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衰最新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20-09-1664949次浏览

一些朋友对于生活方式不注意,给自己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多无形的威胁,就比如心衰这种病,患者一定要及时有效治疗,下边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衰最新治疗方法,希望帮助大家多多了解这种病。

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

(一)治疗原则

去除或限制基本病因、诱因。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以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阻止心室重塑,降低心衰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二)一般治疗

包括病因治疗、休息镇静、控制水钠摄入。

(三)心力衰竭的基本用药

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β-受体阻滞剂、正性肌力药物(包括洋地黄、磷酸二酯酶抑制剂、β-受体激动剂),近年来强调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疗。

慢性心衰是一个随着时间进展不断恶化的过程,而服用药物有助于延缓、遏止其进展。学者们根据心衰的不同进展阶段,将其进行了分级,每个级别又有相对应的推荐治疗药物。应引起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患者的状态只能逐渐发展,而无法返回上一级,即无法从B、C甚至D级返回到A级,因而通过药物治疗延缓病情发展对于心衰患者格外重要。

有关治疗心力衰竭的方法,大家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办法,只有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当然为确保大家的健康,大家还一定要积极咨询相关专家,以求得最佳的治疗方法。

相关推荐

02:35
心衰是怎么引起的
心衰是由于各种引起心肌损伤的因素,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而导致。心肌缺血、冠心病是导致心衰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规律服用硝酸异山梨酯、、阿司匹林、他汀等药物,改善心肌缺血,防止疾病进展而发生心衰。
缓解心衰的办法
当出现心力衰竭的时候,有一些措施可以适当的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比如嘱患者坐位呼吸,双下肢下垂以减少回心血量,同时停止一切有可能增加氧耗的活动。条件允许时可以给予吸氧,要严格的限制液体入量,最好是不要摄入液体。心衰最怕吃什么食物心衰不能吃刺激辛辣的食物、难以消化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和硬食。并且不能吃的过饱,不能多喝水,避免剧烈运动,要休息好保持心情舒畅,可以服用生脉饮、螺内酯、地高辛、黄芪口服液,详细治疗之间应该到当地医院心内科咨询一下。心衰吃什么药心衰的治疗药物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是单纯心功能引起的心衰,特别是右心衰,还是以利尿为主,减轻心脏负担,就像挑重一样,如果减轻了一些压力,减轻心脏的做功会带来好处;如果对于左心衰,心脏就像个发动机一样,如果心脏收缩力不够,就增强一点加强心脏收缩力的药物,这是对心衰的不同治疗。心衰的药物治疗是一方面,另外就是生活方式可能也要注意,包括饮食,特别是老年人,特别是南昌的朋友,可能口味比较重,所以建议低盐、低脂、低钠饮食,也有助于心衰的改善。心衰最有效偏方治疗心衰并没有什么有效的偏方,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结合症状来进行正规的治疗。治疗心衰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心剂。比如用地高辛、西地兰等药物,可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减慢心率;2.利尿剂。比如呋塞米,可减轻心脏负荷;3.扩张血管药物,比如硝酸甘油、硝普钠,可扩张血管,降低血压;4.金三角,比如倍他乐克、醛固酮受体拮抗剂;5.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保持稳定的情绪,控制体重,以减轻心脏的负荷。严重心功能不全或急性左心功能不全衰竭者,应采取端坐位,同时双腿下垂使回心血量减少,肺活量增加,可缓解呼吸困难。心衰的最佳锻炼方法心衰患者在制定运动处方时,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病情、体力状况、既往参加体育锻炼的经历、心理状态等综合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运动处方。心衰患者的运动方式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如走路、骑车、游泳、爬楼梯等,每次运动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要包括热身运动10-15分钟,有氧训练20-35分钟,和放松运动5-10分钟。对于体弱者可以适当延长热身运动的时间,运动频率以每周3-5次为佳,同时可以配合阻力运动,如采用哑铃、杠铃、弹力带等方式,可以显著改善肌肉收缩力以及神经肌肉功能,增强运动康复的效果,是有氧运动的补充。
语音时长 03:55

2022-08-18

6893次收听

02:23
老年人心衰怎么治疗
老年人心衰的治疗,应该首先对所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在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前,早期进行有效治疗。对于少数病因未明的疾病,如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等,也应早期积极干预,延缓疾病进展。消除诱因方面,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药物治疗中,利尿剂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洋地黄类药物作为正性肌力药物的代表,用于治疗心衰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中成药物也有良好疗效。如临床常用药物心通颗粒,有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聚集等功效,从而在根源上对抗心力衰竭。
半夜心脏不舒服怎么回事
半夜心脏不舒服比较常见的原因就是心率失常,包括早搏,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也要考虑是冠心病所致,一般都是比较严重的冠心病。另外也有可能是心力衰竭导致的,尤其是左心衰竭。
丹参滴丸能治心衰吗
丹参滴丸是可以来治疗心衰的。丹参滴丸它可以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而且对于治疗心衰也是有一定的功效。要注意的是需要对症治疗,像平时要注意休息,多吃一些人体容易消化和温热的食物,避免生冷刺激等食物的摄入,保持身心的愉悦,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丹参滴丸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可以用于由于气滞血瘀所导致胸痛的患者,比如患者出现胸闷,气短时服用丹参滴丸都可以缓解。对于缺血性心肌病引起的心功能不全也是有限的,出现心衰,一定要积极的去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理的药物。
语音时长 01:01

2021-05-08

92064次收听

急性心衰能活多久
急性心衰患者能够活多久具有不确定性,由多方面的因素而定。如果在发病后任其发展,未及时治疗,合并其他并发症自然生存期较短,仅为3~5年左右。若是在发病后及时治疗,长期用药,控制病情,生存期较长,甚至可以保持正常生命。影响急性心衰患者具体生存期的因素为:是否伴有其他并发症、是否治疗得当。
严重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严重心衰病人能够活多久具有不确定性,无法准确判断,患者寿命一般在3~8年左右。患者自身体质治疗方法选择以及治疗期间护理情况,都会影响到严重心衰患者的具体生存周期。因此严重心衰病人能活多久要根据多方面的因素而定。
心衰患者如何评判中医治疗的疗效
对于心衰病人而言,要判断中医疗效首先体力是否改善,水肿是否减退,是否可平卧睡觉等式。因此很容易评判中医治疗心衰,中医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非常有帮助。心衰患者一般会存在严重的体力问题。比如气短乏力,属于中医气虚的范围;有些病人水肿,也有些病人表现为活动耐量非常低,有些病人睡觉不能平卧,分别属于中医气虚、水肿;有的病人怕冷,属于阳虚。
语音时长 01:11

2019-11-28

62314次收听

01:13
心衰中医治疗效果怎么样
中医治疗心衰疗效非常突出,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极其危害性的慢性疾病,虽然目前西医通过强心、利尿、扩血管可以迅速缓解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但也是暂时缓解,治标不治本,无法像中医一样进行辨证施治。因为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很多患者在西医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方法以后,患者仍有夜间睡眠中呼吸困难;甚至有些病人,晚上根本不能平卧睡觉。心衰这些情况加上中药治疗以后,都能获得非常好的疗效。中药治疗心衰,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寿命。所以,患者心衰的时候,应该及早找中医进行治疗。
01:08
心衰患者什么情况下选择中医治疗
对于心衰患者而言,只要出现心衰的表现就应该及早地找中医治疗。中医治疗首先应该温通阳气,滋阴益气,通脉止痛。心之气阳亏虚;再推动血液循行,恢复气血旺盛,活血化瘀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心衰如果是急性发作的时候,建议患者应该住院治疗,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但是心衰在缓解期,就应该及早的找中医把中药及早用上,这样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对于维护心脏功能也非常有效,以免疾病进一步发展。
慢性心衰如何治疗
慢性心衰患者可以服用利尿剂以及血管扩张剂一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需要加服洋地黄类强心药,也可以选择使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另外,患者可以对症煎服一些中药方剂,比如生脉散和苓桂术甘汤等。
心衰可以治好吗
心力衰竭患者的特征是呼吸短促,呼吸困难等,治疗这种疾病的方法主要是先使患者寿命延长,提高生活质量。因为心力衰竭这方面的疾病治疗困难,约50%的患者五年会死亡,八年内的死亡率接近80%,随着医学的发展,以及药物学的不断进步,治疗这种疾病的效果越来越好。
顽固性心衰怎么治
顽固性心衰是指在常规药物系统的治疗之后,心衰的症状仍不能缓解。治疗顽固性心衰需要知道,第一个,病人自身的因素,包括吃药的依从性、对盐摄入、饮水的控制等。第二点是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是否使用正确,是否使用到位,同时提高自己对医生医嘱的依从性。
语音时长 01:45

2018-06-29

59025次收听

心衰能治好吗
心衰只是一个症状,它是各种心脏病后期性功能障碍,先天性的心脏病和先天心脏畸形经过医学病理修复是可以恢复其功能的,但是多数心衰具有慢性、持续性等特点,如不进行合理治疗,病情发展特别快,五年内的死亡率,可以和癌症对等,甚至威胁到生命。
语音时长 01:10

2018-06-29

60178次收听

02:18
顽固性心衰的治疗
顽固性心衰是指在常规药物系统的治疗之后,心衰的症状仍不能缓解。治疗顽固性心衰需要知道,第一个,病人自身的因素,包括吃药的依从性、对盐摄入、饮水的控制等。第二点是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是否使用正确,是否使用到位,同时提高自己对医生医嘱的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