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痢疾是一种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通过大便化验可以帮助诊断这一疾病。通常情况下,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红细胞、白细胞或吞噬细胞,就可以考虑痢疾的可能性。大便的常规检查还包括大便培养和菌群学检查,这些都是诊断痢疾的重要手段。
1、显微镜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大便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以及吞噬细胞的存在,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痢疾感染。这些细胞的存在通常是身体对感染的反应。
2、大便培养:将大便样本在适当的温度下进行培养,如果能够培养出痢疾杆菌,则可以明确诊断为痢疾。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确认方法,因为它能准确识别出引起感染的病原菌。
3、菌群学检查:在进行菌群学检查时,会将志贺菌接种到患者的粪便中。如果培养出志贺菌,便可以确认感染。这一过程需要注意细菌的特殊处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大便常规加病原菌检查:通过这种检查方法,可以识别痢疾的致病菌,常见的有志贺菌和沙门菌。如果在大便中发现大量志贺菌,加入抗生素后病情通常能得到有效控制。
一旦确诊为痢疾,抗生素治疗是常用的方法,如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克肟等。如果患者出现严重腹泻和脱水症状,还需要进行补液治疗。治疗期间,饮食上应尽量清淡,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痢疾的诊断和治疗需要专业的医疗支持,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以便快速恢复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安全也是预防痢疾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