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婴儿鞘膜积液怎么护理

发布时间:2020-01-1557935次浏览

鞘膜积液的护理手段,首先要注意保护好孩子的睾丸免受损伤,比如给孩子穿着宽松衣服;其次,要让孩子保持一个健康的状态,不要让孩子过分哭闹以及强烈咳嗽,以免造成腹压增加;最后,还需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

现实生活之中,有一些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存在鞘膜积液这种情况,继而让家长们为此而感到忧心忡忡,不但担心孩子会不会健康受到影响,更加担心孩子会不会将来生儿育女也会受到伤害。下面了解一下婴儿鞘膜积液如何护理吧!
  孩子发生鞘膜积液这种情况以后,建议家长在平常的时候,务必要注意一下做好孩子的护理工作。首先,家长们需要注意的是,务必要注意一下保护好孩子的睾丸,避免孩子的睾丸受到损伤。与此同时,建议家长们最好给孩子穿着一些比较宽松舒适的衣物,需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的睾丸受到挤压,以免受到损伤。
  除此以外,家长们还需要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及生活习惯,以免孩子发生便秘的情况,继而加重了鞘膜积液的症状。另外,还需要注意不要让孩子过度哭闹,也不要让孩子强烈咳嗽,否则,这些情况都会导致腹压增加,继而影响了孩子的病情。
  另外,家长们还需要尽可能保证减少对于孩子阴囊这个部产生的刺激。倘若给孩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就会更加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通常而言,一般并无特殊护理方法能够改善孩子的鞘膜积液情况,有必要的话,建议最好还是把孩子带到儿童医院接受检查。不过,家长们也能够在家定期测看儿童鞘膜积液的情况,测看方法是:在暗室内,用电筒照射儿童睾丸处看透亮度的情况,以此能够了解儿童鞘膜积液量的增多与减少。
  一般而言,倘若孩子的鞘膜积液不多,通常在务必进行治疗的。在孩子2岁以前,是能够自行吸收的。不过,倘若孩子鞘膜积液较多,那么就建议有必要及时采取手术治疗。

相关推荐

鞘膜积液手术后应注意什么
鞘膜积液手术后应注意当日不下地及不进食半流,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保持患区卫生清洁。鞘膜积液是指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鞘膜腔积液,多数由于睾丸及其附近组织的炎症或创伤引起。出现明显症状者可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的患者要注意当日不下地及不进食半流,次日可下地活动,并恢复正常饮食。此后可及早下床。多进行锻炼,增强抵抗力,改善身体素质。术后患者还应尽量避免和减少哭闹,咳嗽和便秘。如是成人术后恢复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注意患区的卫生清洁,保持干燥、卫生。
语音时长 01:17

2022-08-02

14981次收听

新生儿鞘膜积液会不会自愈
根据新生儿鞘膜积液病变的严重程度来判断预后。新生儿鞘膜积液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区患有炎症所引起的一种病症。新生儿的腹膜积液较少,可以自行吸收。但是新生儿鞘膜积液较多,炎症感染较重,有较多并发症,要到儿外科及时进行诊断,由专业的医生判断是否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0:51

2021-12-30

72935次收听

小儿鞘膜积液能不能自愈
小儿鞘膜积液大多是能自愈的。小儿鞘膜积液,通常是在孩子两岁之前就会消失,所以在两岁之前,不必急着去进行治疗。鞘膜积液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多是因为做常规体检被发现的,临床上主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而原发性的病因并不清楚,病程也比较缓慢,可能和创伤、炎症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是没有病因的。继发性则是有原发的疾病,像急性的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等,这个在小孩子里面是很少见的,因为这些疾病导致的鞘膜积液,只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当原发疾病改善之后,鞘膜积液会自然的吸收。所以临床上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原发的疾病,也就是找不到明确的病因,带有一定的生理性,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孩子在两岁之后大多都能够自行吸收,无需特殊处理,也不会对孩子的生育造成影响。
语音时长 01:23

2021-12-30

70531次收听

01:22
新生儿鞘膜积液会自愈吗
根据新生儿鞘膜积液病变的严重程度来判断预后。新生儿鞘膜积液主要是由于腹股沟区患有炎症所引起的一种病症。新生儿的腹膜积液较少,可以自行吸收。但是新生儿鞘膜积液较多,炎症感染较重,有较多并发症,要到儿外科及时进行诊断,由专业的医生判断是否手术治疗。
02:20
小儿鞘膜积液能自愈吗
小儿鞘膜积液大多是能自愈的。小儿鞘膜积液通常是在孩子两岁之前就会消失,所以在两岁之前,不必急着去进行治疗。鞘膜积液在临床上没有明显的症状,大多是因为做常规体检被发现的,临床上主要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而原发性的病因并不清楚,病程也比较缓慢,可能和创伤、炎症有一定关系,大多数是没有病因的。继发性则是有原发的疾病,像急性的睾丸炎、附睾炎、精索炎等,在小孩子里面是很少见的,因为这些疾病导致的鞘膜积液,只需要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当原发疾病改善之后,鞘膜积液会自然的吸收。
鞘膜积液有哪些后遗症
鞘膜积液后遗症睾丸萎缩,多数是由于患病时间过长导致局部温度过高或手术治疗不当所致。此外,手术处理不当还可能导致阴囊长期肿大或坠痛。
右侧精索鞘膜积液怎么办
右侧精索鞘膜积液,首先可以采取一般治疗,2岁前一半可以自动消失;其次可以采取西医治疗,比如采取鞘膜翻转术来治疗;再者,也可以采取中医治疗,如果属于肾气亏虚证,那么可以应用济生肾气丸;倘若属于湿热下注证,可以采取大分清饮。
鞘膜积液是什么
鞘膜积液可以分为原发性鞘膜积液和继发性鞘膜积液。对于原发性鞘膜积液,它是从小就有鞘膜积液。一般来说,因为睾丸在下降的过程当中,它会经过一个鞘膜管道,这个管道在睾丸下降到阴囊的时候,此时管道应该闭合。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睾丸下降到阴囊以后,然后跟腹腔相通的管道,它并没有闭合,导致里面的液体过多的积存在睾丸的周围,这种情况称之为鞘膜积液,即原发性的鞘膜积液,也就是先天性的鞘膜积液。它可以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和交通性鞘膜积液这几种类型。另外一类叫做继发性鞘膜积液,这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鞘膜积液,比如附睾炎、睾丸炎,或者输精管等等这些病人有炎症,然后继发睾丸、精索这个部位液体积存过多,形成鞘膜积液。
语音时长 01:51

2019-08-27

53722次收听

小儿鞘膜积液的保守治疗
小儿鞘膜积液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产生的原因是这样。睾丸它在发育过程当中,一开始睾丸是在腹腔里,然后慢慢的它会下降,最终下降到阴囊里面。在下降的过程当中,它有个管道,我们把它叫做鞘膜腔这个管道。这个管道在睾丸进入阴囊以后,它应该是自己慢慢闭合。但是由于某些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管道它没有闭合,就形成睾丸鞘膜积液,是小儿的睾丸鞘膜积液。它出生以后没有闭合,它有的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也能慢慢闭合,一般来说多数在六个月之内,它就闭合。如果超过六个月它还没有闭合的情况下,这个时候自行闭合,这个可能性变的小。但是从观察期来说,一般在小儿两岁以后再最终决定是不是要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当小孩出生以后,发现有睾丸鞘膜积液,应该当时及时请泌尿外科专科大夫进行会诊,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保守治疗。
语音时长 02:02

2019-08-27

50016次收听

02:34
鞘膜积液是怎么回事
鞘膜积液分为原发性鞘膜积液和继发性鞘膜积液。第一、原发性鞘膜积液,它是从小就有鞘膜积液。一般来说,睾丸在下降的过程中,会经过鞘膜管道,这个管道在睾丸下降到阴囊的时候,此时管道应该闭合。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睾丸下降到阴囊以后,然后跟腹腔相通的管道并没有闭合,导致里面的液体过多的积存在睾丸的周围,这种情况称之为鞘膜积液,即原发性的鞘膜积液。第二、继发性鞘膜积液,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鞘膜积液,比如附睾炎、睾丸炎或者输精管等等疾病。
02:50
鞘膜积液症状
一般情况下,鞘膜积液的病人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但是如果鞘膜积液的量过多,病人也会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比如病人有睾丸坠胀的感觉。鞘膜积液指病人在睾丸鞘膜腔或者精索鞘膜腔里面液体积存过多引起的疾病。因为如果积液量过多,此时牵着的睾丸下坠,这时会牵拉精索,精索里面有神经血管,牵拉精索的神经的时候,病人会引起一些神经疼痛的反射,会造成睾丸疼痛,腹股沟疼痛。如果病人产生大量的睾丸鞘膜积液,会影响到个人的平常生活,甚至影响行走等等情况。所以此时病人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去除疾病。
02:50
小儿鞘膜积液保守治疗
小儿鞘膜积液在有些情况下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小儿鞘膜积液产生的原因是睾丸在发育过程中,一开始睾丸是在腹腔里,通过鞘膜腔最终下降到阴囊里。鞘膜腔在睾丸进入阴囊后,它应该慢慢闭合,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鞘膜腔没有闭合就形成小儿的睾丸鞘膜积液。一般来说多数鞘膜腔在小儿出生六个月之内就闭合。如果超过六个月还没闭合,这时自行闭合的可能性变小。一般在小儿两岁以后再最终决定是不是要进行手术治疗。所以当小孩出生后,发现睾丸鞘膜积液后,应该当时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保守治疗。
鞘膜积液治疗方法
睾丸鞘膜积液是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具体的治疗方法跟年龄有关系。两岁以内的儿童最好先进行观察,因为有一定的自愈性。两岁以上的孩子要根据具体积液变化选择手术治疗。成人的鞘膜积液的治疗还是使用手术,能够起到根治的效果。
膝盖抽水后要注意什么
当膝盖关节腔中出现积液时,需要进行抽水治疗。做了膝盖抽水后需要在关节腔中注射硬化剂,防止关节腔粘连;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多的活动;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定期复查,发现积液再次出现时可能还要继续抽水;平时要注意少走楼梯,减轻体重,合理饮食,对于病情的缓解有帮助。
膝盖抽水后多久能下地
膝盖抽水后最少要卧床休息两周,如果病情恢复的比较好,可以适当的下床活动,但是想要彻底痊愈最少需要几个月,期间要注意减少活动,尤其是膝关节的屈曲活动。在做了膝盖抽水后可以抬高患肢消肿,注意膝盖的保暖,减轻膝盖疼痛症状,平时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