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小板低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12-1351132次浏览

当骨髓成熟后,骨髓表面得巨型细胞就会脱落下来,从而形成血小板,而血小板则具有止血的作用,如果缺少血小板的话,身体可能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当然,血小板低也会导致身体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只有血小板的浓度维持在规定的范围内,才可以维持身体健康。如果血小板偏低的话,身体可能会出现皮肤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而这些症状并不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

血小板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有少数人会出现这种情况。但由于血小板低的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导致很多人都不注意不到,认为只是普通的上火感冒,其实,越是小症状越应该引起重视,因为很多大型疾病都是从小症状开始的,所以一定要引起重视,切勿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那么,血小板低的症状有哪些呢?
  1、皮肤出血
  皮肤出血是血小板出血的最明显症状,不过,由于出血量很少,所以导致很多人都无法引起重视。皮肤出血的表现一共有三种,分别是:血点、紫癜、淤斑,不过,很多人都容易把这三种情况误认为是皮肤病,但其实并不是,当皮肤出现这三种状况时,最大的可能就是血小板低,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2、牙龈出血
  当我们早晚刷牙时,一般都会出现牙龈出血的情况,所以对于牙龈出血,很多人都习以为常了,因为这种状况并不足以引起重视。的确,有部分牙龈出血是上火感冒的症状,但如果出现口腔粘膜血疱的话,就要引起重视了,因为这就是血小板低的症状,很多人就因为不重视,而导致病情加重。
  由于血小板低的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建议大家平时多了解一下血小板低的症状,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当出现了血小板低的状况后,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少吃纤维、粗粮类食品,当然,烧烤之类的食物也是禁忌,大家一定要注意。

相关推荐

针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治疗,该患者经药物治疗明显好转
患者于入院前3天因在社区医院检查发现血小板低,于是家属带患者来医院就诊,通过体格检查、血常规、骨髓穿刺等进行检查明确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通过匹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药物住院治疗7天,最终治疗好转出院。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原因是什么
大血小板数目偏低并不对应于临床某一个疾病。骨髓制造的血小板,在形态、数目上面是比较均一的。出现大血小板偏低,往往都是在血小板过度消耗的时候,骨髓为了代偿血小板的消耗,加速制造血小板,就会释放一部分大血小板进入血液。再一个,在一些创伤、放化疗、其他疾病的干扰情况下,也会引起大血小板数量的偏低,在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情况下,血小板的大小、血小板的分布宽度等等这些指标,并不对应很明确的临床疾病。所以出现了血小板体积增大的情况,建议到医院就诊,确定一下有没有病理性的情况。
语音时长 00:38

2021-12-30

81983次收听

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正常值是什么
血当中的血成分里边主要是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这三种血成分。其中红细胞占比是最多的,红细胞的正常范围,在成年男性是400到550万每立方毫米,成年的女性是350到500万每立方毫米。低于这个数值就是贫血,高于这个数值就是红细胞的增多。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到10×10^9/L,一般白细胞里边又分为了五种细胞,包括了中性粒细胞占比是50%到70%,淋巴细胞占比是20%到40%,单核细胞占比是3%到8%,嗜酸细胞占比是0.5%到5%,嗜碱细胞占比是小于1%。如果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多或减少,是会比较明显的影响到白细胞总数,像其他的单核细胞、嗜酸。嗜碱细胞增多,相对的影响会比较小,主要是占比就会非常的低。一般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主要反映的是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是淋巴细胞的增多,以及这两种细胞的减少。所以在白细胞有异常的时候,需要是分清楚是其中的粒细胞有问题,还是淋巴细胞有问题,这两种细胞的问题是反映的不同的疾病的,最多的是反映的还是感染性疾病。但是一种粒细胞的变化反映的是细菌感染性的疾病。淋巴细胞的变化更多反映的是病毒感染的疾病。血小板的正常值是100到300×10^9/L,血小板减少主要是叫血小板减少症,最常见的就是免疫性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增多就是血小板增多症。
语音时长 02:14

2021-10-15

76247次收听

01:49
血小板减低怎么回事
血小板减低原因很多。最常见原因是其他疾病继发的血小板减少,常见原因是慢性感染,炎症性的疾病,比如风湿免疫科的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一些药物,包括抗生素类的、治疗甲状腺及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药物,也可引起。另一大原因是原发的血液系统疾病,常见的是特发性的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急慢性白血病病人,特别是血小板重度减低病人。建议这些患者尽快到医院就诊,通过抽血或者骨髓穿刺检查,尽快确定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根据不同的原因,选择相应治疗。
01:47
血小板减少危险吗
要根据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特别是血小板降低的程度来区分是否危险。血小板减少主要引起的临床风险是出血。出血和血小板降低的程度、和血小板降低的速度都有一定的关系。一般的血小板能够稳定的维持于50×109/L以上,不会引起出血。血小板降到20×109/L以下,特别是10×109/L以下属于血小板重度的减少,往往自发性的出血。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输注血小板或用药物迅速提升血小板,来减少出血。一些血小板迅速下降的病人、一些合并凝血机能异常的病人,血小板轻度或中度的降低也能引起出血的情况,需要根据病因针对性治疗。
01:46
提升血小板的方法
提升血小板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疾病、血小板降低的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处理。轻度的血小板降低,特别是血小板稳定在50×109/L以上,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血小板严重的降低,特别是小于20×109/L以后,需要血液科进行紧急干预,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需求。一些放化疗的病人,为了保证放化疗的顺利进行,需要提前进行干预,常用的提升血小板的药物有促血小板生成素、白细胞介素-11等,多数可以有效的提升血小板数量;在紧急情况下使用提升血小板的药物,不能迅速提升血小板,也可以通过血小板输注的方式紧急提升血小板。
血小板减少有哪些临床表现
血小板减少分为了很多种,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症状有怕冷、头晕等症状,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状有高血压、血尿、氮质血症等,血栓性血小板减少典型的症状就是神经系统出现异常、出血。
血小板减少如何治疗
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有许多,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方式应该是对症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细菌感染都是可以引起血小板的减少的,应当首先去医院进行确诊,然后根据医生给出的治疗方案积极进行治疗。
血小板测定有什么临床意义
血小板测定的临床意义主要是用来诊断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此外,还可以用来诊断一些血小板减少或者增高的其它疾病。比较常见的有骨髓造血功能受损、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药治疗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分为良性的情况和恶性的情况,也和免疫或药物相关以及血液肿瘤。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也会造成血小板的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的恶性肿瘤转移、放化疗之后也可引起血小板小板的减低。想要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需根据不同的疾病对症用药。比如说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我们可以用促血小板生成素、促进造血的物质,也包括一些中成药,而这些如果是免疫或者药物相关的小板减少,肯定是去除病因,比如治疗免疫病还有停止引起血小板减低的药物服用,再有用激素或者丙种球蛋白来促进血小板的恢复,这些方法都能一定程度的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32

2020-02-27

59204次收听

02:22
血小板减少吃什么药好
血小板减少可以服用促血小板生成素、或使用中成药。血小板减少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病症,分为良性和恶性,也和免疫或药物以及血液肿瘤相关。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也会造成血小板的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的恶性肿瘤转移、放化疗之后也可引起血小板小板的减低。想要促进血小板的恢复,需根据不同的疾病对症用药。比如放化疗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可以用促血小板生成素、促进造血的物质,也包括一些中成药。如果是免疫或者药物相关的小板减少,需要及时去除病因。比如治疗免疫病、停止服用引起血小板减低的药物,用激素或者丙种球蛋白促进血小板的恢复。
血小板低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低可能是药物影响、再生障碍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原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血小板减少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大部分是因为肝脏疾病,和继发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最常见的是干燥综合征,红斑狼疮、硬皮病等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往往是原因不清出现的血小板减少。
语音时长 00:57

2018-09-30

60351次收听

血小板减少症有哪些危害
血小板减少症危害是如果血小板低于30,可出现严重的内脏出血可能。血小板正常值是100到300,低于100叫血小板减少,表现是出血,如果血小板超过30,会出现皮肤粘膜出血、紫癜等不需要治疗。血小板疾病是由于血小板数量减少,低于正常值。
语音时长 00:55

2018-09-14

61587次收听

02:00
血小板减少症怎么治疗
血小板减少症要进行治疗,但是不同原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要根据相应的病因进行治疗,主要的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的治疗、输注血小板的支持治疗。具体如下:1、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大部分患者通过糖皮质激素的治疗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2、部分血小板减低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进行丙球的输注治疗,还有一些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浆置换等;3、有些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是因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不好或免疫性的因素,要进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最常见的是环孢素;4、如果患者是重度或者极重度的患者,有合适的供者,可以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5、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或急性、慢性白血病引起的血小板减少,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化疗,化疗以后再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6、部分患者如果由感染等因素引起,病因去除以后血小板自然会长起来,只需要在血小板减低比较明显的时候进行血小板输注,另外需进行抗感染治疗,帮助患者度过感染期,血小板最后能够恢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