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发布时间:2020-08-1959166次浏览

结肠息肉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随着息肉的增大,可出现便血、腹部疼痛、大便习惯改变,脱垂以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发生以上症状时应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确诊后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或手术治疗。

肠息肉是发生于结肠黏膜上突出的小肉团,在生活中十分常见。结肠息肉除了本身对健康造成的危害之外,还存在癌变的可能,因此在早期症状发生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治疗,避免导致病情加重,引起严重的后果。那么,结肠息肉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呢?
  1、无症状息肉
  最早期结肠息肉可能没有任何症状表现,许多患者在体检或进行结肠镜检查时才无意发现,这个时期的息肉被称为无症状息肉,可根据病情决定是继续观察还是将其切除。
  2、便血
  结肠息肉还可引起便血的症状,其主要表现是大便中带有少量、鲜红的血液,如果结肠息肉发生感染,可表现为粘液血便。一些家族性息肉,由于息肉的数量较多,或体积较大的腺瘤性息肉破裂,可引起大出血的现象,严重时可导致昏迷、休克。
  3、腹部疼痛
  结肠息肉可引起腹痛的症状,主要是由于肠道在蠕动过程中,由于粪便牵拉结肠息肉,引起肠道的刺激症状,从而引起腹痛。结肠息肉引起的腹痛多为隐痛,为阵发性发作,大多可以忍受。
  4、大便习惯改变
  结肠息肉发生感染后可刺激肠道,从而引起肠道炎症,导致大便习惯改变,出现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等症状。
  5、脱垂
  一些患者的结肠息肉的量比较多,或者息肉较大,由于重力的原因,可牵拉到肠粘膜,导致肠粘膜与肌层逐渐分离,向下脱垂。在排便时,由于肠蠕动的刺激以及牵拉,可导致蒂基周围的粘膜层松弛,引起直肠脱垂。
  6、营养不良
  一些患有家族性息肉的患者由于息肉对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可出现乏力、消瘦、气短等症状。

相关推荐

结肠息肉切除后需不需要复查
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是需要定期复查的,的结肠息肉的话指的就是在的结肠腔内长出来一个像小小肉疙瘩一样的东西,病理类型很多种,包括有炎症型息肉,增生型息肉,错构流量息肉,还有腺瘤样息肉,其中前三者的这种癌变风险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腺瘤样息肉的话,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可以说95%的结肠癌都是来源于这种腺瘤样息肉。针对这种炎症型息肉和增生型息肉,也需要定期的复查结肠镜,但结肠镜的一个复查时间可以长于的这种腺瘤样息肉术后的一个切除的一个时间,如果是对于这种低级别管状腺瘤这样的一类的一个结肠息肉的患者,建议是每一到两年复查结肠镜。如果是对于高级别腺瘤这样的一个已经发生了这种考虑有早期癌变风险的这样的一些息肉,可能需要更加密切的去监测,结肠镜的检查可能会缩短到3~6个月,甚至每年都要进行一个结肠镜的一个检查。
语音时长 01:11

2021-12-30

70538次收听

02:45
乙状结肠息肉0.3x0.4怎么回事
如果出现乙状结肠息肉0.3x0.4cm的字样,说明息肉的位置在结肠的乙状结肠处,其大小为0.3x0.4cm。一般情况下,单发的乙状结肠息肉良性可能性特别大,但如果是密集的乙状结肠息肉,很有可能属于癌变。如果乙状结肠息肉出现便血或疼痛的症状,应该手术治疗,可以通过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切除息肉之后可以做病理检查,看一下是否有肿瘤的可能性。在手术之后需要注意避免,吃难以消化的食物,以免对伤口恢复造成影响。乙状结肠息肉0.3x0.4cm,说明息肉不大,一般是良性的,一定要进行病理的检查。
02:03
结肠息肉一定要手术吗
结肠息肉不一定要手术。结肠息肉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样息肉,还有错构瘤样息肉。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的癌变风险较低。如果发现数量较少,体积较小的炎症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可以定期监测结肠镜,关注其变化,暂时不需要处理。腺瘤样息肉和锯齿样惜肉是有一定的癌变风险的,需要进行手术,可以选择结肠镜下切除术。结肠息肉目前发病的原因不明,可能跟个人的体质有关,有一定的复发风险,所以在结肠息肉切除术之后,还要定期监测。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有些人会感到腹痛和腹胀。肠息肉主要是由肠道系统的长期炎症引起,导致肠粘膜异常增生。早期患者的肠粘膜会出现腺瘤样隆起,但由于肠息肉相对较小,因此不会影响肠系统。随着肠息肉的逐渐增加,患者的症状将逐渐出现。由于肠息肉引起的粘膜发炎,有些人会感到腹部钝痛。由于肠息肉会影响肠粘膜的功能,因此肠的吸收和分泌功能会逐渐减弱,肠中的气体和养分无法被吸收,从而导致肠中的气体过多积聚,因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腹部胀气。在饮食方面,有必要避免进食辛辣、油腻的食物。如果发现息肉,最好通过手术切除来治愈,但容易复发,需要定期检查。
语音时长 01:06

2021-04-09

105276次收听

肠息肉术后饮食
肠息肉术后,需要吃细颗粒食物和少残留的饮食。从流质食品开始,喝一些汤,以减少粪便的形成,手术后不要进食滋补食品。肠息肉手术后不要吃肉、蛋、海鲜等。不要吃芹菜、大蒜、韭菜、白菜和其他粗纤维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柔软食物。同时,建议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在肠息肉后可以吃一些碱性类的食物,可以有效改善身体的酸性体质。患者平时应注意多喝水。不要吃辛辣和油腻的食物,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还可以进行适当的户外运动以促进胃肠功能,有利于手术后肠息肉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10

2021-04-09

87058次收听

结肠息肉手术后复发率高吗
结肠息肉复发率是比较高的。因为肠道本身就是健康的,而伤害肠道的行为多和饮食有关,长期吃油炸类食物、麻辣烫、辛辣刺激的食物暴饮暴食等对身体都是有很大的伤害的,所以在发现结肠息肉而手术治疗以后,饮食方面就需要多注意,而且要多多休息,只有这样才能降低复发的几率。结肠息肉术后要注意饮食,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长期吃一些危害肠道健康的食物,平时注意多休息,减少熬夜,保持心情愉快,对结肠息肉的恢复和预防都有一定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01

2021-04-09

78473次收听

结肠息肉有哪些分型
结肠息肉有炎症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错构瘤,还有其他的病变。家族性息肉可字啊20岁之后就做肠镜检查,早治疗可以防止发生癌变。
结肠息肉会复发吗
早期结肠息肉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症治疗,大多数患者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甚至达到完全治愈。息肉切除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所以患者一定要注意定期复查。
结肠息肉什么病
结肠息肉是做肠镜时,发现有肉眼可见的凸起组织,病理检查会有三种可能:炎性的息肉、瘤样的息肉、管管状腺瘤,管状腺瘤有癌变可能。常规的全结肠镜,大夫会拿病理的钳子,取一块组织,在一厘米以下就是息肉,有一公分,就叫做肿块或包块了。取出的息肉,要送病理检查,在医学上叫做最后的诊断。会给出三种结论,腺瘤最为可怕。管状腺瘤过个若干年,比如五六年后,可能会长成癌组织,形成大的肿块,甚至于危害生命。所以做肠镜发现了结肠息肉建议做肠镜检查,结肠息肉自己摸不着也看不见,只会有肚子疼、腹泻的轻微表现。
语音时长 01:55

2020-03-11

59035次收听

结肠息肉手术怎么做
结肠息肉手术的具体做法要看所选择的手术方式,它包括了活检钳除手术的做法以及圈套切除手术的做法,其中圈套切除手术的操作方法要看息肉的具体大小。结肠息肉还可以采用高频电刀切除手术来治疗,简单来说就是直接使用高频电刀离断息肉的根部。
02:39
结肠息肉严重吗
如果我们现在目前为止,发生了结肠息肉,确定有管状腺瘤的,甚至于有炎性息肉的,我们都主张半年或者一年复查一次肠镜。因为如果你大便要是有改变了,你可以随时去检查,我们尽量把癌症,甚至于不好的因素扼杀在摇篮之中。得了肿瘤也不是很可怕,因为息肉在长为肿瘤,大概可能也就有两三年到五年的期间,如果你能够按照医院每年做一次检查,而且你要保证心情愉悦,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得了息肉你可以做治疗,做检查,给他都切出去就没有什么事了。现在的主张癌症都可以正常的细胞共存,就甭说那么小的息肉了,这么小的息肉如果早发现,早治疗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不要特别的紧张,也不要特别的害怕。
02:41
结肠息肉注意什么
结肠息肉要心情好,尽量不要拉稀,也不要便秘,要合理的饮食,争取做到每天排便1到2次,或者是两天排便一次,注意定期复查。如果发现有结肠息肉了,一定要每年到医院做一次肠镜检查,如果不到一年有腹泻,便了,排便有浓血,要随时到医院去做检查。如果生气,要把气散出去,中医叫做气滞血瘀,血瘀时间长了,气行不了,血也行不了,就可能会长肿块。息肉不是癌症,是炎症,吃点肠道的消炎药即可。息肉有可能是腺瘤,腺瘤它长成癌,至少还要需要三五年的时间,你给它切除了,下次再复查也会好的。
02:39
结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恢复
一般的小的息肉术后,术后三天左右就可以恢复了,如果小于0。5公分的,当天做肠镜,当天切除息肉,只要当日喝一点热的粥或者是萝卜汤,排了气就可以了。如果说大于0。5公分,小于一公分的,就可以住院,要禁食三天,不能让大便排出,因为排大便,吃了饭了以后就会有肠蠕动,肠蠕动切除的部位,可能会肠壁比较薄弱,可能会产生肠穿孔。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来说住院一周左右,三天控便,如果说第四天可以吃流食,第五天吃半流食,如果说正常排便没有问题,患者没有腹痛,也没有腹胀,排便基本上没有血就可以出院了。结肠息肉不是特别可怕,我们建议一年做一次肠镜,如果肠镜没有异常,可以改变为以后5年做一次肠镜,如果没有问题就可以了。
结肠镜检查后应该怎么办
经结肠镜检查后可能会因空气积聚于大肠内而有腹痛、腹胀等不适,这时轻揉腹部帮助排气后,通常会在一小时內消失。如腹胀明显,应及时告诉医生或护士以便做相应的处理,检查后可以进普食或根据医嘱进食。
结肠管状腺瘤分级
结肠管状腺瘤属于结肠的良性肿瘤,又可以算是癌前病变,临床上根据大小深度,可以分为三级。管状腺瘤又称“腺瘤性息肉”,是大肠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状腺瘤绒毛成分占2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