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蝶骨脊脑膜瘤的手术治疗二年后复查

发布时间:2018-04-2447451次浏览

脑膜瘤为良性,生长缓慢。WHO分型,常见为1级;少数为2级,生物活性强,多呈匍匐型生长,有较强的复发可能。本例为脑膜瘤,WHO1级。经术后2年随访观察,未发生异常表现。影像复查显示,增强头颅MRI上,未发现有复发证据。

脑膜瘤生长隐匿,平时无特殊表现,多在瘤体较大时引起症状才被注意,CT和MRI可明确诊断。中老年女性发生率高。蝶骨脊、鞍结节、桥脑小脑角、嗅沟、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较为多发。应早期手术切除,术后对肿瘤基底部或周缘脑膜辅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完全切除,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完全切除的患者,通常复发率低。极少数具有恶性倾向的脑膜瘤,容易复发。

患者:女,64岁。头痛,右眼视力模糊入院。

影像学检查(2014-07-25):增强MRI显示右颞叶占位,向鞍旁、导叶方向发展,侵犯海绵窦,压迫颞叶海马回。边界清楚,均匀强化,占位效应明显,周边低信号水肿带。

诊断:蝶骨脊内侧脑膜瘤

贺晓生教授手术方式:右额颞入路蝶骨脊脑膜瘤切除术

术中情况:见瘤体,边界清楚,质韧,血供丰富,内与右侧视神经、右颈内动脉床突上段毗邻。细心分离,分块切除肿瘤。

术后出院时情况:恢复良好,视力改善。

术后病理:脑膜瘤,WHO 1级

术后2年复查:患者情况良好,无特殊症状。

术后2年随访影像复查(2016-05-20):头颅MRI增强显示肿瘤全切。

贺晓生教授分析:

脑膜瘤为良性,生长缓慢。WHO分型,常见为1级;少数为2级,生物活性强,多呈匍匐型生长,有较强的复发可能。本例为脑膜瘤,WHO1级。经术后2年随访观察,未发生异常表现。影像复查显示,增强头颅MRI上,未发现有复发证据。

脑膜瘤生长隐匿,平时无特殊表现,多在瘤体较大时引起症状才被注意,CT和MRI可明确诊断。中老年女性发生率高。蝶骨脊、鞍结节、桥脑小脑角、嗅沟、矢状窦旁、大脑镰旁较为多发。应早期手术切除,术后对肿瘤基底部或周缘脑膜辅以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手术完全切除,是防止术后复发的关键。完全切除的患者,通常复发率低。极少数具有恶性倾向的脑膜瘤,容易复发。本例瘤体巨大,内侧毗邻视神经、视交叉、颈内动脉颅内段、海绵窦壁,故手术分离切除时,易造成这些结构损伤而引致严重并发症后遗症,如术中大出血、术后视力丧失、眼球运动障碍等。此类手术要求良好的镜下显微操作技术。

关于手术入路,不同学者有各自的爱好偏向。本例患者,采用右额颞入路,即改良翼点入路,也可采用眶上锁孔入路,或是经外眦眶外侧壁入路切除瘤体。

相关推荐

脑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脑动脉瘤治疗方法有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早期因为出血发现动脉瘤,患者一旦出血,如果血量少,通过积极治疗,还有治疗动脉瘤的机会。如果患者出血量很大,情况严重,甚至当时患者就会有生命危险。即使动脉瘤可以治疗,但是患者大脑破坏不能重复的,使患者有非常严重的后果。现在随着医学水平的进步,很多患者出现头疼或者出现不舒服,到医院检查,比如头部的CTA或者是脑血管造影,都能及时的发现颅内动脉瘤,根据动脉瘤的形态和大小,判断患者是不是容易出血。如果一旦得分很高,出血几率高,风险极大需要考虑进行治疗。脑动脉瘤治疗有两种方法:一、介入,患者可以通过介入治疗,通过患者动脉血管内插入一个导管,进去之后放一种材料,通称为弹簧圈,把弹簧圈送到突出动脉瘤腔内。弹簧圈盘在瘤腔内之后,时间长后,局部的血管凝固了,动脉瘤自然封闭,不会再出血,患者不需要做切口,在大腿根或者在手上、胳臂上插管可以治疗动脉瘤,这是目前大部分病人治疗动脉瘤的方法,非常安全,患者不需要开颅就能治疗动脉瘤。二、一部分患者目前还是采用开颅手术,用一种特殊的夹子,钛金属材料,夹闭动脉瘤,使瘤子闭塞,此时不会再出血。但是动脉瘤夹闭需要开颅,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风险也取决于两方面,一是手术医生的经验,二是取决患者的状态,如果患者状态很好,没出过血就意外发现动脉瘤,正常情况手术非常安全。介入手术相对费用高,因为需要特殊材料,成本比较高,夹闭治疗费用比较低。
语音时长 01:14

2019-05-30

67856次收听

03:14
脑垂体瘤的症状
脑垂体瘤的症状,考虑为两方面。第一,垂体瘤是良性肿瘤,良性肿瘤特点是膨胀性生长,会对周边的组织造成挤压。比如头疼;其次,肿瘤对周边的组织挤压,比如视神经,会导致视力视野的变化。对垂体的挤压,引起垂体功能低下。第二,垂体本身功能性的分泌激素。即它的激素分泌水平增高,或者激素水平降低,继而对应患者出现两种不同的症状。所以垂体瘤的症状取决于激素,它来源于不同的腺体组织,导致的激素水平的变化也不相同,继而会出现不同的临床症状,医生需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加以判断,属于哪一类的垂体瘤。
02:32
脑垂体瘤必须手术吗
脑垂体瘤的治疗方式分为多种。第一,药物治疗。对于泌乳素腺瘤患者,可以使用常用的溴隐亭药物治疗。溴隐亭可以抑制患者肿瘤的生长,使患者临床的症状改善。第二,手术治疗。对于肿瘤较大的患者,采用微创的治疗方法,能够达到肿瘤的全切从而使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手术通过神经内镜操作,创伤性很小,而且手术非常安全,而且能达到将90%患者肿瘤全切,达到治愈。剩余10%的患者肿瘤比较大,它的生长方式使医生难以采用内镜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脑垂体瘤是良性肿瘤,如果患者疾病复发可以再次手术治疗,也可以达到治愈。
脑干肿瘤术后遗症症
想要了解脑干肿瘤术后的后遗症,首先要知道脑干的功能。脑干是人的生命中枢,人是否清醒,是否有呼吸、心跳,都与脑干有关;另外四肢的活动等也与脑干有关。众所周知,人体所有的神经功能都要经过中枢。所以术后,要注意患者的清醒状态,有的人会一直是属于植物状态生存,不清醒;另外呼吸状态和心跳的情况也都要注意;注意是否有四肢的活动的障碍;还有吞咽障碍,有的人可能难以下咽食物,喝液体的食物又易呛咳。所以以上这些问题都要引起注意。脑干肿瘤术后护理非常复杂,而且随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危险,所以值得大家警惕注意。
语音时长 01:26

2018-09-21

62657次收听

01:30
脑瘤是怎么引起的
引起人体产生脑瘤的原因,与引起癌症的原因相似。有研究发现,引起脑瘤的致病因素有很多种。但是,对于某个个体产生脑瘤的具体原因,目前的医学还很难确定。目前的医学研究大体认为,儿童的脑瘤,可能是与先天遗传的因素有关系;儿童的脑瘤也可能与某些儿童发育的障碍有关系;儿童的脑瘤还可能是与接触某些化学物质有关系,比如毒物、化学品、病毒的感染、细菌的感染以及放射线影响等等的因素。因此,脑瘤的发生可能和这几个方面的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对于脑瘤产生的原因,目前,在全世界的范围之内,还在进行着非常多的深入的研究。但是,目前对于脑瘤产生的原因,也只能确定一些有关的因素,对于具体的原因,还有待于相关人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01:50
脑瘤能治好吗
现在对于脑瘤的治疗方法分为很多种。一般和临床医学以及神经外科有关系的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在一般情况下,对于良性肿瘤的患者,采用手术完全切除的机率会比较高,病人的存活率也会比较高,疾病的复发机率比较低。对于一般的恶性脑瘤患者,能够完全切除或者是接近完全切除的患者,一般预后的情况,就会比较好。但是,必须加上放射治疗或者是化学药物的治疗,就可以达到控制肿瘤生长的目的。另外,有一些特殊的肿瘤患者,还可以进行质子治疗等等。现在的临床治疗,更倾向于与肿瘤的基因学有关系。随着科学的发展,对于肿瘤的基因学这方面的研究,也将会不断的进行研究,还会不断的将研究加深、拓广,而且这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也将会越来越好。
脑瘤传染吗
脑瘤的发病比较普遍,有的家庭几代人中都有脑瘤的发生。我就曾经遇到过爷爷、孙女患同一种脑瘤,同时住院医治的病例。于是许多人问我这个问题“脑瘤会不会传染?”可以肯定地说,脑瘤及癌症是不会传染的。
脑干上长瘤能活多久
脑干肿瘤以神经胶质细胞瘤多见,其次是血管网状细胞瘤和海绵状血管瘤。胶质瘤中又以星形细胞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发。神经胶质细胞瘤在脑干内多呈浸润性生长,沿神经轴向上下两个方向发展,通常脑桥为好发部位。
患了脑瘤好治疗吗
不少人听说自己得了脑瘤之后心里非常的恐惧,心里想脑子上面长了一个肿瘤还得了,觉得自己的生命到了尽头,其实脑瘤患者完全没有必要这么悲观,目前脑瘤的治疗方法也是非常多的,治好的希望还是很大的。
脑瘤是怎么形成的
有些肿瘤跟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瘤子表现为在颅内、脊髓上,甚至在皮下有多处先后大小不同的+G2:G127良性肿瘤形成,这是非常麻烦的一种良性肿瘤,即使切掉,下一处还可能再出现。患者常会皮肤发黑,另外皮肤上有像牛奶咖啡斑的特征,是跟遗传有关系。并不是所有的肿瘤跟遗传都有关系,但是遗传是起一定的作用,只不过在这个问题上科学研究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的。
语音时长 01:18

2018-06-03

53083次收听

脑干手术成功率大小
手术成功率主要取决于脑干的具体情况。有些肿瘤,如弥漫性、内生性,桥脑胶质瘤,在切除肿瘤同时一旦出现了脑功能异常,要马上停下手术,脑干是弥漫性的胶质瘤,可以做放疗或者是化疗。脑干肿瘤如果是良性的海绵状血管瘤,如血管网状细胞瘤,胶质瘤偏一侧,偏脑干一侧生长的可以做手术切除,治愈率也比较高一些。脑干危险期,肿瘤手术成功率就比较低。
语音时长 01:28

2018-06-03

51292次收听

01:40
良性脑瘤能治好吗
良性脑瘤能治好。绝大部分良性肿瘤预后都非常好。但即使是良性的胶质瘤,也容易复发。复发时间长短跟良性和恶性的级别有关系。现在配合显微技术和微创治疗技术的开展,良性肿瘤的治愈率都很高,绝大部分良性肿瘤,都有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氩氦刀怎样治疗脑瘤
近来随着脑立体定向技术的发展,结合氩氦刀,通过立体定向精确定位和设定温控界限,以监控瘤周温度,防止功能区组织损伤。
脑垂体瘤手术危险吗
脑垂体瘤一旦诊断明确,除了一些特殊年龄,比如年轻人小的肿瘤可以考虑观察,或者药物治疗以外,多数瘤子超过一公分叫做较大的瘤子就应该考虑手术。一般的大小比如说一公分以上三公分以下,可以考虑经鼻腔经蝶窦在神经内窥镜下进行手术切除。当然现在随着内窥镜技术的逐渐发展,对于大型的瘤子尤其像颅内中线两侧清晰瘤子也可以采用经鼻腔的手术进行治疗,当然毕竟手术治疗的好处,是相对而言并发症,少一些相对于开颅手术切除肿瘤,但是它有它的问题,比方说容易造成脑积液漏脑脊液鼻漏或者是嗅觉的丧失等等,当然随着大型综合医院这种技术逐渐的成熟,这种并发症的比例在逐渐的缩小,而对于像颅内延伸的这种推理腺瘤比较大的或者向两侧发展比较多的,我们还是推荐开颅手术。开颅手术本身可以更宽泛的进入瘤子的顶端,但同样的问题就是第一周边结构受损问题,如果手术中有瘤子本身特点你在分离的过程中也可能会损伤视神经,也可能会损伤动眼神经,造成术后视力不但没有好转,甚至还减退。但是开颅手术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术后24小时内,24小时之内可能颅内继发出血。因为手术的创面渗血,再加上患者术后的躁动血压的波动都会导致术后颅内血肿,这样在手术以后会有患者表现症状,比如手术后清醒在20小时之内甚至48小时之内逐渐出现意识模糊,甚至抽风。那就需要二次开颅清除血肿,所以手术是有危险的但多数的手术方式是根据患者的症状,影像特点来决策手术方式的在大型综合医院在现代科学家脑子里,手术危险是得到控制的,应该是可接受的这种程度之内。
语音时长 02:49

2018-05-28

58269次收听

后纵裂单侧镰旁脑膜瘤的手术切除
脑膜瘤为良性肿瘤,多发于中老年女性,起病隐袭,症状进展轻微,常不易被患者察觉。当有症状时,瘤体多已较大。大脑镰、大脑和小脑表面、嗅沟、鞍结节、静脉窦、脑室系统等等部位系好发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