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2型糖尿病的常识介绍

发布时间:2020-08-2858520次浏览

2型糖尿病的常识有哪些呢?首先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是一个世界大国,在我们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占如此大的地位,这已经不仅仅是亚健康的问题了,而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了,那什么因素导致的2型糖尿病呢?


2型糖尿病发病因素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肥胖症。遗传原因可引起肥胖,同样也可引起2型糖尿病。身体中心型肥胖病人的多余脂肪集中在腹部,他们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与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因素自由基: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可能就是体内自由基横行。在生物体内,这种抢夺电子的物质被称为“自由基”,从量子医学层次讲,电子被抢夺是万病之源。负氧离子带有负电位,即有多余的电子,电子补充给自由基后,自由基被还原即消除了自由基,而自身转变为氧分子。

2型糖尿病发病因素遗传因素:和1型糖尿病类似,2型糖尿病也有家族发病的特点。因此很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这种遗传特性2型糖尿病比1型糖尿病更为明显。

2型糖尿病发病因素年龄:年龄也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因素。有一半的2型糖尿患者多在55岁以后发病。高龄患者容易出现糖尿病也与年纪大的人容易超重有关。

2型糖尿病发病因素现代的生活方式:吃高热量的食物和运动量的减少也能引起糖尿病,有人认为这也是由于肥胖而引起的。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一样,在那些饮食和活动习惯均已“西化”的美籍亚裔和拉丁美商人中更为普遍。

相关推荐

02:38
二型糖尿病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好了吗
2型糖尿病并不是只要把血糖降下来就可以,因为临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仅只是表现为单纯的血糖升高,还伴有许多其他异常表现,如体重升高、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血压异常等表现。随疾病进展,在上述多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导致糖尿病死亡最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抑制心血管疾病的进展。是治疗2型糖尿病以及延长患者寿命的重要方法。现在国际上已经开始推荐合并多重冠心病风险的糖尿病患者加用恩格列净类治疗,从而可以降低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的风险。
02:36
二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用什么药好
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可以应用恩格列净。糖尿病患者除了需要控制血糖外,还需对其常见的心血管病进行干预,这一类药物除了具有良好的控制血糖的作用外,还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糖尿病状态下,长期过高的血糖水平易引发血管慢性炎性反应以及过度的氧化应激,并且能通过多个通路导致血管内皮功能紊乱。恩格列净对上述血管因素的良性影响是其血管保护作用的药理学机制。对于临床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已经合并心血管病的患者,早期应用恩格列净进行降糖,对患者的长期获益十分显著,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2型糖尿病的鉴别诊断是什么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相鉴别,1型糖尿病它多数是以青少年发病为主,发病年龄的高峰在12-14岁左右,一般小于30岁,起病方式多较急,易并发酮症酸中毒。由于病人体内绝对缺乏胰岛素,口服降糖药一般没有效果,所以这种病人必须要用胰岛素治疗才能够产生降糖的效果。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抵抗且β细胞功能逐渐地降低等多种原因共同导致他体内胰岛素的相对不足。它的发病年龄多数是中年以后,一般大于40岁,起病方式隐匿,大多数患者肥胖,口服降糖药有效果。在他的生病过程当中,有时候需要用胰岛素治疗,但是多数可以用口服降糖药也能够获得控制。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80672次收听

2型糖尿病吃啥药最好
2型糖尿病往往可以口服药物控制,口服药物分为很多种类型,比如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α-糖苷酶抑制剂以及胰岛素治疗。所以不同类型的2型糖尿病用药是不一样的。对于肥胖型的可以选择二甲双胍,对于消瘦型的可以用磺脲类药物,对于餐后血糖高的可以选择α-糖苷酶抑制剂,所以2型糖尿病没有最好的药物,只要对于患者有效的药物都称之为最好的药物。每个药物的用药原则不一样,对于患者的耐受程度、对于患者的适应程度都是不一样的,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比如有没有靶器官损害、有没有并发症发生、有没有过敏体质等,选择最适合患者的药物,这样才称之为最好的药物。患者在得到药物以后必须规律用药,同时改善自身的不良生活方式,自身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变化值调整药物剂量、剂型,控制好血糖。
语音时长 01:18

2021-04-19

99690次收听

2型糖尿病空腹血糖8.3严重吗
如果糖尿病的患者比较年轻,刚得糖尿病的患者,没有严重的并发症,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3.9-6.1。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比较长,合并有心脑血管严重的并发症,空腹血糖控制在8.0左右就可以了,空腹血糖8.3的水平是明显升高的,这种情况是需要及时降低血糖的,建议不要担心,目前需要多参加锻炼,同时避免减少摄入含糖食物,如果之前没有进行药物控制,且运动饮食疗法效果不佳,建议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同时完善糖耐量,胰岛素释放试验等检查,制定适合自己的降糖方案,配合适当运动,饮食控制,定期复查,如果较年轻,建议进一步调整降糖方案,若年龄较大,空腹血糖控制可适当放宽,一般控制在8.0左右也是可以的。
语音时长 01:07

2021-04-19

85360次收听

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用什么药
2型糖尿病这种疾病大家都不陌生,得这种疾病的原因也有很多,2型糖尿病的存在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在生活中人们有必要了解,到底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2型糖尿病诊断要点有哪些
相信大家都知道2型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生活中该病严重威胁到我们的健康。很多人对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要点不是十分清楚,以至于没有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这种疾病,耽误了治疗。那么来去了解2型糖尿病诊断要点有哪些?
专家谈如何防治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越发升高,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因此很多人在询问2型糖尿病患者要如何防治比较好。下面我们来关注下专家谈如何防治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能不能根治
2型糖尿病患者要想根治还是要坚持严格控制饮食这样血糖才能够在稳定中接近正常值,或者在正常值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够治愈糖尿病,毕竟饮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密切相关的,那么,2型糖尿病能不能根治呢?下面请我给大家介绍一下。
2型糖尿病能治好吗
2型糖尿病不可治好,可药物治疗缓解病情,常见药物有二甲双胍类药物或选择胰岛素药物,有效降低餐后血糖。
II型糖尿病危害
II型糖尿病对身体的危害,主要是由于血糖高会引起身体各个脏器的并发症,比如对周围血管、神经、眼睛等都有危害。对周围血管的危害:主要以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升高,可引起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局部组织对损伤因素的敏感性降低和血流灌注不足,在外界因素损伤局部组织或局部感染时较一般人更容易发生局部组织溃疡,这种危险最常见的部位就是足部,故称为糖尿病足。对神经的危害: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病变和植物神经病变比较常见,这是糖尿病的危害之一。对眼睛的危害:糖尿病的高血糖状态能够损害视网膜血管。糖尿病视网膜病与糖尿病性白内障为糖尿病的危害眼球的主要表现。轻者的糖尿病患者的视力下降,重者可引起失明,这也是属于糖尿病的危害表现。
语音时长 01:31

2019-12-31

64460次收听

2型糖尿病的原因
2型糖尿病的原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活动不足、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神经因素等。一、遗传因素:糖尿病具有家族遗传易感性,如果亲代有糖尿病,则子代糖尿病的发病率会明显升高。二、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原因,特别是腹型肥胖者。肥胖者本身存在着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血症,可以使胰岛素与其受体的亲和力降低,导致胰岛素作用受阻,引发胰岛素抵抗。三、活动不足: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四、饮食结构:高脂肪高糖饮食可抑制代谢率,使体重增加而肥胖。肥胖引发2型糖尿病。五、精神神经因素:因为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心理的压力等,会引起某些应激激素分泌大量增加,而这些激素都是升血糖的激素,也是与胰岛素对抗的激素。
语音时长 01:35

2019-12-31

67288次收听

02:30
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意思
空腹血糖受损是指空腹血糖超过了正常范围六点一毫摩尔每升,同时又在糖尿病诊断范围七毫摩尔每升以内的状态。空腹血糖受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经过体检或是医院的检查才能发现,因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空腹血糖受损往往是因为基础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引起血糖代谢所导致的,将来发展成为典型的二型糖尿病的风险远远超过正常人。如果有二型糖尿病的家族史,合并肥胖、高血压等类似疾病的人群,要及早干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对于预防发展成为二型糖尿病是非常重要的。
03:00
二型糖尿病能治好吗
二型糖尿病目前是一种无法根治的长期的代谢性疾病。对于肥胖二型糖尿病患者,通过代谢病手术的治疗可以达到血糖完全的缓解,国内把BMI大于28以上的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手术的人群,但代谢病手术是有创伤的治疗方法。对于早期诊断的二型糖尿病患者,经过短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临床的明显的缓解,如果没有进行生活方式的长期的良好的饮食生活方式的管理,血糖依然会升高。关键在于是否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01:51
什么是二型糖尿病
临床上二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人数90%以上,以成人为主,与一型糖尿病不同的是,并不是胰岛素减少,而是胰岛素利用率不够,甚至有时候伴有胰岛素抵抗,所以治疗手段也不相同,需要患者去医院做鉴别诊断后,再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