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伤会得狂犬病吗
发布时间:2020-02-2759917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被猫抓伤可能会得狂犬病,也可能不会。具体分析如下: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通过动物传播给人体从而引起的,临床症状多表现为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该病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病犬、病猫、病狼等传染。
1、会:如果猫是狂犬病病毒的携带者,且其唾液附在爪子上,在抓伤的过程中将病毒传播给人类,就有可能引起狂犬病的感染。此外,如果被抓伤的部位皮肤有破损或有其他感染的危险,也可能引起细菌感染、贫血等其他并发症。
2、不会:一般而言,被猫抓伤不会导致狂犬病的感染。因为狂犬病病毒主要通过狂犬病病毒携带者的唾液传播,而不是由抓伤或其他方式传播。
因此,如果被猫抓伤,应立即用流动的温水彻底清洗伤口,再用抗菌药膏涂抹,定期更换敷料。如果伤口严重、流血或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治疗。
相关推荐
狂犬病疫苗的危害有哪些

经过多年对狂犬病疫苗的研究、纯化,目前所用的狂犬病疫苗,安全性、有效性都有保障。由于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所以接种狂犬病疫苗没有绝对的禁忌,也没有绝对的时间安排,一旦发生暴露,就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应用狂犬病疫苗常见的副作用主要分为局部的反应跟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主要是接种部位的红肿热痛,一小部分人可能会出现皮疹跟瘙痒,这些症状多数比较轻微,只需要休养,就会自行好转;大概是5%~15%的人,可能会出现全身的症状,比如低热、皮疹、疲乏无力、消化道的一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中高热甚至头痛,在这种情况下,用一些对症的药物治疗就可以缓解;极少数人会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比如持续的高热、呼吸困难、胸闷、咽部的异物感、严重的皮疹,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就需要到医院进行判断和处理。
狂犬病疫苗打哪个部位
狂犬病潜伏期最短多长时间

狂犬病的潜伏期通常是在1~3个月之内,狂犬病潜伏期最短的时间,能看到的文献,狂犬病报道的最短潜伏期是5天,同时看到文献中报道的狂犬病长的时间,比如说一年以上,这种都是很罕见的。狂犬病潜伏期的长短,主要是由咬伤部位离中枢的距离,以及咬伤部位神经的丰富程度,还有伤口的情况来决定。伤口离中枢越近,伤口损害越大,局部的神经组织越丰富,潜伏期就越短。比如咬伤头、颈、面部这些部位的时候,潜伏期的时间就会短。而咬伤像足部这些离中枢比较远的位置,潜伏期就会长。狂犬病的潜伏期定义是从发生狂犬病病毒的暴露,到出现狂犬病症状这段时间,这段时间患者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同时常规的检测狂犬病病毒的手段,也没有办法检查出这个时间段内患者是否感染了狂犬病病毒。
狂犬病有哪些危害

对健康造成损害;对经济造成影响;发病过程痛苦。一、最主要的是对人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二、目前来说,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在这个过程当中,包括诊断,包括治疗,还会发生一部分的经济费用,对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三、患者在发病的过程中也是极度的痛苦,对患者和家庭都是精神上的打击。狂犬病在全球范围上来讲,每年平均死亡人数在5万到6万之间,经济上的损失大概是在40亿美元左右。我国是在狂犬病发病人数上,全球排在了第二位,仅次于印度。狂犬病在国内,造成人员的死亡人数,也是排在了艾滋病、结核病之后,排在第三位,所以狂犬病不但对于个人,对于家庭,还是对于社会,都是会造成比较大的损害。为了减少这种损害,在发生狂犬病的暴露之后,早期使用狂犬病疫苗,及时进行狂犬病的伤口处理,对于减少患者及社会的损害很有利。
被猫抓了没打狂犬疫苗有事吗

动物抓伤之后,按动物咬伤传染病暴露性质的三个等级分类:一级暴露是经常与犬类动物接触,皮肤被动物舔伤,但皮肤没有破损。二级暴露指的是被动物轻咬,皮肤发红,但是没有破损出血等情况。三级暴露指的是,皮肤被动物抓伤或者是咬伤,损伤可以达到真皮层,并且出现血管的损伤,能够肉眼观察到破损部位出血,破损的皮肤,有的时候也会受到动物的口水,粪便、尿液等分泌物的污染。按它的三类等级划分,如果属于一级暴露,就不需要打狂犬疫苗。二级以下的抓伤,就需要打狂犬疫苗进行保护,狂犬病毒感染之后,潜伏期长短不一,快则10天,慢则1年,大多数都在3个月之内发病,超出半年发病的比例,大约占了4%-10%。超过1年以上的,大约发病率仅仅是占了1%左右,影响潜伏期长短的因素是年龄,尤其是儿童,一般潜伏期比较短。还有一个是伤口的部位,如果伤口在头面部,一般情况下发病会比较早,潜伏期会比较短。还有一个是伤口深浅,伤口较深者发病早,潜伏期短,伤口较浅者发病相对较迟,潜伏期长,病毒入侵数量以及毒株的毒力,还有受伤之后是否进行了正规的扩创处理和接种狂犬疫苗病毒预防等,这些都是狂犬病发作的影响因素。其他例如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也可以促使提前发病,按目前的情况来划分,如果被猫抓了,已经超过了1年没有症状,即使没打狂犬疫苗,一般情况下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孕妇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吗
接种狂犬病疫苗没有绝对的禁忌症,孕妇可以接种狂犬病疫苗。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是百分之百,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可以治愈,只能通过接种狂犬病疫苗预防发病。从目前的研究资料看,孕妇接种狂犬病疫苗,可以达到正常人群的免疫水平,并且狂犬病疫苗对于孕妇以及孕妇腹中的胎儿没有影响。但是在怀孕期间接种狂犬病疫苗,孕妇会有一些心理的压力,因此应当尽量避免孕妇发生狂犬病病毒的暴露,比如远离可能会伤害到孕妇的动物。

狂犬病疫苗第几针产生抗体
五针疗法在第三针开始产生抗体;211疗法在第二针开始产生抗体。目前WHO推荐接种狂犬病疫苗有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五针疗法,在发生暴露之后的第0天接种第一针,然后在第3天、第7天、第14天、第28天各接种一针。第二个方案是211疗法,需要三次接种,第0天在左右的三角肌各接种一针,然后在第7天、第21天或者第28天接种第二针、第三针。狂犬病疫苗接种之后,通常是在第7天开始产生IgM抗体,在第14天产生IgG抗体。

狂犬病潜伏期最长是多久
狂犬病潜伏期最长的时间,目前还没有定论。狂犬病潜伏期通常是1~3个月,有一些文献报道,狂犬病潜伏期最短为5天。狂犬病的潜伏期是从发生狂犬病病毒的暴露,到出现狂犬病症状期间,这期间患者没有任何症状,而且通过常规的检测狂犬病病毒的手段,也没有办法检查出患者是否感染了狂犬病。狂犬病潜伏期的长短主要由伤口离中枢神经系统的距离,伤口的神经丰富程度,以及伤口损害的程度决定。伤口离中枢越远,伤口损伤越小,伤口周围的神经分布越少,则潜伏期的时间越长。

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区别
狂犬病疫苗是用狂犬病病毒制造出的疫苗;免疫球蛋白是人为提取人体内经过狂犬病疫苗刺激出的抗体浓缩出来的免疫球蛋白。狂犬病疫苗是人类将狂犬病病毒的野毒株一代一代的繁殖,制造出毒力相对较低的固定毒株,然后将固定毒株进行增殖、浓缩、灭活、去除杂质,制造出有病毒抗原性,但没有病毒致病力的疫苗。狂犬病疫苗打入人的身体后,会刺激身体产生针对狂犬病的抗体,从而避免狂犬病病毒进一步侵犯神经组织。狂犬病的免疫球蛋白是通过人为提取人类体内,经过狂犬病疫苗刺激出的抗体浓缩出来的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注入人体后,可以直接中和病毒,不需要机体再产生抗体。
被咬伤以后多久打狂犬病针有效
被咬伤之后在发作之前打狂犬病针都是有效的,可是没有人能够确定狂犬病到底什么时候发作,因此一旦被咬应该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打狂犬病针,最好可以在24小时内完成,过了48或者72小时也是可以的,但尽量还是早打,这样可以在早期产生保护性抗体。
仓鼠携带狂犬病毒吗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养仓鼠,但是有一些人被仓鼠咬过,这时就会特别担心会会不会患上狂犬病,一般仓鼠并不会携带狂犬病毒,但是很容易会携带一些其他的出血热病毒,要是被仓鼠咬,并不需要打狂犬病毒疫苗,但要打一些出血热疫苗,建议先使用流动的水以及肥皂水清洗一下伤口,至少洗上一刻钟,再用碘伏进行消毒,要保护好伤口。
狂犬病征兆
一般来说,对于已经被宠物咬伤的患者来说,是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自身的情况,如果是已经患病的患者自身是有可能会出现发热,恶心,畏光,怕水等情况的,需要及时进行处理和安排,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这是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宠物伤人的情况发生。
狂犬疫苗注射时间
狂犬疫苗的注射时间应尽量在被动物咬伤之后的48小时内,当然,越早注射效果也会越好。狂犬疫苗的注射要维持一个月,分5次注射。在被动物咬伤之后,除了要注射疫苗之外,还要注意对伤口进行冲洗处理并消毒,以免感染狂犬病毒。另外在注射疫苗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注意事项,以防止疫苗失效。

哪些动物可以传染狂犬病呢
所有的哺乳动物,都可以造成狂犬病的传播,尤其是以犬类和猫传播狂犬病,最为常见。在我国,还有一些家畜可以造成狂犬病传播的案例,比如马、牛以及猪等家畜。另外,对于其他的一些动物来说,比如禽类以及两栖类动物,都不会传染狂犬病,比如鸟类、鸡、鱼、乌龟以及蜥蜴等动物,也不会传播狂犬病。另外,有些哺乳类的动物,像啮齿类的动物,比如老鼠,也没有传播狂犬病的实际案例。但是,在理论上,如果人被这些动物抓伤,或者是被这些动物咬伤,也可以造成狂犬病的感染。除此之外,兔子这种动物,也没有传播狂犬病的案例。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不小心被家养的宠物,比如兔子、仓鼠,或者是实验鼠抓伤,或者是咬伤,不需要担心会传染狂犬病。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狂犬病
- 2 狂犬病什么引起的
- 3 什么是狂犬病?
- 4 打狂犬病疫苗会得狂犬病吗?
- 5 我是狂犬病还是狂犬病恐惧症
- 6 家猫有狂犬病吗
- 7 狂犬病是如何传染的
- 8 狂犬病毒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