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5-2059560次浏览
一般情况下,急性肝衰竭多是病毒感染、药物毒性等引起的,其症状包括肝区疼痛、腹水、黄疸、水肿、昏迷等。具体分析如下:
1.肝区疼痛:急性肝衰竭患者的大量肝细胞在短时间内坏死,所以其肝区会出现明显的疼痛。
2.腹水:出现急性肝衰竭后,患者的肝脏功能下降,合成的白蛋白变少,血浆中白蛋白浓度会降低,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所以部分水分从血管移到腹腔中,形成腹水。
3.黄疸:肝脏可以代谢非结合胆红素,若是肝脏受到损伤,体内的非结合胆红素增多,患者便容易有黄疸,其皮肤、巩膜等,都会偏黄。
4.水肿:当肝脏无法正常代谢和排除体内的液体时,可能导致体液潴留,引起水肿。
5.昏迷:急性肝衰竭可能导致精神状态出现变化,患者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迷糊,之后会出现昏迷。
建议患者出现不适后及时就医,然后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等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平时戒烟戒酒,按时休息,保持愉快的心情。
相关推荐
急性肝衰竭能活多久
急性肝衰竭患者如果自身基础性情况良好,没有合并其他伴随性疾病,5年生存率可以高达60%左右。若及时进行肝移植,生存率可提高到80%。但是受到个人体质。患者实际病情以及其他因素影响,每个患者的具体生存期具有很大的差距性。
急性肝衰竭是什么引起
急性肝衰竭发病诱因较为复杂,一般认为该种疾病发生与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其他脏器衰竭以及食物中毒、中暑和其他代谢性疾病都是其常见性诱因。为避免该病发作降低急性肝衰竭的发病率,在平时要注意远离这些诱发性因素。
急性肝衰竭能治好吗
急性肝衰竭能否治好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而定,如果属于早期急性肝衰竭,经过系统性治疗,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而对于中期或晚期急性肝衰竭则预后较差,无法完全治好。目前治疗急性肝衰竭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并发症治疗以及肝移植手术等。
急性肝衰竭早期能治好吗
急性肝衰竭早期肝功能损伤性程度较轻,有部分患者肝功能趋于正常,如果患者体质良好,经过系统性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治愈率达到45%左右,可以完全治好,但是具体治疗情况及效果因人而异。目前治疗急性肝衰竭早期常用性治疗方法为:对因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
急性肝衰竭怎么治
急性肝衰竭是各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伤,临床上常见表现为乏力、食欲缺乏、低热、黄疸、凝血功能障碍等。急性肝衰竭一般可通过营养支持、注意休息、使用头孢菌素、使用利尿剂、肝移植手术等方式进行改善。
急性肝衰竭有什么症状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什么是急性肝衰竭
- 2 急性肝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 3 急性肝衰竭原因
- 4 急性肝衰竭的症状有哪些
- 5 急性肝衰竭的原因
- 6 急性肝衰竭如何分期
- 7 急性肝衰竭是什么引起
- 8 急性肝衰竭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