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心力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发布时间:2019-12-1749702次浏览

引起心衰的出现原因是有很多种的,比如各种心脏疾病心肌梗死、心肌病、冠心病等。另外感染、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肺栓塞、过多摄入食盐、体力活动过度等等会引起心力衰竭,此外受到药物的影响也会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唯有找出根本的原因才能最好的对心脏衰竭做好处理和治疗。

心力衰竭亦称为心功能失代偿或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发生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引起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导致供血不足引起心衰的疾病,一般伴随着其他疾病的心血内科疾病发生,那么心力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1.各种心脏疾病的影响
  这是导致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也是根本原因,其中常见的诱发心力衰竭的心脏疾病有:心肌梗死、心肌病冠心病等,在疾病晚期都容易出现心力衰竭。
  2.感染
  可直接损害心肌,或间接影响心脏功能。风湿活动、病毒性和中毒性心肌炎均可直接损害心肌;感染性心内膜炎可进一步损害原有瓣膜病变;呼吸道感染可因发热、心动过速、咳嗽,而产生暂时性肺动脉高压和心脏负荷增加,均可诱发心力衰竭。
  3.心律失常
  特别是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使心室充盈减少和心输出量减低。
  4.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妊娠和分娩均可增加心脏负荷。
  5.肺栓塞
  特别是多发性肺小动脉栓塞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6.体力活动过度和情绪波动
  可增加心脏负荷,而导致心力衰竭。
  7.过多摄入食盐
  可加重钠和水的潴留,使血容量增加,心脏前负荷增加,可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
  8.药物影响
  对心脏功能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受体阻滞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维拉帕米(异搏定)等可诱发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除引起心律失常外,可加重心力衰竭。但不恰当地停用洋地黄也可引起心力衰竭复发。

相关推荐

02:10
慢性心衰的中医治疗效果好吗
慢性心衰中医治疗效果很好。西医治疗主要是β受体阻滞剂,减慢心率,让心脏休息,除此以外,其他的并没有写到教科书里面去。中医认为心衰原因很多,不外乎心脏太疲劳了,太疲劳除了让心脏休息以外,可以有营养心肌的药物,益气活血、温阳、养心血、养心阴等等,让心脏重新恢复到年轻状态,让心脏得到足够的营养,足够的休息。所以中药比西药治疗心衰效果更好。其次,治疗慢性心衰还要注意它的基础疾病,什么原因导致了心衰,是慢阻肺还是肺心病等等,如果有基础疾病,一定要治疗基础疾病,如果是单纯的慢性心衰,中药有营养心肌的作用,效果更好。
01:44
心功能二级什么意思
心功能二级是心力衰竭的一个分级标准。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发展到终末期的一个阶段,一旦出现心力衰竭,代表着心脏功能的严重减低,心力衰竭的五年生存率和恶性肿瘤是类似的,根据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以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的分级标准,将心力衰竭分为1~4级。心功能二级就是患者在一般体力活动下会出现体力受限的情况,如患者在半年前可以进行家务活动、超市购物、爬二三层楼梯,但近一个月在从事这些活动情况下,出现活动后的胸闷、气短,甚至出现双下肢的浮肿,一旦出现这类情况,要及早就医,及时查找引发心力衰竭的心脏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另一方面要针对心力衰竭采取有效的药物治疗,防止进一步的恶化、加重。
得了心力衰竭为什么要限盐限水
我们知道心力衰竭的患者,他有肺循环或者是体循环的淤血,心脏负担比较重,这样会导致心室泵水的功能或者是充盈功能的低下,同时还会有体液的储留。所以在治疗心衰的病人,首先要控制液体的量以及采取低盐饮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要限盐限水。限盐限水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心脏的负担,同时可以减少体液储留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00

2021-01-15

89141次收听

心力衰竭如何进行诊断
一般情况下,心力衰竭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X射线检查、CT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
心力衰竭可以预防吗
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多种原因有关,所以是可以预防的。预防主要包括积极治疗原发病,且控制呼吸道感染发生。另外,平时要保证情绪平和,不要过于激动。也要避免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饮食要避开暴饮暴食,而有严重心脏病的女性需禁止妊娠。
孕妇心力衰竭怎么办
孕妇心力衰竭若是症状表现较轻,未有其他明显性症状通过一般治疗即可改善;若是病情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若是由于营养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型心肌病,以治疗原发性疾病为主;如果是由高血压引起的心力衰竭,要保持血压稳定。而对于孕晚期孕妇各项体征正常胎儿发育已接近成熟者可选择终止妊娠。
心力衰竭的症状是什么
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能有呼吸困难,气短,乏力,腹胀,钝痛,食欲下降,恶心,胃部胀气,餐后不适,便秘,神志模糊,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软弱无力、肢体冰冷;重度心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焦虑、失眠、恶梦等;急性心衰口唇紫绀、呼吸急促、少尿、血压下降、休克等表现。1、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的主要表现之一,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依次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静息呼吸困难和急性肺水肿(可有泡沫样痰)。2、运动耐力降低,表现为劳力或日常活动时的出现气短,乏力,活动受限的症状,疲乏或者无力的患者常伴有肢体沉重感。3、体循环淤血的表现,比如肝淤血,发现肝大,肠道淤血可以表现为腹胀,腹部的钝痛,右上腹沉重感,食欲下降,恶心,胃部胀气,餐后不适以及便秘,严重可以出现腹水。4、如果是低心排血量相关的症状。心衰早期可以出现夜尿增多。如果出现少尿,这是心衰加重的一种征兆。有些慢性心衰的患者还可以出现贫血。
语音时长 01:38

2020-03-31

47587次收听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什么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泵血功能降低,导致心脏的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身体各个组织器官的氧的需求而出现相应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同时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的淤血,是各种心脏疾病发展到终末阶段所出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也是各类心脏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种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炎、各种类型的心肌病、长期不控制或难以控制的高血压等等,其中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多见,其次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限,所以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应该积极治疗的。
语音时长 01:00

2020-03-31

62639次收听

慢性心衰能治好吗
慢性心衰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比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包炎等等,导致心脏结构或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脏泵血功能减退,不能满足人体组织器官血液供应并影响其功能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慢性心衰或心脏功能不全,治愈是不可能的,只能通过积极的治疗改善症状,延长心衰患者的生存期。虽然心衰的治疗措施不断改进,治疗心衰的药物也的不断更新,但是心衰的死亡率依然很高。心衰患者一年的总病死率在20%-40%之间,住院期间的病死率约为5%-8%,20%的心衰患者在6个月内会再次入院治疗。相对来说,Ⅰ级和Ⅱ级心衰患者的5年存活率比较高,但是对于Ⅲ级和Ⅳ级心衰,死亡率就很高了,5年存活率只有40%-50%甚至更低。当然,既然有心衰,不管是哪一级,都有可能出现突发症状而引起猝死的。
语音时长 01:28

2020-03-31

56756次收听

心力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心力衰竭是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力衰竭的症状有疲劳、尿少浮肿、腹痛腹泻等,有心力衰竭的人还会出现自卑、多疑、敏感等症状。因此当自己的身体出现一些异常症状时,千万不要忽视,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查看和科学的治疗。
02:05
心力衰竭的症状
心力衰竭症状主要分为左心衰症状和右心衰症状。病人出现左心衰表现为逐渐加重呼吸困难。最早期呼吸困难和活动相关,随着病情加重呼吸困难表现也会越重,病人活动耐量也减少,但休息后症状可减轻。后期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也就是病人晚上睡觉突然觉得憋气,需要坐起来喘一会儿后才能缓解。这些都是左心衰典型表现,病人还可出现全身乏力,头晕感觉。右心衰病人主要是以体循环淤血为主要表现,有水肿症状,主要是脚肿,还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心衰是怎么回事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当中一个比较严重的疾病。它指的是心脏泵血的能力下降,简单来讲,心力衰竭就是泵血能力下降,那么为什么会导致泵血能力下降。常见的原因,比如说在30年前,更多的比如说风湿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原因,那么现在,可能比如说冠心病是常见的原因,也就是我们说。如果急性心梗导致心脏肌肉的坏死,那你想想它这个心脏的肌肉都不工作,那么它往外泵血的能力就下降了,这个时候就导致心力衰竭。
语音时长 01:43

2018-09-07

58425次收听

01:55
心衰怎么检查
心衰患者需要进行以下几项检查:第一,心脏彩超检查,是患有心衰的病人,最常会进行的一项检查。因为通过心脏彩超,能够评价患者的心功能,比如射血分数。一般情况下,射血分数是指心脏储存血液和泵出血液的效率。如果这个效率太低,也就是射血分数过低,患者就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就可以产生心力衰竭的病理表现。同时,心脏彩超,也可以提示机体有无心力衰竭的原因,比如心脏有无出现扩大的情况,有无发生局部室壁运动异常等情况。第二,心衰患者需要进行抽血化验。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通过血液方面的化验,来评价BNP以及血清电解质等情况。以上针对心衰的抽血化验,以及心脏彩超检查,是对于心力衰竭的患者来说,最基础,也是最必须要进行的检查。
02:25
心力衰竭的治疗
心力衰竭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第一,西医替代疗法,比如心脏移植和主动脉球囊反搏。主动脉球囊反搏是通过仪器和机器来替代心脏的一种方法。第二,通过西药的保守治疗方法,可以对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通常情况下,这种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控制急性心衰症状的药物,一般是静脉药物,比如洋地黄、利尿剂等,可以迅速缓解患者的症状。另一类是急性心衰稳定后,进入慢性阶段所需要的药物,比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螺内酯、倍他洛克、β受体阻滞剂等,这些药物短期效果并不明显,但是长期缓解症状的效果,会比较好。第三,中药疗法。在使用西药治疗的同时,心力衰竭患者可以采用长期服用中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能够明显地提高心衰病人的生存质量。
注重阴阳互化、气血相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所有心血管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发生心力衰竭,且往往是最终表现和死亡原因。许多心外疾病也可以引起心力衰竭。虽然近些年心力衰竭的机械辅助治疗、药物治疗取得了较大进展,骨髓干细胞移植也显示有希望的前景,但其5年死亡率仍和恶性肿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