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血瘀怎么调理

发布时间:2019-11-2552733次浏览

月经不调是不少女性都有的现象,而不同的原因其月经不调的症状表现也是不一样的,调治方法也不同,如其中就有的女性因血瘀而导致出现月经不调现象的,针对这种情况,月经不调的女性要注意从生活饮食等方面来调理,还可以通过中药来进行调理,以恢复正常的月经。

月经不调在女性当中属于常见的一种现象,而它的表现是多方面的,病因不同,症状也不一样,有很多因素可引起女性出现月经不调现象,其中血瘀就可导致月经不调现象。女性出现血瘀要及时进行调理,避免影响健康。那么,女性血瘀怎么调理?
  对于月经不调得属血瘀型者来说,调理的话,就宜以行气、活血为主,可选择这类药物来达到疏通气血,“以通为补”的效果,如可选择柴胡、香附、郁金、当归、川芎、红花、薤白、枳壳、桃仁、参三七、银杏叶等行气、活血中草药来调理,可以改善血瘀体质。
  具体的如理气、活血化瘀方剂柴胡疏肝散、血府逐瘀汤、失笑散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具体的使用要根据血瘀部位的不同来灵活选用。如果患者有情绪抑郁症状的,还应以心理疏导为主,配合疏肝理气解郁的药物来治疗,如柴胡、郁金、青皮、香附等。中成药可以选择逍遥丸、越鞠丸等,有不错的解郁作用。
  月经不调血瘀者除对症服用药物调理外,还要注意做好饮食护理工作,注意改变饮食习惯,避免过多食用油腻厚味、甜食及过咸食物,同时要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情绪,注意加强锻炼,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要多喝水,避免在寒冷环境逗留。
  注意保暖,可每天用热水泡脚,这样有利于改善全身气血运行,如可定期进行药浴、按摩,效果会更好。平时可多吃一些有行气、活血作用的食物,如白萝卜、柑橘、银杏、玫瑰花茶、茉莉花茶等,还有桃仁、油菜、黑大豆等,有活血祛瘀作用,平时可多吃这些食物进行调理。

相关推荐

血瘀吃什么中成药?
治疗血瘀常用的中成药有血瘀通颗粒、冠心丹参片、化瘀舒经胶囊、三香化瘀膏、调经化瘀丸等,具体如下。1.血瘀通颗粒:具有益气养血、祛瘀通络的功效,可用于属气虚血瘀证的中风病恢复期患者的治疗。2.冠心丹参片: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可治疗气滞血瘀所致的胸闷刺痛、心悸、气短等。3.化瘀舒经胶囊:具有温经、行气、止痛的功效,可缓解寒凝气滞所致的经行小腹疼痛、经行不畅、月经量少、手足欠温等。4.三香化瘀膏: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用于瘀血阻络,风寒痹证所致疼痛的辅助治疗。5.调经化瘀丸:具有调经行血、理气化瘀的功效,可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经血不调、行经腹痛、经闭不通。需要注意的是,血瘀不等于血栓,活血化瘀的中药不能等同阿司匹林、华法林等抗血小板、抗凝药物。
语音时长 01:29

2022-08-18

15206次收听

03:06
指甲被压了里面有淤血变黑了怎么办
指甲被压了,里面有淤血变黑。A、首先把伤处进行X片检查,明确是否伤到了骨头,如果存在伤口感染不愈合的情况,需要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以清创,定期换药。B、若只是软组织损伤,可给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物内服治疗。注意减少伤肢的活动,卧床休息,腕部抬高。C、若发现甲部的淤血越来越多,肿痛更加明显,需要拔甲减压,清除淤血。要注意伤处的卫生,适当地补充营养,促进病情的恢复。每天要对手指的部位进行热敷,缓解症状。还要注意不要让指甲过度受力,避免指甲出现脱壳。
02:55
脚趾甲黑了一块是怎么回事
脚趾甲黑了一块,最多见的情况是甲下出血。甲下出血往往和走路时间比较长,鞋跟脚比较拥挤,所以指甲不耐受,最后产生了甲下的出血。第二种情况,见于指甲的色素痣,我们知道指甲都有生发的区域,像指甲上的甲半月,就是灰白色的半月形区域,是甲半月,是产生指甲的地方,如果这个地方被色素痣细聚集,最后就长出来一块指甲的色素痣。第三种情况,甲真菌病指甲也是黑了一块,这种黑一般是黑褐色,不是纯粹的那种黑。
03:18
脚趾甲有一块变黑不疼是什么情况
脚趾甲有一块变黑、不疼最常见的就是甲下出血。女性往往就是穿高跟鞋脚趾头受到挤压,走路时间比较长甲下出血。男孩子多见于运动,蹦、跳或者是被人踩了一脚,最后脚指甲有一天发现变黑了。甲下出血一般长达半年以上黑就会逐渐恢复,由黑变成黄棕色,然后逐渐的就消失了。指甲的色素痣,指甲的色素痣发生于指甲的生发区域,指甲的生发区域就是指甲的半月。要注意观察,不是马上处理,如果由浅褐色变成深褐色,变成黑色,甚至皮肤出现肿胀,还有点状的色素,这时赶快就得拔掉,否则可能会演变成黑素瘤。
02:29
血淤体质怎么调理
血瘀就是一种人体的血脉痹阻,血液运行不畅的表现,用现代病理学来说,就是微循环的一种障碍。它的调理来说,一方面要适当运动,增强气血的运行,加强循环。第二在饮食上,中医有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最常用的田七,把田七磨成粉,每次喝一小勺,就可以活血化瘀。另外当归也可以,因为当归等同四物,又可以活血也可以补血,当归粉也是可以的。所以有些时候常常用当归粉、田七粉,有时候加点红参粉,如果有阴虚的就加西洋参,这就补气,活血就是把它打成粉,每次喝一点就调理血脉。另外在运动方面,提倡太运动,这种微细的震动,比如微微的抖动,它是以抖动四肢循环为主的,慢慢的气血就会达到四肢的末端。如果瘀阻的患者他脸色有一种青色的,有一种晦暗的这种感觉,就瘀阻了,这个就需要我们去调摄,调摄生命,把升息进行调整,通过运动、饮食、药物这些来进行。
气滞血瘀是什么症状
气滞血瘀是指气机的瘀滞不通,导致血停瘀滞。因为血为气之母,而气为血之衰,气推动了血的运行。所以气滞血瘀是一个并存的现象,气滞日久就容易导致血瘀。气滞血瘀的主要临床症状经常是胸胁的胀痛,甚至走窜疼痛,先开始是胀痛,并不是固定的,这是气郁的表现。同时伴有急躁、易怒,再往下发展,有可能气机瘀滞导致血瘀、身孑,就会出现一些包块,甚至疼痛加剧、刺痛、拒按、痛处不移,妇女可能会见到月经不调、经来血块,甚至还有痛经,经色比较暗,舌象也是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甚至有瘀斑,脉偏色,气滞血瘀其实是中医的病症,属于气血同病。如果气滞偏重,就以情志不舒胀痛为主,如果血瘀偏中就已刺痛和有形的包块结节为主,女性还有可见血块。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17

62701次收听

气滞血瘀用什么泡水喝
气滞血瘀可以用玫瑰花、月季花,荷花,藏红花,丹参、陈皮,小青皮等泡水喝。气滞血瘀可以采用行气、活血化瘀的药物来以水代茶饮。很多行气活血化瘀的药物,多是一些花草,通过开水的浸泡也能将药物的性味浸泡出来,采用代茶饮。比如玫瑰花、月季花就有疏肝、开郁理气,还有活血功效。荷花有疏肝理气、开郁安神的作用,藏红花有理气养血,活血的作用,此外像丹参、陈皮具有活血化瘀,兼有阳虚的作用。陈皮芳香理气用来治疗中气不畅导致的胃脘胀满,还有小青皮,也有利气和温中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31

2020-03-17

59848次收听

腿上出现紫红淤青怎么办
在生活中很多人腿上出现紫红淤青,但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可能自己撞到哪里也不知道,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使用活血化瘀药物,也可以服用一些维生素c,不要用手去抓挠或者用力按揉,应该注意好好休息,这样就能更快恢复。
01:48
气滞血瘀是什么症状
气滞血瘀的患者会有胁肋部疼痛、闷胀、心慌、胸闷、月经不调、轻度的抑郁、面色暗黑、月经有包块、痛经、舌下脉络有於曲,嘴唇暗紫、脉发涩。气滞血瘀主要是气行不畅引起的。血行瘀阻表现为:1、在气滞方面,如胁肋部疼痛、闷涨、心慌、胸闷。2、月经就不调、轻度的抑郁的表现。3、血瘀的表现,胁肋部疼痛。脸色上讲面色暗黑,月经有包块、有痛经、舌下络脉有於曲、嘴唇暗紫,另外脉上讲中医的有一个涩,脉发涩也是血瘀的一个表现,从皮肤上讲,有些皮肤暗黑等等。所以气滞血瘀的症状,从气滞血瘀还是比较多的。
寒湿血瘀怎么调理
寒湿血瘀体质如何调理?寒湿血瘀体质的患者易出现体内血液运行不畅,或内出血,不能消散,而成瘀血内阻的体质。患者常常表现为面色的晦暗,皮肤粗糙,呈褐色,皮肤色素沉着。寒湿血瘀体质的人适合食用具有活血化瘀,行气解郁的食物。不适宜食用肥甘厚味,寒凉冰冻,过辣,过于刺激性的食物和饮料。咖啡、浓茶、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不能多吃。凡具有止血作用的食物,也应忌食。如乌梅、苦瓜、柿子、李子、石榴、花生米等。
语音时长 01:36

2019-09-16

47928次收听

血瘀怎么调理
血瘀体质如何调理。血瘀体质的患者的病因与气血瘀滞有关。气血一旦瘀滞,既可能化寒,也可能化热,甚至痰瘀相杂为患。那么养生根本之法在于活血化瘀,患者最好能够注意调整自身的气血。平时吃一些活血类型的食物或者是补药。另外多做一些有利于心脏血脉的运动,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保持身体和心理的健康。血瘀体质之人在精神调养上,要注意培养乐观的情绪,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血液流通,有利于血瘀体质的改善。
语音时长 01:36

2019-09-16

53880次收听

气滞血瘀怎么调理
什么是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多是因情志内伤,抑郁不遂,气机阻滞,而致血瘀。肝主疏泄而藏血,肝气的疏泄作用在气机调畅中起着关键作用,因而气滞血瘀多与肝失疏泄关系密切。临床上多见胸胁胀满疼痛,瘕聚、症积等病证。
女人气滞血淤的症状
女性经常会出现气滞血淤的症状,气滞血瘀体质的发病倾向,大多具有明显的“不通畅”特征。例如:顽固性头痛、抑郁症、脑梗塞、心肌梗塞、胆囊炎、肠功能紊乱、乳腺小叶增生、痛经、子宫肌瘤、恶性肿瘤等。
气滞血瘀按摩哪里
很多人都会有气滞血瘀的症状,大多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抑郁或急躁,胸胁胀问,刺痛,女性还会出现月经不调的情况,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所以人们都想采取一些方法进行医治,按摩就是很多人们选择的方法,那么气滞血瘀按摩哪里?
气滞血瘀是怎么引起的
人和人的体质都会不一样,有很多的人身体素质,并不是特别的好,不过很多患者的病因都不能从表面来判断。有一些患者得病会是因为气滞血瘀而起因的。那么气滞血瘀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