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霍乱是怎么传播的

发布时间:2020-07-0162843次浏览

霍乱通过水源传播或带有细菌者传播,高发人群不小心接触细菌后,易增加传染风险,传播率较高。
  一、传染源
  带菌者为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者是更严重传染源带菌者,其中包含恢复期患者、潜伏期患者及慢性带菌者,是重要传染源,稍不小心会出现问题。
  二、传播途径
  若粪便或排泄物已被细菌感染,经消化道后很快引起传播,最常见为通过水源传播,可能造成爆发性流行。
  三、容易感染人群
  易感染者易引发疾病,基本上是隐性感染,很少出现显性感染,生活中需做好全面预防措施。

相关推荐

02:59
儿童拉肚子可以吃什么
儿童腹泻可以吃清淡的食物、止泻药物。儿童腹泻通常与饮食不当、肠道感染有关,家长可以给儿童吃小米粥、山药粥等清淡食物,必要时遵医嘱给儿童服用蒙脱石散、鞣酸蛋白酵母散等止泻药物。如果儿童经常受到感染,建议家长和儿童共同接种霍乱疫苗,有利于降低细菌性腹泻感染风险。在治疗期间需要给儿童补水,以防脱水,平时避免让儿童喝生水、吃生食。
02:49
孩子拉肚子怎么办
孩子拉肚子可能是吃了刺激、不干净的食物引起。家长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进行抗感染治疗等为其改善。拉肚子好转后,建议让孩子口服霍乱疫苗,可促使身体产生保护性抗体,能预防霍乱,还可起到抗菌作用,预防感染性腹泻。同时相关抗体还可以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避免影响发育。家长感染相关病菌后可能传染孩子,建议和孩子同时口服该疫苗,预防大于治疗,提高预防意识很重要。
02:32
霍乱疫苗是什么
霍乱疫苗全称是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被用于预防霍乱和产毒性大肠杆菌等引起的细菌性腹泻。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属于口服剂型,是由灭活霍乱弧菌、重组霍乱毒素B亚单位组成,人体服用后会在体内产生杀弧菌抗体、抗脂多糖抗体、抗霍乱毒素抗体,然后从抗菌、抗毒素两方面预防腹泻的发生。同时,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的适用人群广,建议遵医嘱服用,并在服用后两天内需要保持清淡饮食。
03:14
口服霍乱疫苗接种几次
霍乱疫苗指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遵医嘱分三次接种能有效预防细菌性腹泻。霍乱是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主要由霍乱弧菌引起,该疾病主要致病机理为霍乱弧菌产生的霍乱肠毒素使小肠大量水分、电解质丢失,由于该疫苗被机体吸收后,可针对病原菌和毒素产生相应的抗体,因此能够预防霍乱导致的腹泻。同时,该疫苗预防机制为抗原-抗体反应,0、7、28天三次口服接种就能生成抗体,过早、过晚都会影响预防效果。
03:13
孩子拉肚子呕吐怎么办
儿童腹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多与饮食不洁有关。病原菌在儿童肠道定植后,分泌的肠毒素会影响肠道对部分电解质和水的吸收,从而导致腹泻。儿童出现腹泻、呕吐时家长首先需在医生指导下对儿童进行止泻治疗,之后应及时带儿童接种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可以产生多种抗体,不但能起到抑菌效果,还能中和肠毒素毒性,进而缓解儿童腹泻。建议家长在必要时也接种重组B亚单位/菌体霍乱疫苗,可以进一步降低儿童感染病原菌的风险,起到更好的预防效果,避免影响儿童发育。
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的肠道疾病
洪涝灾害后,饮水、饮食不注意,很可能会引发肠道传染性疾病,细菌性痢疾是发病率最高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还可能会出现伤寒、霍乱,其中霍乱治疗不及时,有很高的致命风险。
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的感染性疾病
洪涝灾害后容易出现的感染性疾病之一便是伤寒,患者会出现持续性高热及全身中毒症状。也会出现霍乱,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或食物进行传播。部分地区会爆发流行性出血热。
霍乱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霍乱早期有腹泻、严重呕吐症状出现,伴上吐下泻症状可引发脱水,因脱水可诱发血压下降、浑身无力、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霍乱的危害有哪些
霍乱可引起肾功能衰竭、急性肺水肿及代谢性酸中毒等疾病,严重者可引发肺循环高压,伴急性肺水肿、心律不齐等症状。
霍乱疫苗是什么
霍乱疫苗的接种,可以降低霍乱的发病率,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霍乱是一种烈性的肠道传染性疾病,由革兰氏阴性杆菌的霍乱弧菌所引起。发病的特征是水样腹泻,迅速造成脱水,严重者可以造成血容量的减少性休克和酸中毒,导致死亡。霍乱疫苗主要是预防霍乱的一种疫苗。如果口服霍乱疫苗时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