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及发病机制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发病率高,易暴发流行。患者为其传染源,主要通过接触及空气飞沫传播。发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北方常在冬季,而南方多在冬夏两季,人群普遍易感。流行性感冒能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等),可引起继发细菌性肺炎或原发流感病毒性肺炎等,老年人及患有各种慢性疾病者或体质虚弱者患流行性感冒后容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流行性感冒较普通感冒对人体有更大的危害性,应给予高度重视。
流行性感冒以急起高热、头痛、肌肉酸痛、乏力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症状明显重于普通感冒,具有“无论老少强弱,触之即病”的特点,属中医学“时行感冒”、“重伤风”、“风温”等的范畴。中医认为气候变化,寒温失调,人体抵抗力减弱,风邪时行病毒侵袭人体,伤及肺卫,正邪交争剧烈,则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一系列症状。
流感病毒是引发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患者为其传染源。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为RNA病毒,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由血凝素和神经氨酸酶构成。按病原性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3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常引起大流行,病情重;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引起流行和散发,病情相对较轻。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变化较快,人类无法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对人类的威胁较大。
流感病毒被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血凝素与受体结合,吸附于纤毛上皮细胞上,继而穿入细胞内。病毒核蛋白与上皮细胞核蛋白结合,在核内组成RNA,复制的子代病毒通过神经氨酸酶的作用以出芽形式排出上皮细胞,由此扩散感染,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脱落。并发肺炎时肺充血、水肿,肺泡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呈现支气管肺炎改变。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 2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
- 3 流行性感冒有哪些特点?
- 4 流行性感冒是怎样引起的?
- 5 流行性感冒有什么特点?
- 6 什么是流行性感冒呢
- 7 流行性感冒是如何引起的
- 8 流行性感冒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