的各项指标,如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等都会正常。第二,溶血性贫血,包括骨髓增生异常引起的贫血,其血液系统疾病造成的贫血,在病程中也可能造成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情况下,除了贫血外,还伴有白细胞、血小板降低,细胞形态检查中可看到原始的粒细胞。此时一些溶血性贫血,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升高、血红蛋白降低、网织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而且还会伴有血中胆红素尤其是间接胆红素的明显升高。需要结合其检查结果来综合分析判断病因,血液系统的疾病引起的平均红细胞体积偏高,往往升高幅度比较大,一定要尽快进行诊断和治疗。
语音时长 01:43

2021-12-30

107196次收听

02:45
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说明什么
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成,对人体有防御作用,白细胞升高提示机体内有急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如果进行检查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也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急性炎症反应,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白细胞中如果淋巴细胞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流感初期有C-反应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如敏感菌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比较敏感,但是不具有组织特异性。第二,可能是应激或者急性创伤因素下造成的一种急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同时白细胞的防御作用也会让其数量增多。第三,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急性期也会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白细胞可能轻微升高,此外多伴有类风湿因子或者相关免疫抗体的阳性。当出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也升高的情况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果、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因,确诊病因以后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目前的急性炎症反应。
03:01
白细胞过多怎么回事
白细胞过多需要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异常细胞、幼稚细胞何种增多。如果是中性粒细胞的增多,短期增多和细菌感染有关。如果是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要考虑是否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需要去做骨髓的相关检查。第二种类型就是淋巴细胞的增多,T淋巴细胞增多和病毒感染相关,如果是B淋巴细胞的增多,需要去做进一步的流式检查,来看是不是克隆性的淋巴细胞增多,再去考虑是否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第三种情况就是病人存在异常细胞的增多,需要做血涂片甚至骨髓穿刺来确定是否存在急性白血病。
02:55
血常规血白细胞偏低怎么回事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10×10^9个/L,一般认为白细胞小于2×10^9个/L的时候,就是一个偏低的状态。白细胞偏低最常见的应该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在1.5×10^9个/L以下的时候,认为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应该是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以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感染。还有药物性的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是中性粒细胞低到了1.0×10^9个/L以下,还要考虑,粒细胞减少是不是造血系统疾病自身引起的。
03:02
有白细胞介素-6正常吗
白细胞之间有很多激素,命名为白细胞介素,有好几十种。白细胞介素-6是一个和炎症相关的白细胞介素,如果白细胞介素-6超过了正常,一般考虑可能存在炎症的情况,包括关节的炎症、内脏器官的炎症等等。所以,如果化验单提示白细胞介素-6超过正常,要到医院就诊。医生根据情况来判断,是需要抗菌素来进行处理的炎症、细菌性感染还是无菌性炎症,还是有关节炎存在。白细胞介素-6超过正常,一般和肿瘤相关性不太大,所以也不用太担心。
02:49
儿童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因为什么
儿童单核细胞百分比偏高,最常见的原因是病毒感染所导致的,病毒感染会导致单核细胞的增加,所以百分比就会偏高。病毒感染常见的是EB病毒感染,所以EB病毒感染又称为单核细胞增多症。当然,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冠状病毒、鼻病毒等也会引起单核细胞百分比的增高,所以单核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就是病毒感染所引起来的。当孩子的单核细胞显著的增多的时候,同时还伴有其他的,如感染、出血、起晕、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一定要去专门的小儿血液科检查有没有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可能,如白血病。
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是如何引起的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偏高,提示血小板数量减少或血小板无力症,可见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如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红白血病等,化疗后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综合疾病,血栓性疾病。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液中血小板存在的体积大小不等的现象,定量反应血小板体积大小的抑制性参数,该参数与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成正相关。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能够反映人体骨髓中巨核细胞增生和代谢情况,及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情况。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4项参数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若血小板计数PLT减少,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升高,则与免疫作用导致的血小板消耗,或破坏增加有关,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增高。所以,如果在血常规中发现血小板计数以及血小板的分布宽度降低,也要结合血液中的其他检查指标,进行综合评判,甚至可以进行骨髓穿刺检查,把外周血的血液情况和骨髓中的血液形态学结合起来进行判断。
语音时长 02:23

2021-07-09

101999次收听

献血间隔多久可以再献血
这是一个临床现实的问题,其实并不是献血越多越好,要必须保证献血者的安全,以及血液的质量。第一、献全血间隔时间应在6个月以上,即献血间隔6个月以上可以再次献血。因为献血时人体会丢失部分血液,包括各种血细胞和血浆,其中白细胞、血小板恢复时间较快,血浆的成分恢复时间也比较快,一般在1周左右就可以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但是红细胞恢复较慢,因为红细胞平均寿命在100天左右,经过3个月左右的水平,红细胞的数量才能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即间隔3个月以后,再次献血比较安全的。但是为了保证献血者的健康,也为了保证血液的质量,我国规定,间隔6个月以后才能再次献血。第二、机采血小板,每隔4周采集一次,如间隔时间少于4周时,则采集前血小板计数应大于等于150×10⁹/L以上。第三、机采血小板后应间隔4周以上方可献全血,以后再献全血,应按献全血的时间间隔来进行界定。所以献血间隔多长时间才能再次献血,也要根据是献全血,还是献机采血小板,或者是全血和机采血小板交替的进行献血,必须要有临床的医生进行鉴定,而不能只根据热情来进行献血。
语音时长 02:26

2021-07-09

100994次收听

给血液加氧有什么好处
给血液加氧的好处是多方面的,比如提供能量、支持器官功能、改善运动表现、促进康复、增强免疫功能等。
怎样补血最快、最有效
一般不存在“怎样补血最快、最有效”,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补充铁剂、积极补充液体、规律运动、中药辅助等方式改善。具体分析如下:
血稠怎么办
血稠的处理方法是多食果蔬多饮水、坚持锻炼定期体检、药物治疗、多喝水、酵素等,这些方法都可以缓解血稠的情况,所以发现有血稠可以先到医院查清楚原因,然后再做好处理工作。
什么是平均红细胞体积
人体内的每一部分都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说红细胞,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医学上通过平均红细胞体积这一指标,诊断和治疗各种贫血病。一般可以通过平均红细胞体积这个值的高低,来分析人体的病情,可见平均红细胞体积具有很大意义的。
人血白蛋白的作用
人血白蛋白是在人的身体受到伤害以后,对于人体健康的恢复有一定的作用。人血白蛋白是人血液制品,因原料来自人血,虽然对原料血浆进行了一定的筛查,并在生产工艺中加入了去除和灭活病毒的措施,但是使用人血白蛋白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