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博平台,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儿童睾酮低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9-04-2363604次浏览

身体中有多种多样的激素,这些技术在人体发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身体机能运转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角色,儿童出现睾酮低的情况同样需要得到妥善的处理,否则出现的影响和伤害将是无法挽回的,建议让儿童在生活中多多的参加户外的运动,也应该多吃一些动物的内脏和富含锌元素的食物,当然也还可以追加多吃一些富含精氨酸的食品。

儿童是一个需要大人共同关注的群体,孩童期是人生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期,身体上的发育明显,可能会让家长非常的着急,带着孩子到医院去检查,医生告诉孩子出现了睾酮偏低的情况,所以家长对处理的方法肯定会非常的关注,那么儿童睾酮低怎么办?
  1、多多的锻炼:一般儿童出现睾酮低的情况并不要进行特殊的药物处理,在生活中多多的参加体育运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其实当前的很多孩子到户外运动的时间都比较少,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孩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很多大人都剥夺了孩子的运动时间,所以就有可能会导致睾酮低的情况产生。
  2、多吃动物内脏:许多外国人认为动物的内脏是非常不干净的食物,其实,很多中医都主张中国人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动物的内脏,因为其中含有的胆固醇量是非常丰富的,是合成性激素的一个重要配方,有利于人体内雄性激素的水平,也有利于睾酮的提升。
  3、多吃含锌的食物:锌元素对男性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或许许多小孩子在生活中,也不会注意吃一些含锌量比较丰富的食物,其实锌元素对孩子的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出现高筒低的儿童,也应该在生活中多吃蛋黄、贝类,牛奶等富含锌元素的食品。
  4、适当补充精氨酸: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比例是存在差异性的,精氨酸可以起到补肾益精的功效,其实生活中有许多食品都富含钙元素,也可以起到平衡睾酮的作用,比较常见的食物有紫菜,泥鳅,鳝鱼等等。

相关推荐

03:09
3岁宝宝肚子疼是怎么回事
引起宝宝肚子疼的原因多种多样,各种消化道以内或者以外,包括各个系统各种内科,外科疾病都可能引起孩子肚子疼。所以3岁宝宝肚子疼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首先引起孩子肚子疼最常见的诱因,还是各种消化道以内的疾病,最常见的比如像消化道的感染。秋冬季节,孩子往往容易有消化道的病毒感染,在夏秋季节,则常常会有消化道的细菌感染,及时结合孩子的表现,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除了感染之外像常见的,还有其他系统的感染,也可能引起孩子肚子疼,各种消化道以外疾病,像呼吸道感染、心肌炎、心包炎等循环系统感染都是会引起宝宝肚子疼。
03:26
8岁小孩肚子一阵一阵的痛是怎么回事
八岁小孩肚子如果一阵一阵疼,最常见原因是肠痉挛,多是由于饮食不当所引起的,不伴发烧、呕吐、腹泻,一般揉肚子或暖水袋捂肚子能缓解。如果肚子疼,同时伴有腹泻,就是感染引起,可能有肠炎,需化验便常规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以此进行对症治疗。外科性疾病包括肠梗阻、阑尾炎。肠梗阻多见于粪源性肠梗阻。八岁小孩阑尾炎发生率比较高。除了一阵阵肚子疼外,还有恶心、呕吐、发烧等消化道症状,以及伴有全身症状。需要做辅助检查,如腹部B超或CT,或查血常规的结果来进一步做出判断。
宝宝查过敏源需要空腹吗
给宝宝做过敏原检查,不需要空腹的,需要空腹去检查的项目主要就是血液方面的。过敏原检查主要是了解某些特征元素,对微量元素进行检测,明确过敏原之后才会选择治疗方法,主要就是做一些皮试试验等项目。皮肤出现过敏是皮肤自身的问题,引起过敏的原因有很多,而且治疗方法是不同的,过敏了对皮肤的健康影响特别大,所以最好选择权威点的医院做检查。在春秋季节过敏高发的季节,尽量不要带宝宝去公园、超市等人多的地方,以免病毒传染,引起宝宝生病或者是过敏。
语音时长 01:07

2021-05-20

84200次收听

宝宝不停地要吃奶一定是饿了吗
宝宝不停的吃奶,可能就是宝宝太饿了,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宝宝特别容易饥饿,因为母乳里面主要包含的就是水分,宝宝吸收的比较快,代谢的速度也是比较快,所以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会比奶粉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多。很多母乳喂养的宝宝一个小时就会吃一次奶,所以宝妈一定要注意按时给孩子哺乳,因为宝宝的胃容量比较小,撑不了一会儿就会又饿醒,奶量不足宝宝就会吃不饱就会频繁醒来吃奶,如果奶水充足,尽量不要给孩子添加奶粉,奶水不充足的情况下才可以给孩子添加奶粉,母乳喂养的宝宝抵抗力会更强一些。
语音时长 01:09

2021-05-20

85798次收听

小孩子呕吐会发烧吗
小孩子呕吐可能会发烧,但并不是因为呕吐引起的,而是因为呕吐的病因引起的发烧。引起小孩子呕吐的原因有很多,一般考虑是因为消化系统感染而引起的疾病,例如急性胃肠炎,患者的胃肠道黏膜受到病毒或细菌的感染,在体内生长繁殖,会产生很多的毒素,对体温调节中枢造成刺激,导致体温调节点上移,因此才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一般还会伴随着腹泻、腹痛等症状。也有可能是因为病毒性脑炎引起的,患者也容易会有呕吐、发烧等症状,呕吐症状比较严重。
语音时长 01:00

2021-04-20

94880次收听

婴儿腹泻可以打疫苗吗
婴儿腹泻不可以打疫苗。在婴儿腹泻期间身体免疫力比较低,打疫苗容易加重腹泻反应或者引起发烧的问题。打疫苗需要在婴儿完全健康的情况下接种,这样才能起到作用,避免给身体造成伤害所以生病期间不要接种疫苗。婴儿腹泻要及时进行调整治疗这样可以让身体恢复正常继续接种疫苗,婴儿腹泻期间要注意饮食调整,奶粉喂养的宝宝要注意奶粉的浓稠度和温度问题,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这些都对腹泻有一定的帮助。疫苗接种需要在宝宝身体健康的情况下接种,可以避免对身体的伤害。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0

93994次收听

婴儿腹泻会引起发烧吗
婴儿腹泻可能会引起发烧。轻微的腹泻反应不会引起发烧,而腹泻症状不同、病因也是不同的,所以并不是所有的腹泻都会发烧。如果有病毒或者细菌感染的腹泻时,可能会伴有发烧的情况。腹泻引起发烧,需要找到病因然后针对性进行用药,还需要注意观察体温的变化以及孩子的吃奶情况,精神状态以及腹泻的次数等,可以通过药物退烧治疗以及物理降温的方法治疗,预防高热惊厥。婴儿腹泻要找到病因再进行治疗,轻微的腹泻可以通过日常调节可以改善,严重腹泻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生病期间注意补水,防止脱水。
语音时长 01:04

2021-04-20

106697次收听

宝宝肠炎拉肚子怎么办
宝宝肠炎给很多的妈妈们带来了困扰,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治疗。首先要去医院详细的查明宝宝肠炎的病因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导致的,然后对症用药。其次还要根据具体的症状,补充一些益生菌和补液盐促进孩子的恢复。
幼儿拉肚子怎么预防
想要预防孩子拉肚子,家长们首先要坚持母乳喂养,可以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其次不要随便更换奶粉,否则会导致孩子消化功能紊乱;再者,要注意饮食卫生以及饮食营养均衡;最后,还要保持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以及保持腹部温暖。
小儿肠炎怎么推拿
小儿肠炎推拿的方式主要是通过穴位的推拿以及对腹部的一个按压。在推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时间,不能过就按压的力度不能过大。而且在腹部推拿的方式上,一定要注意是同方向进行推拿。其实如果父母没有足够的经验或者是担心自己会给孩子造成一定不必要的损伤的时候,可以去医院进行专业的推拿。
孩子肠胃不好怎么调理
小孩子肠胃不好时,可以通过捏脊的方法进行调理;也可以适当的吃一些山药莲子粥、胡萝卜汤、粟米山药粥等食疗方法调理;还可以服用参苓白术颗粒、四君子丸等中成药调理,都有不错的效果。
02:37
宝宝肠炎的症状
宝宝肠炎症状包括胃肠道症状,大便增多,性状改变;全身中毒表现;脱水表现;低血钾表现等。宝宝肠炎症状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1、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宝宝大便次数增加,大便性状改变。性状改变可以是稀便、糊状便、水便、蛋花汤样便、粘液浓血便等。2、表现为全身中毒,如发烧、腹痛、呕吐等。3、表现为脱水,因为肠炎以后大便较稀,排便次数多,造成宝宝脱水,根据脱水程度不同伴有不同症状,最早表现为尿少,之后出现前囟的凹陷、皮肤弹性差、哭时无泪、眼窝凹陷等。4、出现低血钾情况,宝宝心音低钝、腹胀、乏力、精神不好,这些都是比较严重的表现。
03:07
宝宝肠炎拉肚子该怎么办
第一,要留取大便,不能在尿不湿上刮一点大便,要用塑料袋或保鲜膜留取有粘液、脓血等异样的地方,避免医生因没有大便而无法开药,造成麻烦;第二,调整饮食,不建议禁食,一般主张按原先方式喂养,母乳喂养的孩子按原来的次数和时间喂养,人工喂养或已加辅食的孩子,可适当减少食量,在大便正常后再逐渐恢复;第三,预防脱水,因腹泻常伴有呕吐会造成脱水,可以给孩子口服补液盐缓解,但必须按说明书指示剂量服用,配250毫升温开水冲服,要一次冲完,切记不可减量;第四,口服微生态制剂,乳酸菌素可改善肠道微循环帮助恢复;第五,食用药食同源的植物,比如山药、莲子肉等。
01:46
宝宝肠炎一般多久能好
宝宝肠炎治愈时间要根据肠炎类型来决定。秋季腹泻需要7到10天康复;感染性腹泻三天就可以康复;急性肠炎两周内恢复。如最常见小儿秋季腹泻恢复需7到10天,因其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康复需7到10天,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暖,多喝水来预防脱水。如果感染性腹泻,需要服用抗感染的药物,一般三天就可以见到治疗效果,如果三天还没有疗效就需要到医院换药,情况好转后再服用中药来帮助恢复。急性肠炎一般在两周之内都可以恢复,但会因治疗不及时或用药针对性不强或用药不合理等情况,康复时间也会随之拖长。
宝宝肠炎怎么办
治疗宝宝肠炎的话首先要看宝宝肠炎是哪类型的,如一般是细菌性肠炎,这时是可用抗生素治疗的,具体用药可由医师指导服用。另外注意治疗小儿慢性肠炎要坚持用药治疗,否则在症状稍好点炎症没消退时停药是会引起复发的,所以一定要听从医嘱。