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视网膜脱落治疗后会不会复发

发布时间:2020-09-1652898次浏览

现代人的生活离不开电脑和手机,这导致 了眼部疾病的多发,尤其是上班族,每天对着电脑超过八小时,有时还要加班,大多数人的眼睛都会多多少少有点不舒服,更有严重的可能突发视网膜脱落,需要去医院治疗,那么在视网膜脱落治疗后容易复发么?生活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呢?

事实证明在视网膜治疗后要注意保护眼睛,用眼过度还是可能会产生脱落的,在预防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眼不宜过度疲劳。

2.少提重物。

3.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4.少做剧烈活动。

5.患近视眼的病人应定期到医院检查,尤其是眼底不好的近视眼患者。

6.防止眼外伤。

视般在视网膜脱落9个月后很难治愈了,但不引起其他病症,也不会引发另一只眼睛视网膜脱.如果视网膜复位良好,说明手术是成功的,术后视力恢复的如何很大程度与视网膜脱离时间的长短和视网膜病变损害的程度有关。但是,视网膜脱离手术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屈光改变(如近视、散光),因此,通过验光配镜有可能提高视力。视网膜脱离范围越小、裂孔数越少、裂孔面积越小、玻璃体膜形成程度越轻,手术成功率也越大。反之则小。术前或术中未能找到裂孔、玻璃体与视网膜有广泛粘连术中未能给予解除、病理性近视视网膜与玻璃体均有严重退行性变性、高年患者,手术成功率小。先天性脉络膜缺损成功的机会也少。脱离时间在2个月之内的成功率高,时间拖得越长,成功率也就越低。

相关推荐

视网膜脱落后哪些锻炼不能做
视网膜脱落后那些运动不能做呢?我们都知道造成视网膜脱落的因素之一就是剧烈的运动,所以即便是患有视网膜脱落已经治愈,那么还是最好不要进行这样的运动,但是生命在于运动,我们进行适当的运动还是很有必要的,那么视网膜脱落后哪些运动不能做呢?
视网膜脱落有哪些主要的危害大不大
视网膜脱落有哪些主要危害?视网膜脱落患者眼部不痛不痒,起病时突然感到眼前像有一块黑色幕布从旁边遮盖过来,视力迅速减退,严重的可导致失明,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视网膜脱落有哪些主要危害呢
视网膜脱落患者运动好吗
现在有很多高度近视患者都出现了视网膜脱落的现象,近年来视网膜脱落患者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视网膜脱落患者对此有了高度的重视,因为视网膜脱落很多是青少年患者,也就有很多患者和家长对于视网膜脱落患者,参与体育运动好不好产生了疑问,下面我给大家解析一下视网膜脱落患者运动好吗?
什么是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是指视网膜的色素上皮与神经上皮之间的脱离,患者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视力下降伴眼前黑影遮挡,并随着病情的进展遮挡感越来越重,视网膜脱离根据其发病可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以及渗出型的视网膜脱离。在视网膜脱离中,以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较为常见,主要见于高度近视,人工晶体眼,无晶体眼,眼外伤以及老年人,而牵拉性视网膜病变主要见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以及早产儿性视网膜病变,而对于渗出性视网膜病变主要是见于小柳原田,葡萄膜炎以及妊娠期高血压等,因视网膜脱离对视力影响较为明显,特别是脱离部位累积黄斑区时,视力下降更为严重,所以发现视网膜脱离时应及早治疗。
语音时长 01:29

2020-02-13

63402次收听

视网膜脱落术后注意什么
视网膜发生了脱落以后,首先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减少一些震动,充分卧床休息,切莫进行剧烈运动;其次是不要坐飞机,以免发生眼压增高;再者,患者需要保持一个正确的睡姿;最后,就是多吃一些含碘量比较高的食物以及做好护理措施。
03:01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视网膜脱落指,视网膜没有能够贴到眼球壁里面,从眼球壁里面脱下来。这时候就会造成视野缺损。视网膜脱落主要有三类,一种是视网膜上出现裂孔,眼睛里面水通过破孔流到视网膜后面,就把视网膜从眼球壁上脱下来。这种叫做裂孔性视网膜脱落。还有一种叫做牵拉性视网膜脱落,当玻璃体对视网膜产生牵拉时候,也有可能把视网膜带下来,或者眼睛里面有其它病变产生增殖膜,也会把视网膜牵拉下来。那么还有一类渗出性网脱,和出血炎症有关系。所以视网膜脱离有三种不同类型,裂孔型、牵拉型和渗出型。
02:57
视网膜脱落的症状
视网膜脱落是视网膜从眼球壁上离开脱落。当视网膜从眼球壁上脱落下来,视细胞就不能感受正确光刺激,光刺激不会传到大脑,会看不到。视网膜脱落最常见症状就是眼前会有一片看不到。在这前可能会感到眼前飘黑影,或感到虫子飘来飘去,叫飞蚊症或者飞蝇症并且会越来越多,短期内眼前黑影会越来越多。视网膜脱落一般情况下不会从外部看得到,不会有眼睛红、眼睛流泪、怕光或者是眼疼这些不舒服症状。最主要感觉就是眼前有黑影,会有一部分视野缺损。如果发现这些改变,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去救治恢复视力。
02:49
视网膜脱落严重吗
视网膜脱落实际上是眼睛里面一层薄膜贴附在眼球壁上,这层膜叫做视网膜。当视网膜从眼球壁上脱落下以后,就看不到东西。如果视网膜脱落及时得到复位,一般视力可以提高,甚至完全恢复。但如果脱落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即使过一段时间又贴回去,但是看东西视力还是受到影响。所以视网膜脱落对眼睛影响很大。另外有部分视网膜脱落,因其它病变造成,叫做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往往跟一些全身病相关,这些病变是全身病并发症,同时也代表全身病控制不好。那么当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产生网脱时候,也是对全身病警告。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有哪些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老年人、高度近视、无晶体眼、人工晶状体、眼外伤等原因。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并发玻璃体积血以及眼外伤。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主要有浆液性视网膜脱离和出血性视网膜脱离,两者均无视网膜裂孔,浆液性视网膜脱离,主要见于原田病、葡萄膜炎、后巩膜,而后者多见于湿性黄斑变性以及眼外伤。视网膜脱离主要是视网膜色素上皮与神经上皮的脱离,可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和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出现视网膜脱离时,要先确定属于哪种类型的什么脱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50

2020-01-07

57470次收听

视网膜脱离的症状有哪些
随着近视人群的逐渐增加,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也在逐年增加。视网膜脱离是视网膜的色素上皮与视网膜神经上皮的分离,它主要分为孔源性,牵拉性和渗出性。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眼前黑影遮挡闪光感并逐渐增大,常见于高度近视,无晶体眼,老年人以及眼外伤的患者,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大面积脱离,早期小范围脱离时不易察觉,且患者一般没有任何的临床表现,特别是青少年患者,脱离多在视网膜的周边。一般行眼部B超检查可诊断,如果是只有裂空网膜没有完全的脱离,需行三面镜检查才可以诊断,所以对于高度近视的患者要警惕视网膜脱离风险,对于高度近视患者,需每年行眼底检查以排除眼底病变,且发现视网膜脱离之后,及时地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语音时长 01:55

2020-01-07

56292次收听

什么是原发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根据其发病原因分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分离。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主要是发生在视网膜裂孔形成的基础上,液化的玻璃体经视网膜裂孔进入神经上皮下视网膜,也称为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老年人,高度近视,无晶体眼,人工晶体眼,眼外伤等情况,患者初期出现眼前漂浮物,闪光感,以及黑影遮挡并逐渐增大,眼底检查可见网膜成为白色隆起,裂孔都位于颞上象限,其次为鼻上,颞下象限。目前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巩膜外垫压术,及巩膜环扎术,复杂需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恢复与脱离部位及脱离时间和范围有关系。
语音时长 02:02

2020-01-07

57595次收听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眼压高怎么办
视网膜脱离手术后如果出现眼压高,最好尽早找眼科医生做详细检查,治疗方法有眼药水、口服药、虹膜等镭射及手术治疗。应当采取以下方式,做手术后有可能会维持在28、29mmHg左右,这时不需要做任何的特殊处理;手术后如果眼压达到超过40mmHg需要用一些降压药物,比如前方穿刺、全身静脉滴注或者局部用眼药水进行降压治疗。正常眼压是10~21mmHg,眼压过高很容易引起神经受压力而造成伤害,就是所谓的青光眼,为远离本病,平时生活中大家要学会保护和爱护自己的眼睛,防止眼睛受伤,不要用眼过度造成疲劳,尤其不要总盯着电脑和电视,看书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平时易吃含高蛋白,高维生素和矿物质,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玉米,红萝卜,红薯等。
语音时长 01:48

2019-11-27

56566次收听

02:09
什么人容易视网膜脱落
近视度数较深、高度近视、中老年人、外伤、运动、遗传、患者本身眼底视网膜有问题,容易视网膜脱落。容易视网膜脱落的人群包括:1.近视度数较深,高度近视的人容易有视网膜脱落。2.中老年人玻璃体随着年龄增长会有变化,视网膜与玻璃体之间相对移动较多。有时候玻璃体后脱离会拽着视网膜出现视网膜裂孔,出现视网膜脱离。3.外伤运动,年轻人打球或者跳水等运动,造成眼睛的创伤而引起视网膜脱离。4.患者与遗传有关系。5.患者本身眼底视网膜有问题,结构不结实,容易引起视网膜脱离。
02:29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注意事项
视网膜脱落手术后病人要合理膳食,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大便的通畅,避免重体力劳动。按时吃药,及时复查。视网膜脱离是眼科的常见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视网膜脱离手术方式分外路和内路两种。视网膜脱落手术后还是需要一些眼睛护理方法,这样才能更好的恢复眼睛。
视网膜脱离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视网膜脱离是比较常见的疾病,尤其是近视眼及老年人容易发生。出现视网膜脱离后一般都需要尽快处理。除非视网膜脱离仅限于视网膜裂孔周边可试行激光治疗外,绝大多数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