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怎样治疗腰间盘膨出

发布时间:2019-12-1364795次浏览

腰间盘膨出跟现代人少运动以及久坐的生活习惯有着紧密的联系,对于这种情况进行治疗可以采取三种方式分别是保守治疗,神经阻滞技术以及手术治疗的方式。对于有这部分毛病的患者来讲,平常也应该要保证自己的坐姿和站姿。

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就是久坐或者是直接躺着,总之不会怎么锻炼。而很多人就是由于这种日积月累形成了一种腰痛的毛病,在没有得到合适治疗的时候反而就会变得更加严重,例如腰间膨出就是现在非常普遍的一个腰痛问题。那么怎样治疗腰间膨出呢?
  保守治疗
  就目前绝大多数的患者来看基本上采取的都是保守治疗的方式,比方说采用康复理疗或者是局部按摩又或者是锻炼以及中医疗法当中经常用到的针灸等等,这些方法没有什么太大的创伤,但是却可以得到症状的缓解,在整体的治疗效果上面其实还是不错的,当然如果情况更严重或者直接发展成了一种疾病,那可能就要采取其他的方法。
  神经阻滞技术
  倘若再采取了保守治疗的时间已经超过了三个月,或者是已经非常久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缓解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是患者在神经症状方面出现了丢失就需要采取神经阻滞的技术,虽然这种技术在治疗腰间膨出上并不是万能的,但是却是在保守治疗进行过度的时候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于症状相对比较严重一点的患者来说,它可能会更合适。
  手术治疗
  腰间膨出发展到最后,如果以上这两种方法都不行,那就只能够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不过手术也可以分为很多种,一种是微创的治疗型是另外一种就是开大刀,也就是需要有大面积的创伤口,微创应该是当前最为主流的一种治疗手段,比较推荐的有椎间盘镜技术以及椎间孔镜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可以对椎间盘进行减压以及症状的缓解,如果椎间盘发生了蜕变或者是脊柱不稳定,那就必须要通过开大刀的方式才可以。

相关推荐

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可不可靠
小针刀不一定能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对于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所导致的一部分症状,是有一定治疗效果的,但是不建议长时间反复的去使用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因为腰椎间盘突出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外力所造成椎间盘纤维环结构的破裂,腰椎间盘髓核从前向后突出压迫硬膜囊和神经根,小针刀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因为小针刀没有办法进入椎管之内,没有办法将突出的椎间盘去除掉。一般只能够在腰背部的皮下层、筋膜层,还有浅表的肌肉层,进行局部的肌肉痉挛的松解,但是并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造成的神经压迫。因此,小针刀可以缓解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一部分腰部、腿部的症状,但是对于腰椎间盘突出比较严重的患者,小针刀没有办法从根本上去解决此类疾病。因此,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应该通过正规医院的就诊治疗,去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语音时长 01:37

2021-07-09

66564次收听

腰间盘膨出的症状
腰间盘膨出症状,腰痛,腰背部肌肉的痉挛,会出现局部肌肉的剧痛,腰椎间盘膨出及早期不伴有下肢的疼痛以及麻木不适等。椎间盘膨出是病理学上的一种病名。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一种较轻的类型,主要是指纤维环的部分破裂,但表层尚完整,此时髓核内的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的隆起,但其表面光滑,腰椎间盘膨出其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并不严重。疼痛一般呈酸胀不适,以及隐痛,有时会出现持续性的钝痛,牵扯性的疼痛,一般在久坐久站或者是长期弯腰时会出现其休息后疼痛会明显的减轻,甚至是消失。另外腰椎间盘膨出早期会出现腰背部肌肉的痉挛,这时会出现局部肌肉的剧痛。治疗大多可以采用牵引或者是适当的理疗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一般完全可以治愈。
语音时长 01:29

2020-03-19

66705次收听

腰间盘突出早期怎么治疗最好
腰间盘突出早期采取局部理疗、适当锻炼及骨盆牵引等非手术治疗的方法相对较好。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早期患者一般没有大小便功能障碍和广泛的肌力或皮感减退或者是瘫痪等症状。因此,一般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1,指导患者卧硬板床休息,进行适当的腰背肌功能锻炼,如倒退走路,飞燕式腰背肌功能锻炼等。2、采取局部的热敷、理疗、红外线、超声波以及电磁疗疗法等进行治疗,以缓解腰背部的疼痛以及腰背肌的痉挛等。3、采用对骨盆牵引法进行治疗。以增大椎体之间的间隙,缓解局部肌肉的紧张。还可以采取一些按抖复位的方法进行治疗,相对来说较好。对于疼痛明显的患者,可以给予口服非甾体的抗炎镇痛药物应用进行治疗。
语音时长 01:37

2020-03-19

63424次收听

腰间盘膨出症状有什么
腰间盘膨出的症状不会太重,腰间盘突出症分三个病理过程,腰间盘膨出、腰间盘突出,还有腰间盘脱出。所以说腰间盘膨出是最轻的一个病理过程。最轻的它症状一般是要会要引起腰部酸痛,长时间站立或是劳累后会引起腰部酸痛、胀痛,还有烧灼样的疼痛,第一个症状就是腰痛。第二个症状膨出会引起一个刺激或激惹神经根,会引起一个下肢的一种放射痛,这种疼会沿着臀部、大腿的后侧有时候会窜到小腿的外侧下肢放射痛。第三个症状还会引起一个下肢麻木,麻木也会引起从大腿的后侧到小腿的外侧,或小腿的后侧到脚背或脚底,这个麻木症状,这种麻木也是一种轻微的麻木,就说腰间盘膨出和腰间盘突出,它是一个不同病理的过程,症状比较相似。
语音时长 01:09

2020-02-25

54648次收听

腰间盘突出能摸出来吗
腰椎间盘突出是无法摸得出来的。不过,倘若患者存在腰部精肉痉挛,或姿势性脊柱侧弯,这些情况就可以摸得出来,椰果也需要专业人士才可以摸得出来,患者是摸不出来的。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情况,建议患者要及早治疗。
腰间盘突出电疗有用吗
出现腰间盘突出可以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电疗就是其中一种方法,能达到一定作用,除了电疗还可以采用其他理疗方式,像针灸治疗法,牵引治疗法,推拿按揉法,还要好好卧床休息,积极锻炼腰部肌肉。
腰间盘突出怎样睡姿好
现如今有不少人往往会由于不良的工作姿势以及年龄的退变等因素而发作腰间盘突出这种疾病。如果想要让该病症早日消失,那么在生活当中就有很多事项需要注意。病人尤其要注意自己的睡姿,一般比较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偶尔也可以考虑俯卧的睡眠姿势,但不得长期应用该睡眠姿势。
为什么会得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的原因很多,腰椎间盘质量的下降、含水量蛋白含量下降、各种急慢性损伤等都会影响患者的腰部情况,都会出现这样的疾病,在日常可以做一些有益运动,对疾病的控制等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试试。
02:30
腰间盘突出压迫神经腿疼怎么办
腰间盘突出压迫了神经引起下肢的腿疼,如何处理:第一,卧硬板床休息,目的是减轻神经根的水肿,减轻椎间盘的压力。第二,扎针灸,目的是通过辨证取穴缓解神经根的水肿和压力。第三,外用药物,弗洛比芬凝胶贴膏、活血止痛膏、千山活血膏、消痛贴膏都可以用,或口服一些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腺苷钴胺,也可以口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如乐松、弗洛比芬、芬必得;第四,保守治疗效果差,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必要时需行手术治疗。
03:13
腰间盘突出的症状有哪些
腰椎盘突出一般会带来腰部疼痛,活动受限,同时伴有腰部臀部或者下肢放射痛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由于疼痛无法睡眠,甚至无法活动。除了带来疼痛感以外,还可带来局部下肢或者是髋关节周围一些肌肉功能障碍。严重腰椎间盘突出一旦压迫麻位神经,会导致大小便以及男性性功能这些明显减退。腰椎间盘根据突出部位、突出程度、突出类型以及突出阶段,对应神经会带来很多不同症状。临床上确诊腰椎间盘突出一般借助磁共振检查,它没有太大辐射,对椎间盘早期中期或者晚期严重病变,发现较全面,便于医生明确诊断,确定治疗方案。
02:45
腰间盘突出吃什么好
腰间盘突出多吃牛奶、鸡蛋,适量补充一些钙剂,减少钙流失。不要吃太多大鱼大肉之类食物,避免食用过量,食用过量会带来便秘、体重增加,以免引起治疗效果差、容易复发等危险因素。腰间盘突出是由于椎间盘突出以后压迫神经带来临床症状。腰椎主要是负重功能,在外部负重或者久坐或者站立的时候,疼痛症状就会加重,所以医生大部分都建议初犯或症状较轻病人卧床休息两到四周。
腰间盘突出的早期症状
腰间盘突出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越早治疗越好。早期会出现腰痛、腰酸的情况,主要是由于腰部椎间盘的张力增高导致的。还会压迫神经,导致下肢放射性的疼痛以及麻木的感觉。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进行药物或者手术治疗。
按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注意事项
患者如果出现了腰疼或者腰腿疼的症状,要去医院做正规影像学的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适合做推拿手法,进行相应的治疗;但是有些患者不适合按摩,是禁忌做推拿治疗的。擅自推拿可能会出现更严重的后果,甚至下肢的不完全瘫痪等等。
语音时长 01:09

2018-09-07

55565次收听

01:56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以练瑜伽吗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可以练瑜伽。一般来说,如果是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瑜伽体位练习,就能够增加患者腰腹部的力量,可以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以及侧韧带的力量,能够避免椎间盘压迫人体的正常韧带。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适合练瑜伽,但是需要注意几个问题,比如在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的时候,患者不适合进行瑜伽锻炼。在疾病缓解期的时候,患者可以进行简单的瑜伽锻炼,而锻炼的强度需要由弱到强,患者可以进行一些腹部或者是腰背部核心肌肉的牵拉,也可以进行下肢腿部肌肉的牵拉锻炼。患者可以适当选择身体向后弯曲的体式,可以加强背部韧带和肌肉,能够使得椎间盘保持在适当的位置,可以帮助恢复脊柱的稳定性,还可以促进腰椎区域的血液流动。
01:56
腰间盘突出能治好吗
因为腰椎间盘宊出症是腰椎间盘的髓核随着年龄增加出现的退行性改变,随着科学的发展,通过有效治疗,可以让患者疼痛消失,恢复正常的生活工作。只要我们正确理解疾病,加强自身保护,预防再次复发,临床上可以理解为是能够治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